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小时候,大人就跟我说野外见到这种像胡萝卜一样的植物,也要远离,因为老人们常说:"有它的地方就有蛇,蛇还爱把它当床,然后在它下面睡觉。"
蛇,是绝大多数人类都害怕的动物,见到蛇了都会主动逃离!
在我小时候,大人就跟我说野外见到这种像胡萝卜一样的植物,也要远离,因为老人们常说:"有它的地方就有蛇,蛇还爱把它当床,然后在它下面睡觉。"
这听起来有点让人毛骨悚然,但实际上,这种植物,不仅无害,还是一味价值极高的中草药,尤其它的种子,对男性健康有特殊益处。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种姓“蛇”的野草——蛇床草,看看它有何特别之处!
一、蛇床草的传说
关于蛇床草与蛇的关系,民间有多种说法。有人说蛇喜欢在它下面栖息,是因为蛇床草的气味能驱赶蚊虫;也有人说蛇床草能解蛇毒,是蛇的"救命草"。
虽然这些传说缺乏科学证实,但它们反映了蛇床草在民间的神秘色彩。
在我老家有这样一个传说蛇床草的传说,相传秦朝时,江南有个村子流行一种怪病,病人的汗毛孔会长出鸡皮疙瘩,痒得人不停地搔抓,有时抓得鲜血淋淋还不解痒,且这种病传染性极强。村里的人寻遍了周边所有医生,都不见效果。
后来,有个术士或医生说,在百里之外的一个海岛(或东海的一座小岛)上有一种药草可以治疗这种病,这种药草长着羽毛样叶子、开着伞一样的花,用它的种子熬水洗澡就能治愈怪病。
但是,岛上遍布毒蛇,毒蛇还喜欢在这种植物下面睡觉,所以采挖十分困难。
有几位勇士先后决定去岛上采药,前两位都一去无回。第三位青年没有直接去海岛,而是四处寻访治蛇的能手,最终得知毒蛇怕雄黄酒。
于是,他在端午节这天,带上雄黄酒出海,登上蛇岛后,他一边走一边洒雄黄酒,趁着蛇都在睡觉,终于采到了药草。
村民们用这种药草的种子煎水洗澡,奇迹般地痊愈了。因为这种草药最早是从毒蛇的身子底下挖来的,所以大家就把它叫做“蛇床”,它的种子也就被称为“蛇床子”了。
此外,还有传说称古代有位农夫被毒蛇咬伤,挣扎中他将蛇经常盘踞处的开着白色小花的植物捣烂敷在伤口上,没想到伤口竟奇迹般好转,后来人们因这种植物常生长在蛇栖息处且对蛇咬伤有缓解作用,便将其命名为蛇床。
也是因为这些传说,所以蛇床草就声名远播了,并且普遍认为有它的地方就有毒蛇,还说蛇爱在它下面睡觉!
有趣的是,中医典籍《本草纲目》中记载:"蛇床生沼泽畔,蛇虺多卧于下,故有此名。"这可能就是"蛇床"之名的由来。
二、蛇床草的形态与生长环境!
蛇床草(学名:Cnidium monnieri)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60-80厘米。
它的茎直立,中空,表面有细棱;叶片呈羽状分裂,边缘有锯齿;
夏季开白色小花,呈伞形花序;果实为双悬果,椭圆形,成熟时黄褐色。
蛇床草适应性强,喜欢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常见于田野、河边、路旁、湿地等地方。
它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高,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三、蛇床草的价值与功效
蛇床草的全草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最主要的药用部分是它的种子——蛇床子。
中医认为,蛇床子味辛、苦,性温,微有毒性,归肾经,具有以下功效:
1. 温肾助阳:对肾阳不足引起的阳痿、早泄、腰膝酸软等有疗效。
2. 散寒祛风: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关节疼痛等。
3. 燥湿杀虫:对湿疹、皮炎、阴道滴虫等有很好的效果。
4. 止痒:常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瘙痒症。
现代研究发现,蛇床子含有挥发油、香豆素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它不仅在中药领域有广泛应用,还被用于制作兽药和农药。
在过去民间,蛇床子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使用方法:
内服:可煎汤或入丸、散,用于治疗肾阳虚、风寒湿痹等。
外用:可煎水洗或研末调敷,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瘙痒等。
泡脚:用蛇床子煎水泡脚,可治疗脚气、脚癣等。
值得注意的是,蛇床子性温,阴虚火旺者慎用;因其有微毒性,使用时应遵医嘱,不可过量。
你们认识蛇床草吗?或者是对蛇床草还有什么了解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不二秀才
喜欢作者
本草 · 目录
上一篇俗称“肾之果”,剥壳就能吃,曾是荒年的救饥粮,国庆大量成熟,记得去山里捡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 112
来源:三农小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