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一中多路径塑造“美德学生”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7 22:42 1

摘要:在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这一根本命题愈发彰显其时代价值。作为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高中学校,宁县一中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使命,以"美好教育"为办学追求,培养具有高尚品德、扎实学识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

在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这一根本命题愈发彰显其时代价值。作为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高中学校,宁县一中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使命,以"美好教育"为办学追求,培养具有高尚品德、扎实学识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美德学生”。近年来,学校聚焦大思政课创新、教学范式转型、拔尖人才培养和德育体系重构四个维度开展生动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校本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百年变局的宏大叙事中, “大思政课”正突破传统课堂的边界。在宁县一中的教育体系中,“大思政课”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灵魂的塑造。“大思政课”将传统美德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融合,通过“课程+活动”双轨并行的方式,将德育渗透到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环节。通过“课程思政”把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经典诵读”“红色故事会”等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教学;通过主题班会课程引导学生感悟孝道、诚信、责任等传统美德;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校园文明岗”等实践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在人工智能重塑教育形态的当下,宁县一中注重分层教学与个性化培养,为不同特质的学生提供广阔成长空间。作为庆阳市最早实践和探索高中数字化教学的学校,从2007年开始,破冰对接成都七中优质教育资源,联系浙江“新华爱心基金会”资助成绩优异但家庭经济贫困学生,设立了“网络班”和“珍珠班”,实行“双师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资源和机会。截止目前,基金会发放助学金累计910余万元,学校免除学费、住宿费累计480余万元,优质教育资源购买费累计378万元,有1283名农村困难家庭学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并顺利完成学业,多名学生被清华、北大等全国名校录取。同时,宁县一中构建的“一做三读定一案”备课模式和“六环节”教学模式颇具启示,这些模式使教师角色从“讲授者”转变为“学习设计师”,通过搭建思维脚手架、创设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在真实问题解决中形成批判性思维与创新人格。

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未来领军者,需要构建差异化的育人通道。宁县一中以“美德”为根,以“创新”为翼,通过多元平台激发学生潜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积极搭建平台,进行资源融合,借助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研学实践活动和成都七中网校优质课程建立“基础+拓展+拔尖”三级课程体系,倾力打造“双师课堂”,从而弥补师资短板和地域差异。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竞赛和各类学科竞赛,如数学奥林匹克、物理创新实验等。通过“导师制”培养模式,一对一指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和研究,助力其突破学科瓶颈。这种“学术能力+人文素养”的双螺旋培养模式,正重新定义拔尖人才的内涵——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心怀天下的问题解决者。

以美德滋养生命,以行动诠释担当。宁县一中始终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方向,积极拓宽工作渠道,强化“五育”融合,完善长效机制,全面实施“美好教育”。为此,学校提出“德育三化”思路和“五育三维”途径,重构“五育并举”育人新体系。通过“浸润式”将养成教育贯穿于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美德成为学生的生命底色。从日常行为规范到心理健康辅导,从劳动教育到社会实践,从健体启智到育心知礼,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高尚品德。通过“文明之星”评选、“感恩教育周”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尊重、勇于担当。学生李艳艳的事迹感动全国,她带着瘫痪母亲求学的事例被央视报道,成为“新时代好少年”的典范,其精神正激励着一代代一中学子奋发图强,立志成才。同时,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设立“班级自治委员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民主管理,从而增强德育工作的自主性、时效性和灵活性,与时俱进,建设和谐稳定、安全文明的美意校园。

站在教育现代化的新起点,“美德学生”的培养需要构建更开放的育人生态:既要扎根中国大地,将红色基因植入精神血脉;又要面向未来图景,用创新思维应对时代挑战。如今,宁县一中学生文明礼仪习惯显著提升,校园攀比之风减少,勤俭节约、尊师孝亲蔚然成风。通过“美德+创新”双培养模式,学生在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等领域表现亮眼,2024年,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76人次,获奖数量位居全市高中前列。学校获评“庆阳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空军招飞优质生源中学”高校招生“优质生源校”。

当每一所学校都成为美德生长的沃土,当每一位教师都化作价值引领的灯塔,"美好教育"必将绽放出立德树人的时代芳华。这既是教育初心的守望,更是民族复兴征程中最深沉持久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共同耕耘这片育人的沃土,今日播下的美德之种,终将在未来长成撑起民族脊梁的栋梁之林。

来源:人人爱庆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