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GeForce RTX 5060系列发布,是时候组一台能够应付当下主流3A大作,并且有性价比的PC台式主机了。其中GeForce RTX 5060 Ti 16GB最值得关注,它厉害的地方在于,能够以高帧率运行2K分辨率最高画质且开启光线追踪的3A大作,并且
随着GeForce RTX 5060系列发布,是时候组一台能够应付当下主流3A大作,并且有性价比的PC台式主机了。其中GeForce RTX 5060 Ti 16GB最值得关注,它厉害的地方在于,能够以高帧率运行2K分辨率最高画质且开启光线追踪的3A大作,并且有DLSS 4对未来游戏加持,竞争力拉满。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围绕GeForce RTX 5060 Ti 16GB的平台应该怎么选?近乎打通DIY全域的七彩虹iGame给出了一套高颜值,且相当具备战斗力的解决方案,那就是以刚刚发布的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为基础,用上iGame Ultra Family全家桶主机,一套好看的iGame Ultra的白色主题组合奉上,嗯,是心动的感觉。
趁着GeForce RTX 5060 Ti 16GB性能解禁,现在就让笔者借着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首发评测,围观这套iGame Ultra Family无立柱背插海景房主机是如何搭建的。
性价比与美貌于一身
既然GeForce RTX 5060 Ti 16GB性能解禁,那先聊聊主角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这款显卡基于全新的Blackwell GB206打造,芯片型号GB206-300-A1,包含219亿个晶体管,芯片面积181mm²。
虽然基于Blackwell 2.0架构设计,但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与前辈们略有不同,GPU中包含了3个GPC(Graphics Processing Clusters,图形处理集群),但每个GPC所包含的TPC(Texture Processing Clusters,纹理处理集群)数量由8个变成了6个。
GPC是所有Blackwell GB20x GPU最主要运算单位,每个关键图形处理单元都会摆放在GPC中,每个GPC包括一个专用的光栅引擎(Raster Engine),2组ROP集群(Raster Operations,光栅操作),每个光栅操作分区包括8个独立的ROP单元,8个TPC(Texture Processing Clusters,纹理处理集群)。
TPC下包含2个SM(Streaming Multiprocessors,流式多处理器)。SM是NVIDIA GPU架构中的核心部件,也是GPU可以完成大规模并行任务的关键,比如CUDA Core,Tensor Core,RT Core都包含其中。每个SM包括128个CUDA Core,1个第四代RT Core,4个第五代Tensor Core,4个纹理单元(Texture Units),1个512KB寄存器文件,128KB L1共享缓存,缓存可以根据图形和计算工作负载需求进行重新配置。
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使用的GB206-300-A1即为完整的GB206,包括4608个CUDA Core,4608KB L1共享缓存,48个ROP,36个第四代RT Core,144个第五代Tensor Core和144个纹理单元。
同时GB206配备了4个32-bit内存控制器,构成了1组128-bit内存接口,无论是16GB GDDR7版本还是8GB GDDR7版本,显卡内存位宽均为128-bit,显存总带宽达到448 GB/s。另外GeForce RTX 5060 Ti 16GB基础频率为2407 MHz,Boost频率来到2572 MHz,TDP功耗180W。
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则通过一键超频按钮,将GPU核心频率提升至于2632 MHz,TDP功耗来到200W。大致的对比表格参考如下:
不仅如此,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还拥有一套高颜值设计。与iGame Ultra 50系显卡一样,显卡融入了大量的HIP-HOP嘻哈细节,并在装甲上使用了多层透明设计,以纯白为基础,桃粉为点缀,配合独特的渐变效果,让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很养眼。
在外观设计上,象征着身份的Ultra Logo也特立独行使用了涂鸦风格,由于多层设计,Logo下方使用了类似霓虹灯条的绕线效果,让视觉效果本身显得更为立体。另一部分则吸取了经典的波点设计作为点缀,并将“Ultra”的Logo融入其中。
背板则没有像RTX 5070系Ultra露出GPU后方的固定支架,而是用整个背板覆盖,提升了显卡背板观感的完整性。另外可以看到后端的斜线开孔设计,也可以利于风道流通的同时,把主题细节拉满。
在装甲之下,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使用了3个90mm环型扇叶,叶片之间升级了加固设计环环相连,也进一步提升了风扇的可靠性。风扇之下的大面积散热鳍片,由4x6mm热管连接,热管与鳍片之间使用“回流焊”工艺相连,以增强散热效果。
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的风扇维持在很高的水准,压力测试下噪音仅维持在47.2dBA左右,此时GPU核心温度65℃。
如果用红外线测温,在室温24℃环境中,显卡外部最高温度为57.9℃,远离供电口,整张显卡本身保持清凉的状态。
电源部分没有使用12VHPWR接口,而是使用了传统的8pin电源口,能够在不更换电源的前提下获得很好的兼容性。而本次选用的鑫谷无界M650W冰山版电源也没有必要用上ATX 3.0规范,正好与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有很好的匹配。
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视频输出接口提供了3个DisplayPort 2.1b接口和1个HDMI 2.1a接口。其中DisplayPort 2.1b支持DSC技术,最高可以实现480Hz条件下实现4K 12-bit HDR。如果使用并联两个DisplayPort 2.1b搭配的形式,则可以达到100Hz条件下8K HDR效果。HDMI 2.1a则同样支持DSC技术,最高支持165Hz条件下8K 12-bit HDR。面板右侧则是一键超频按钮。
通过下图也可以看到,在厚度上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也相对70系的iGame Ultra薄一个槽位。
组个iGame Ultra Family海景房
接下来是装机环节。平台使用的是AMD平台,显卡使用的是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CPU为AMD Ryzen 7 9800X3D,一体水冷iGame LQ360 Ultra W 2025,主板CVN X870 ARK FROZEN V14,内存iGame 影DDR5 6400 C28 16G*2,SSD为CN700 1TB PRO,电源为鑫谷无界M650W 冰山版,机箱iGame C25H Ultra Z。以及使用了1个iGame F12025 ARGB Ultra W(尾部正叶风扇),3个iGame F12025 ARGB Ultra LITE(主板平行正叶风扇),3个iGame F12025D ARGB Ultra LITE(进风反叶风扇)。
表格参考如下:
AMD Ryzen 7 9800X3D毋庸置疑是当下面向游戏玩家最理想的CPU之一,具备8C16T,最高频率5.2GHz,拥有96MB L3缓存,包括64MB 3D V-Cache,如果算上8MB L2,总缓存容量达到了104MB。
这块CPU在睿频之后功耗达到162W,因此需要不错的主板作为支持。这里选用了来自七彩虹的CVN X870 ARK FROZEN V14白色主题主板,符合iGame Ultra的白色主题气质。在供电上使用了14+2+1相DrMOS供电,核心每相80A,能够满足AMD Ryzen 7 9800X3D的需求。
同时主板提供了2个PCIe 5.0 x4和1个PCIe 4.0 x4的M.2插槽,均配备独立散热装甲。
I/O接口则提供了1个40Gbps USB4接口(支持视频输出)、1个10Gbps USB 3.2 Gen 2 Type-C(前置)接口、7个USB 3.2/2.0接口、HDMI 2.0 + DP 1.2视频输出接口、5G有线网口和Wi-Fi 7无线网卡,并且首次加入了显卡易拆装置。
CPU一体水冷使用的是iGame LQ360 Ultra W 2025,同样也是波普设计,冷头采用高密度铲齿微水道,搭配9级高速马达和V9架构水泵,最高转速可达3000 RPM。
iGame 影 DDR5 6400 C28 16G×2内存采用的海力士特挑颗粒,频率可以达到6400MHz同时保持C28的低时序效能。在AMD平台开启EXPO与内存UCLK同步后,能更有效的压榨CPU性能。套装内存为单条16GB,双条32GB。
这套内存使用了国风的黑白拼色的水墨画设计,顶部设有浅V字形的RGB灯带,支持多层阶梯式堆叠设计,后续通过iGame自在星球对内存RGB进行控制。
SSD使用都是七彩虹 CN700 1TB PRO,顺序读取速度最高可达7000MB/s,顺序写入速度最高可达5500MB/s,使用的是长江存储3D TLC颗粒。
由于七彩虹没有电源,所以笔者选择了一款白色主题的鑫谷无界M650W冰山版,使用的是冰川白+岩石灰双色搭配,提供700mmCPU输出线材,定制黑白压纹线,支持全塔背线。
鑫谷无界M650W冰山版的650W额定功率基于LLC Pro+DC-DC准白金架构,高规格105℃/420V主电容,主动式PFC保护,在中端电源中属于标杆级配置。在电源背面可以看到一个120mm液压轴承风扇,运行噪音低于31.84dBA。
此外电源获得80PLUS金牌认证,110V下金牌认证,230V下白金效能。+12V输出功率达648W,纹波低至35MV。这款电源20%~30%轻负载和80%~90%高负载下均为高效区间,也能很好的玩家日常的使用环境。
另外一套风扇组包括:
iGame F12025 ARGB Ultra W:适合尾部散热,排出热空气
iGame F12025 ARGB Ultra LITE:适合主板平行位置,辅助散热,灯效柔和
iGame F12025D ARGB Ultra LITE:适合进风用途,引入冷空气,反叶设计提升进风效率
只不过这次使用的是iGame C25H Ultra Z海景房,没有正面进风设计。
iGame C25H Ultra Z是七彩虹今年刚推出的无立柱背插海景房机箱,涂鸦风格Ultra元素拉满,钢化玻璃侧板,周围有iGame和Ultra字样作为装饰,与显卡互相呼应。并且侧板使用了卡扣拆装设计,安装和拆卸都非常方便。
机箱整体重量不大,在搬运过程中较为轻盈,且充满布线细节,例如主板后侧的走线孔,后方的SATA硬盘安装位,分仓电源设计,给理线留足了空间。笔者在安装的过程中能够很顺畅的将前面一套组件安装进机箱。如果时间充足,还能把线束理得更好看一些。即便是现在的临时搭建,iGame Ultra潮流律动主题也已经很好的展现出来了。
iGame自在星球
光有iGame外在是不完整的,与iGame Ultra Family搭配的是一套升级后的iGame自在星球软件体系。是的,原本的iGame Center现在获得了全面升级,不仅兼容所有iGame和七彩虹产品的控制,也对外开放,从而帮助玩家打造一套完整的RGB电竞生态。
重点是,软件自带的RGB动态桌面同步,真的很上瘾。
实际效果如下:
在RGB个性化控制的基础上,iGame自在星球还加入了AI桌宠功能,名为柒小希的AI管家常驻桌面,可爱、呆萌,并且提供情绪价值,比如在游戏中提供互动,也可以通过自然交互,让柒小希帮你完成超频、RGB灯光控制
DLSS 4小试牛刀
现在进入测试环节。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拥有16GB GDDR7显存,并提供了对DLSS 4的完整支持,让显卡无论是3A游戏,还是后续的创作与AI都拥有很强的表现。
其中DLSS 4属于这块显卡的战力来源。它的魅力在于全新的多帧生成技术(Multi Frame Generation,MFG),提供更快的性能和更低的内存使用。同时神经网络模型由单一的CNN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切换到了CNN卷积神经网络与Transformer模型共同加速,从而实现画质与帧率的提升。以此为基础,DLSS 4在超分辨率(Super Resolution,SR),光线重建(Ray Reconstruction,RR),深度学习抗锯齿(Deep Learning Anti-Aliasing,DLAA)都有了更好的表现。
同时得益于NVIDIA在业内的努力推广,现在已经有上百款游戏和应用对DLSS 4提供了支持。因此我们的游戏测试部分也分成DLSS 4游戏和常规测试两部分。
在3DMark DLSS Feature Test 4K测试环境中,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就变现出了强悍的战斗力,在4K分辨率下帧率是GeForce RTX 4060 Ti 8GB的2.03倍。
游戏实战环节,先引入刚刚支持DLSS 4的《黑神话:悟空》作为参考。游戏在开启DLSS 4 4X之后画质有了明显提升。天命人的毛发变得更为清晰,而在DLSS OFF原生画质下,天命人毛发有一些马赛克感。同样,远处的丛林在DLSS 4 4X画质下更为细腻,DLSS OFF的原生画质会模糊感。
在游戏帧率上,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帧率是GeForce RTX 4060 Ti 8GB的1.6倍。
《星球大战:亡命之徒》,游戏中已经内置了帧生成Frame Generation和光线重建Ray Reconstruction两个选项,其中帧生成Frame Generation可以提供2X帧生成和3X和4X的多帧生成。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帧率是GeForce RTX 4060 Ti 8GB的2倍。
《赛博朋克2077》中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帧率是GeForce RTX 4060 Ti 8GB的4.2倍。
《心灵杀手2》2K分辨率最高画质,开启DLSS超级性能模式下,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帧率是GeForce RTX 4060 Ti 8GB的2.8倍。
《霍格沃茨之遗》中,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帧率是GeForce RTX 4060 Ti 8GB的2.1倍。
《漫威争锋》在RTX 50系列首发变宣布支持DLSS 4,原本依靠NVIDIA APP对生成帧进行调整,但现在随时可以在游戏设置中切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在同一个画面下调整DLSS ON和OFF之间的差距,无论画质还是帧率差距都非常明显。在游戏中,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帧率是GeForce RTX 4060 Ti 8GB的2.1倍。
同样,《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中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
帧率是GeForce RTX 4060 Ti 8GB的3.6倍,16GB显存带来的优势非常明显。
在基础光栅测试中,惯例选用DirectX 11和DirectX 12性能的3DMark Time Spy,3DMark Time Spy Extreme,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3DMark Fire Strike Ultra,Port Royal作为参考。
得益于一键超频功能,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在基础光栅性能上,相对GeForce RTX 4060 Ti 8GB提升在28%,比基础版本RTX 5060 Ti提升一些。
DLSS 2游戏中,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相对RTX 4060 Ti 8GB提升25%到80%,提升幅度是非常明显的。
DLSS 3游戏环境中,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相对RTX 4060 Ti 8GB提升在30%左右。
既能AI,也能创作
最后是AI与创作环节。得益于16GB显存,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可以在更高分辨率的工作场景下流畅运行。比如SPECviewperf用来考验OpenGL和Direct X API的3D图形性能,测试场景包括3dsmax、Catia、Creo、Energy、Maya、Medical、SNX、Solidworks。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相对RTX 4060 Ti提升有10%到177%。
在渲染应用场景中,我们使用V-Ray 6 Benchmark GPU RTX进行对比,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相对RTX 4060 Ti 8GB提升33%。
Blender Benchmark 4.3.0引入的Moster、Junkshop、Classroom三个参考场景作为参考,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相对RTX 4060 Ti 8GB提升8%到21%。
AI部分,先引入UL Procyon AI的文本生成基准测试做参考。在文本生成测试中包含了Phi-3.5-mini-3.8B,Mistral-7B-v0.2 7B,Llama -3.1 8B,Llama-2 13B。由于GeForce RTX 4060 Ti 8GB在显存上无法支持Llama-2 13B运行,因此无法获得成绩。
从结论上看,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相对RTX 4060 Ti 8GB提升10%到20%左右。
在Procyon的Stable Diffusion 1.5 FP16,以及Stable Diffusion XL FP16的测试中,RTX 5070相对RTX 4070提升在10%到16%。
MLPerf-Client v0.5是由MLCommons联盟开发的机器学习基准测试,成员来自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NVIDIA、谷歌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旨在不同平台下探讨GPU的AI性能释放,LLMs大语言模型正好是其中之一。这里MLPerf-client使用Meta的Llama2-7B模型进行。
这里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相对RTX 4060 Ti 8GB提升40%到90%,Summarization, Moderate场景中提升幅度高达489%。
最后DLSS 4也已经在D5渲染器中得到了应用,已经可以在软件菜单中找到Super Resolution,Ray Reconstruction和Frame Generation选项。另外DLSS 4 4X多帧生成还可以通过NVIDIA APP设置来实现。
这里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在开启DLSS 4之后,帧率几乎是RTX 4060 Ti的2倍。
一步到位,iGame Ultra全家桶
相对于基础款的RTX 5060 Ti,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在散热、性能还能再进一步,并且iGame Ultra带来的颜值,配合iGame Ultra Family全家桶电脑主机,没有不心动的道理。
在装配的过程中,笔者感受到了iGame Ultra Family产品有很强的易用性和兼容性,例如主机箱iGame C25H Ultra Z在细节中的诸多巧思,iGame自在星球的包容性与AI桌宠,还有个性化的RGB动态桌面,诸多亮点都在展示iGame正在走向一个从性能、RGB到游戏体验一手包办的广阔平台。
而这次首发的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也同样让人经验,它让60系GPU一步到位进入了2K分辨率最高画质高帧率的领域,让正在井喷并成为主流的2K电竞显示器有了更多用武之地。同时,得益于内容创作和AI上的战斗力,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也能够很好的兼顾游戏之余的工作和学习。
重点是,当配齐一套iGame Ultra Family全家桶电脑主机的时候,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与其他白色主题硬件搭配,获得了1+1大于2的效果,特别是花同样的钱,获得额外的性能和心情收益的时候,就真的很难找到拒绝的理由了。
现在,七彩虹全系GeForce RTX 5060 Ti 16GB以及GeForce RTX 5060 Ti 8GB版本均正式开卖,购买途径包括七彩虹官网商城、京东、天猫、拼多多、抖音等电商平台及全国授权零售经销渠道。
是的,玩家不仅能够在GeForce RTX 5060 Ti 8GB和16GB版之间做出选择,还能根据颜值、性能释放要求选择iGame Advanced、iGame Ultra、战斧等双风扇、三风扇版本。只要动了入手GeForce RTX 5060 Ti显卡的心思,七彩虹总会有一款型号满足你。
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Advanced OC 16GB 首发售价4199元
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 首发售价3999元
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DUO OC 16GB 首发售价3899元
战斧 GeForce RTX 5060 Ti 豪华版 16GB 首发售价3799元
战斧 GeForce RTX 5060 Ti DUO 16GB 首发售价3599元
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Advanced OC 8GB 首发售价3699元
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8GB 首发售价3599元
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DUO OC 8GB 首发售价3499元
战斧 GeForce RTX 5060 Ti 豪华版 8GB 首发售价3399元
战斧 GeForce RTX 5060 Ti DUO 8GB 首发售价3199元
来源:爱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