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华昌达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在过去一年中,多项财务指标出现显著变化,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702.82%,管理费用增长26.55%,这些变化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
华昌达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在过去一年中,多项财务指标出现显著变化,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702.82%,管理费用增长26.55%,这些变化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
营业收入:营收下滑,结构有变化
2024年,华昌达实现营业收入2,600,574,416.43元,较上年同期的2,859,541,168.57元下降9.06%。从业务结构来看,汽车行业营收1,851,638,330.92元,占比71.20%,同比增长18.45%;仓储物流行业营收748,936,085.51元,占比28.80%,同比下降42.23%。从地区分布看,境内营收656,576,726.20元,占比25.25%,同比下降17.42%;境外营收1,943,997,690.23元,占比74.75%,同比下降5.84%。
营收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仓储物流行业业务收缩或许反映了该领域市场竞争加剧或需求减少。尽管汽车行业营收增长,但整体营收仍下滑,显示公司业务面临一定挑战。
分类2024年金额(元)2023年金额(元)同比增减营业收入合计2,600,574,416.432,859,541,168.57-9.06%分行业 - 汽车1,851,638,330.921,563,179,456.3018.45%分行业 - 仓储物流748,936,085.511,296,361,712.27-42.23%分地区 - 境内656,576,726.20795,047,463.84-17.42%分地区 - 境外1,943,997,690.232,064,493,704.73-5.84%净利润:微增背后有隐忧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625,287.14元,较上年同期的77,543,466.74元增长0.11%,近乎持平。然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2,114,442.79元,同比下降68.03% 。这表明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面临较大压力,净利润的微增可能依赖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项目2024年金额(元)2023年金额(元)同比增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625,287.1477,543,466.740.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114,442.7969,166,731.75-68.03%基本每股收益与扣非每股收益:收益微薄,扣非后差距大
基本每股收益为0.05元/股,与上年持平。扣非每股收益因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的大幅下降而降低,这反映出公司主营业务对股东的实际回报在减少,公司盈利质量有待提升。
项目2024年2023年同比增减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050.050.00%扣非每股收益(元/股)---费用:管理费用大增,需关注合理性
销售费用:2024年销售费用为60,969,920.58元,较上年的68,403,198.76元下降10.87%,主要因人员费用、业务招待费及办公费用同比下降。这可能是公司控制销售成本的结果,但也可能对市场拓展产生一定影响。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为186,380,453.46元,较上年的147,272,998.62元增长26.55%,主要源于人员费用、办公、差旅费用同比增加。管理费用大幅增长可能影响公司利润,需关注费用增长的合理性及是否能带来相应效益提升。 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为 -14,156,947.02元,较上年的 -20,988,264.59元,降幅32.55%,主要系利息收入同比减少。财务费用为负,表明公司利息收入大于利息支出等费用,但利息收入减少可能影响公司整体财务收益。 研发费用:研发费用为35,217,532.83元,较上年的35,633,976.04元下降1.17%,变动不大。公司持续投入研发,有助于保持技术竞争力,但在营收和净利润面临压力时,研发投入的产出效果需重点关注。 项目2024年金额(元)2023年金额(元)同比增减重大变动说明销售费用60,969,920.5868,403,198.76-10.87%主要系人员费用、业务招待费及办公费用同比下降管理费用186,380,453.46147,272,998.6226.55%主要系人员费用、办公、差旅费用同比增加财务费用-14,156,947.02-20,988,264.59-32.55%主要系利息收入同比减少研发费用35,217,532.8335,633,976.04-1.17%报告期内无重大变动研发投入与研发人员:投入稳定,人员结构有优化
研发投入金额为35,217,532.83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35%,较上年的1.25%略有上升。研发人员数量为116人,较上年的108人增长7.41%,占比从9.36%提升至10.30%。学历结构上,本科及硕士学历人员增加,大专及其他学历人员减少。年龄结构方面,30岁以下人员增长45.45%,30 - 40岁人员减少11.27%,40岁以上人员增长40.00%。这显示公司注重研发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结构,以提升创新能力。
项目2024年2023年变动比例研发人员数量(人)1161087.41%研发人员数量占比10.30%9.36%0.94%研发人员学历 - 本科776813.24%研发人员学历 - 硕士12771.43%研发人员学历 - 大专及其他2733-18.18%研发人员年龄构成 - 30岁以下322245.45%研发人员年龄构成 - 30 - 40岁6371-11.27%研发人员年龄构成 - 40岁以上211540.00%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暴跌,资金压力大
经营活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455,918,760.93元,较上年的 -56,789,442.43元,降幅达702.82%。主要原因是公司本期预收账款减少及部分客户回款账期延长。这表明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回笼困难,面临较大资金压力,可能影响公司正常运营和发展。 投资活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6,590,483.77元,较上年的4,347,430.98元由正转负,主要系公司本期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减少。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增加,反映公司在资产购置或投资方面的支出增加,但现金流入减少,需关注投资项目的回报情况。 筹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293,012.04元,较上年的70,981,657.04元下降74.23%,主要系公司本期偿还债务较上年同期增加。这显示公司在筹资策略上有所调整,偿债压力增大,可能影响公司未来的融资能力和资金安排。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55,918,760.93-56,789,442.43-702.8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590,483.774,347,430.98-251.59%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293,012.0470,981,657.04-74.23%可能面对的风险:多方面风险并存
宏观经济与市场波动风险:受国际政治局势和全球经济发展影响,装备制造业易受宏观经济波动冲击,下游行业周期性波动可能导致公司业绩波动。若全球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汽车等行业产线需求收缩,将影响公司订单获取和项目验收。 贸易保护和汇率波动风险:公司面临汇率波动风险,海外贸易政策和关税政策变化会影响盈利。如汇率不利变动可能增加成本,贸易保护措施可能限制海外市场拓展。 供应链保障和原材料波动风险:部分核心零件需从国外进口,可能面临供应商涨价、航运变更等风险,影响公司利润。尽管公司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但供应链风险仍存在。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智能装备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公司若不能持续创新,可能面临市场份额下降风险。随着更多企业进入市场,公司需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公司业务合同金额大、结算周期长,应收账款金额较大。随着业务发展,若客户经营困难或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可能面临坏账风险,影响公司资金流和财务状况。 研发创新不及预期风险:公司新产品研发难度大、投入周期长,研发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即使研发成功,投入市场产生效益也需时间,存在周期性风险,可能影响公司长期发展。 人才流失或短缺风险:智能制造装备业属技术密集型行业,人才竞争激烈。公司若不能实施有效人才培养机制,可能面临核心人才流失风险,影响业务发展。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报酬情况:报酬可观,激励与业绩待匹配
董事长李德富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8万元,总裁陈泽为104.8万元,董事会秘书兼高级副总裁窦文扬为96.7万元。较高的薪酬旨在激励管理层,但结合公司业绩,需关注报酬与公司经营业绩的匹配度,确保管理层决策符合股东利益。
姓名职务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万元)是否在公司关联方获取报酬李德富董事、董事长108否陈泽董事、副董事长、总裁104.8否窦文扬董事、董事会秘书、高级副总裁96.7否总体而言,华昌达2024年财务状况面临挑战,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暴跌和管理费用大增需引起重视。公司需优化业务结构,加强现金流管理,控制费用增长,同时应对各类风险,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公司后续经营策略调整和业绩表现。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