商朝崇尚的玄鸟,并非神秘的凤凰,如今还大规模存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1 18:13 1

摘要:谁都知道,说起凤凰,必然绕不开商周历史。青铜器上玄鸟跃然,祭祀里玄鸟作证,古人对于凤凰的崇拜,像一条被历史拉长的红线,从商周的青铜纹理一直延绵到诗经、到论语,再到我们那些老旧的民间习俗。就像每到清明,还是有人染红鸡蛋,不咸不淡,一脉相承。商王要捕凤凰,捕到了五

谁都知道,说起凤凰,必然绕不开商周历史。青铜器上玄鸟跃然,祭祀里玄鸟作证,古人对于凤凰的崇拜,像一条被历史拉长的红线,从商周的青铜纹理一直延绵到诗经、到论语,再到我们那些老旧的民间习俗。就像每到清明,还是有人染红鸡蛋,不咸不淡,一脉相承。商王要捕凤凰,捕到了五只,说起来真真假假,史书里都能读到,谁能不心动?

但有意思的是,凤凰当时可没占鳌头。商人更看重的,是玄鸟。这个“玄”,就像一层迷雾,绕啊绕,怎么也绕不清。他们把它当神明,拿来祭祀,把祖先和它挂钩。诗经开篇第一句,“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能看出来,这是写商朝的起源,不假。可“玄鸟”到底是哪种鸟?考古又不是玄学,谁也说不明。

《史记》里把商朝祖先的出生和玄鸟直接扣在一起,简狄吞燕子蛋,一口闷下去,生出了契。太离奇吧!但想想看,这故事流传了几千年,多少人信?玄鸟到底是不是燕子,有没有可能搞错?有时候故事太精致了,反而有点虚。可文献不止一家,两三处都写着玄鸟就是燕子,《楚辞》干脆说“玄鸟,燕也”。再加上《毛传》《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都用燕子指代玄鸟。春分时候燕子来,和旧习气一模一样,说到底,商人看到春天的燕子,种田播种,也许就把燕子当神灵了。

妇好墓里出土玉凤,一块大玉雕成,凤冠、双尾,羽翎上的纹路细致如画。你说它像凤?其实细看看,更像燕子。高冠大气,短翼长尾,说不定那工匠也只是随手一雕,没打算太认真,只是那种颇有点中国画的留白。谁知道呢,就是这个差不多的模样,被考古学家拿来和古籍对照,结果说它是玄鸟,也是燕子。说到底,玄鸟和燕子之间,可能只是传说里的一层灰。

不过玄鸟高古玉更劲爆,一整块黄玉,只雕了一个卧着的鸟形,既不像凤凰,也不像鹰,倒是别扭地很像燕子。也许那时候的燕子跟现在的不大一样?可能吧。工艺水平有限,也不能苛求。注重神韵,本就朦胧。可再往深挖,玄鸟“生于北海幽都山,黑水之上”,幽都山据说在今天北京广安门附近,这地名早就和燕子搭上关系,北京周边叫燕山、燕州,不知是不是商朝人迁徙时照着燕子的路线走的?

商朝迁都,史书上记了八次。光看那些地名,河南、河北、山东、山西,一路走下来,几乎是一条河流走向。考古队在这些地方挖出来大量玉玄鸟,有没有可能,商人迁徙就沿着燕子的迁徙轨迹?燕子每年春天北来,秋冬南迁,沿河而行,和商朝迁都的路线仿佛重合。难道是巧合?不能说绝对,但也说不清。

反过来再想,燕子这种鸟本来就是农事的好帮手,春天来了,农家见到燕子筑巢,也知道今年该播种了。它们黑色的小身影一闪而过,有时候还被古人当做神使。是不是有人觉得,这鸟降临能带来吉祥与好运?商朝人或许就是这么想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玄鸟是不是燕子,至今还没定论。那些出土的玉雕,雕工粗糙,不一定就代表燕子,或许还有别的鸟类。有人说是玄鸟,有人说是别的神鸟,真假混合,这事儿本身就让人摸不着头脑。考古没法还原当年的全部细节,毕竟年代太远。也许玄鸟只是一个符号,一个古人用来安慰自己的象征。

不过有件事挺奇怪:古籍说玄鸟为黑色的鸟,燕子也确实是黑色为主。习性上也吻合——玄鸟在春分来,燕子也在春分飞到。两者之间的关系,难道仅仅只是巧合?玄鸟在商朝被奉为神灵,燕子的迁徙刚好又和商朝迁都吻合,难道说其中有什么必然联系?有点论证不通,可能是巧合,也可能是有更复杂的历史原因。

而且,现代燕子和商朝燕子,或许存在某种进化变异。历史跨度太大,不能按现在的鸟去推测那时的鸟。就像青铜器上的玄鸟,有可能是燕子,也有可能是别的物种。很多考古资料指向燕子,但人工雕刻的形态和真实生物有时有差距,谁能保证不是误解?

不过有时想想,古人如果真的崇拜燕子,是不是太简单?他们或许并不是单纯地把燕子看作吉祥物,可能还有别的文化含义。比如迁徙、落户、生命延续。要说崇拜,未必只是盯着鸟的样子看。商朝作为农耕民族,自然崇拜多,燕子既能代表春天也能象征家园,神秘感和生活实用价值并存。

但要说缺点,也不少。历史上对玄鸟的记载有些断裂,有的朝代里甚至销声匿迹,偶尔又被提起。文献的连贯性不足,出土实证和文献的印证也不是那么完美。比如妇好墓出土的玉凤和玄鸟高古玉,造型各异,风格也不像同一个物种。工艺水平的参差不齐,让人怀疑到底是不是燕子。如果不是,那商朝人的图腾是不是还有别的解释呢?

总之,这个谜,一直没解开。考古还在继续,科学手段也越来越强。但年代隔得太远,很多时候,只能凭借一点点蛛丝马迹去猜。比如染红鸡蛋的习俗、妇好墓里的玉雕,都像是一块块拼图,不知道最后拼出来的到底是燕子还是玄鸟。也许,这个谜永远没有标准答案。

说到底,商朝人对玄鸟的崇拜,可能既是对神秘的敬畏,也是对现实生活的依赖。燕子是不是玄鸟,没人能说得准。玄鸟到春分而来,燕子同样如此,迁徙路线和迁都轨迹又重合,所有这些巧合加在一起,没准只是古人的浪漫想象,也是现代人寻根问底的乐趣。

没人能保证,在发现下一个商代玉雕之前,这谜题会有答案。谁知道以后还能挖出什么新东西?历史总是像一面雾蒙蒙的镜子,能照见过去,但永远看不清楚全部故事。

凤凰、玄鸟、燕子,这几种形象在古代的神话和祭祀、图腾里相互穿插。商朝人留下的玉雕和诗经里的只言片语,拼合出模糊而深邃的文化印迹,不管怎么说,在中国文化里,鸟类和神话总是一拍即合。

其实每次挖掘,不管找到哪一种鸟的线索,都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证明,也是那个年代人的想象力的写照。至于谜底,怕是等到下世代的考古忽然有新发现,或者谁不经意间查阅到古籍新线索,也没准就会推翻今天的所有猜测。古鸟玄鸟,燕子凤凰,故事还在继续,历史不停地走。

来源:博学多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