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走进泾川县罗汉洞乡南河村与张姚村的设施蔬菜大棚,满目翠绿、生机盎然。一个个色泽鲜亮、个头匀称的西葫芦挂满藤蔓,长势十分喜人。村民们忙着采摘、装箱、称重、搬运,动作熟练、干劲十足,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
近日,走进泾川县罗汉洞乡南河村与张姚村的设施蔬菜大棚,满目翠绿、生机盎然。一个个色泽鲜亮、个头匀称的西葫芦挂满藤蔓,长势十分喜人。村民们忙着采摘、装箱、称重、搬运,动作熟练、干劲十足,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
“今年的西葫芦长得真好!你看这分量、这品相,到市场上绝对是抢手货!”种植户刘永杰语气中充满自豪。
刘永杰今年种植了70棚西葫芦,预计10月下旬上市,每棚产量可达3000斤。按当前市场价每斤1.5元计算,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30多万元。
为确保西葫芦“长得好、品质优”,从播种时的行距株距规划,到生长期的水肥管理,再到病虫害防治,罗汉洞乡蔬菜种植技术服务队定期进村入户,手把手指导农户科学种植。
“以前全凭经验,产量时高时低。现在有了专业技术指导,浇水、打药都讲科学。去年我家9亩西葫芦卖了5万多元,今年收成肯定更好!”正在忙碌采摘的村民张永显高兴地说道。
“今年我村种植90多棚西葫芦。仅在授粉期间,就雇用了30多名村民,每人每天工资100元,算下来能为村民增收近10万元。”张姚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姚博涛指着整齐的田垄说。
近年来,泾川县将设施蔬菜产业作为特色农业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帮助农户实现从“盲目种植”到“科学种植”的转变。与企业提前签订订单,同步提供优质种源和全程技术指导,合作社统一协调管理,产业链各环节紧密衔接,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保障。(记者 赵珍珍 郭丽蓉)
来源:平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