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苏联飞船返回地球,打开舱门却发现三名航天员已经死亡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7 20:08 1

摘要:三名航天员惨死在凯旋归来的空中,成为继苏联的联盟一号和美国的阿波罗4A号飞船之后的又一幕航天悲剧。

54年前,苏联的联盟号飞船发生了一起特大灾难性事故。

三名航天员惨死在凯旋归来的空中,成为继苏联的联盟一号和美国的阿波罗4A号飞船之后的又一幕航天悲剧。

对于这幕悲剧,很多人或许并不了解。

今天,我们就将多年来陆续公布的片段串联起来,回顾这幕惨痛的悲剧,以缅怀死于不归路的航天员们。

图|苏联航天员

1971年4月19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座空间站:礼炮一号。

当时,距离尤里·加加林首次太空飞行,已经过去了十年。

4月23日,苏联又发射了载有三明航天员的联盟10号飞船,计划与礼炮一号对接。

不过,因为对接后通道舱门打不开,航天员们无法进驻空间站。所以,飞铲只能无功而返。

这样,与礼炮一号对接的任务就轮到了联盟11号乘员组。

图|联盟11号航天员

按照以往惯例,联盟11号安排了两个乘员组。

第一乘员组由列昂诺夫、库巴索夫科洛金组成,后来遇难的三明航天员为后备乘员组。

列昂诺夫曾在1965年乘上升二号飞船进入过太空,还曾完成过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

库巴索夫也曾于1969年乘联盟6号飞上过太空。

从经验上来看,显然第一乘员组更有经验。

事不凑巧。

就在发射前一个星期的体格检查中,一生发现库巴索夫的肺部有阴影。

图|航天员

眼看太空飞行要告吹,一直渴望飞上太空的列昂诺夫非常生气。

他当即建议用后备乘员组的一名航天员替换掉库巴索夫。

领导被说服了,决定由沃尔科夫替代库巴索夫。

不过,沃尔科夫不同意。他坚持表示,“如果要换人,就全部换掉!”

经过长时间讨论,最终上级决定,全部换人。

所以,后备乘员组全员参加联盟11号的飞行任务。

航天员分别是格奥尔基·多勃罗沃利斯基(以下用“格奥”代替)、弗拉季斯拉夫·沃尔科夫(以下用“沃尔科夫”代替)和维克托·帕萨耶夫(以下用“维克托”代替)。

图|苏联联盟11号

格奥当时43岁,担任联盟11号的指令长。

他曾是歼击机飞行员,是一位严肃认真的领导。

沃尔科夫,35岁,是联盟11号的飞行工程师。1966年成为航天员,曾于1969年10月作为联盟7号飞船的飞行工程师,参与过联盟6号和8号飞船的编队飞行。

维克托,38岁,是联盟11号的实验工程师。

相比于第一乘员组,这一组在经验、实力上稍显薄弱。

指令长格奥加入训练队伍不过三个月。这一个乘员组组建时间也不过四个月。

图|联盟11号航天员

三人中,只有沃尔科夫参加过太空飞行。

对于这组临时组成的乘员组来说,要在太空完成近一个月的飞行任务,难度可谓相当大。

1971年6月6日莫斯科时间7时55分,发射联盟11号飞船的火箭从苏联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点火升空。

之后的一切工作,按照计划顺利进行。

在指令长格奥的手动控制下,联盟11号和礼炮一号对接成功。

之后,维克托第一个进入空间站,之后是沃尔科夫和格奥。

图|苏联礼炮一号

格奥表示:“空间站真大,简直一眼望不到边。”

空间站的设备也很完善,为航天员开展科学实验提供了有利条件。他们三人在空间站的情绪很好,还对各项设备进行了检查。

工作之余,他们的生活也充满乐趣。

沃尔科夫喜欢看诗人普希金的作品,维克托喜欢摆弄录像机、照相机,还喜欢观察青蛙和植物的生长情况。

他们三人还坚持写日记,记录丰富的太空生活。

图|苏联联盟11号航天员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三人在空间站生活了23天,打破了联盟9号在空间站生活18天的记录。

6月28日,乘员组接到地面控制中心的指示,要求飞船于29日返回地球。

终于可以凯旋而归了!

返回地球前,航天员把要带回地球的物品装入联盟11号飞船,还检查了礼炮一号并进行了封存,以便下一个乘员组进入。

6月29日莫斯科时间21时25分15秒,联盟11号飞船与礼炮一号空间站分离。

30日1时35分,飞船制动发动机启动。

1时47分,返回舱和轨道舱、服务舱分离,然后告诉重现地球。

地面控制中心在通话中对航天员说:“通信将要中断,祝你们好运!”

联盟11号回答:“谢谢!再见!我们正在定向...

图|联盟11号

飞船与地面的联系突然中断,地面控制中心再没有听到航天员的声音。

6月30日莫斯科时间2时16分52秒,联盟11号载人飞船在哈萨克斯坦地区着陆,结束了历时23天18小时43秒的太空飞行。

飞船刚着陆,一架直升飞机就在旁边降落了,紧接着又来一架直升机。

还没等旋翼停稳,医生就跳下飞机,朝飞船跑去。

所有人一拥而上,准备向航天员们表示祝贺。

谁也没想到,舱盖打开后,三名航天员一动不动坐在座位上。原来,他们都已经停止了呼吸。

图|联盟11号航天员

在他们身边,整齐地摆放着所有实验资料、日记等信息。

三人死得安详,表情沉静,仿佛睡着了一般。

他们被抬出时,身体也是热的软的。为了抢救他们,医生采取了各种措施,可都无济于事。

经过尸检,人们发现航天员们的死亡症状完全一致:脑溢血、肺部充血和耳鼓膜破损

此外,三人的血样中都发现了高浓度的氮气。

根据航天员身体姿势和仓内布局的初始报告显示,所有人肩膀上的安全带都被解开。

指令长格奥和安全带缠在一起,可能是他仕途手动关闭压力平衡阀,可惜没成功。

图|联盟11号航天员

新闻迅速传遍世界,人们为之震惊。

7月3日,调查委员会成立,所有后续计划全部停止。

1971年7月1日,成千上万的苏联人参加了3名航天员的葬礼。莫斯科为他们举行了国葬,英雄们被安葬于克里姆林宫墙下。

7月12日,事故调查委员会公布了部分发现:“着陆前30分钟,在飞船的下降轨道上,返回舱内气压迅速降低,导致航天员突然死亡。气压下降源于飞船的密封系统故障。”

一个位于轨道舱和返回舱之间交界圆环上的通气阀在飞船下降轨迹的某个位置无意中开启。

飞船上12处热爆破装置同时点火,将返回舱和轨道舱分离,爆破作用导致内部压力平衡阀机械装置不再密封。

图|苏联航天员

航天员当时已经知道出现事故了,可能是漏气。

因为泄露,飞船坠向地球的时候,姿态发生轻微改变,引起助力器自动点火。

航天员解开安全带,肯定是想寻找泄漏气体来源。可因为开着无线电静电噪音,很难确定位置。

其实,声源就在格奥的座椅底下,可是他们已经没时间了。

最终,三人在座椅上陷入昏迷。

阀门出故障后4秒,航天员的呼吸频率就变成了正常情况下的3倍。

失去气压后,他们在10到15秒救失去了知觉。阀门出现故障后50秒,三人死亡。

图|航天员

联盟11号悲剧之后,苏联迅速恢复了元气,继续进行一系列空间站任务。

联盟11号航天员小组将永远受到人们的怀念。

从太空返回地球就像离开地球一样困难,人类正是在这样的困难中一点点攀越,一步步超越,持续接近完美。

来源:胖冬瓜Talk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