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圣邦股份直接冲了20厘米涨停,上海贝岭也封了板,纳芯微涨了10个多点,思瑞浦也接近涨停。
9月15号这天,A股里的模拟芯片股突然就火了。
圣邦股份直接冲了20厘米涨停,上海贝岭也封了板,纳芯微涨了10个多点,思瑞浦也接近涨停。
说实话,这波行情不是凭空来的,3天前也就是9月13号,商务部发了个公告,说要对美国进口的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今天就跟大伙聊聊,这调查到底咋影响市场,国产芯片真能借这机会逆袭吗?
这次调查的时间范围得说清楚,倾销调查是查2024年一整年的,产业损害调查得往前推到2022年,跨度还不小。
涉及的企业也都是美国巨头,像德州仪器、亚德诺这些,在国内模拟芯片市场占了不少份额。
东吴证券之前算过一笔账,要是调查最后落实加税,国产芯片可能能拿到25亿左右的替代空间。
2024年咱们自己生产的模拟芯片市场规模也就19亿多,这么看这替代空间还真挺可观。
投资者肯定瞅准了这机会,所以15号才会集体抢筹,把股价推上去。
但我得说句实在的,短期股价涨归涨,这情绪能不能持续还两说。
毕竟反倾销只是给了个机会,国产芯片能不能接住,还得看自己有没有真本事。
股价涨得热闹,几家头部公司的回应,态度还不太一样。
先看圣邦股份,人家说这调查对公司经营、研发没啥影响,今年以来下游需求慢慢回暖,而且公司产品覆盖广,单一产品对营收影响不大。
它上半年财报,营收18亿多,比去年多了15%还多,净利润也涨了12%,看得出来人家有自己的节奏,没被这波市场情绪带偏。
上海贝岭就乐观些,说这调查可能帮国产芯片提升国内市场份额。
他们家产品主要就是信号链和电源管理,基本都卖国内,今年中报还说新增了539款产品,看来一直在扩产品线,准备抓机会。
思瑞浦的说法我还挺认同,他们说之前美国低价芯片进来,搞得国内有些领域打价格战,要是这次调查能遏制这情况,国产芯片就能有个公平点的竞争环境。
恶性竞争最伤行业,尤其是芯片这种需要长期研发投入的领域,没公平环境根本没法好好搞技术。
聊完热闹的,咱得说点实在的,国产芯片跟国外巨头比,差距还真不小。
先看产品数量,德州仪器光产品就10万多种,圣邦股份才5900多款,上海贝岭4559款,思瑞浦刚过3000款,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而且模拟芯片不像数字芯片,不拼体积小,拼的是性能、带宽、成本控制,高端产品还得靠资深工程师慢慢磨,国内这方面人才缺口还挺大,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说顶尖人才缺了5万多。
再看商业模式,国外巨头大多是IDM模式,设计、生产、封测都自己来,成本和产能都好控制。
咱们国内的圣邦、纳芯微这些,基本都是Fabless模式,只搞研发销售,生产靠代工厂。
本来想觉得这样轻资产灵活,后来发现一旦代工厂产能紧张,自己就很被动,成本也没那么好控制。
还有汽车、工业这些高端领域,对芯片可靠性、寿命要求特别严,认证周期得两三年。
就算客户给机会测试,国产芯片得在性能、功耗上跟进口的一样,甚至更好,还得提供同等技术支持,才能真正替代。
这可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当然,咱也不是没机会。
中研普华说2025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能到840亿美元,中国就占3500亿,是最大的单一市场。
而且新能源汽车、AI这些领域,对模拟芯片需求越来越多,比如新能源车单车用的芯片就值800多美元,这都是新增长点。
2024年咱们自己生产的模拟芯片才满足三分之一需求,剩下的都靠进口,其中美国占了67%还多。
要是能抓住反倾销这机会,再加上技术突破,国产自给率肯定能往上提。
今年上半年A股模拟芯片板块营收涨了13%,净利润更是涨了2倍多,毛利率也在慢慢恢复,说明行业在往好走。
总的来说,这次反倾销调查就像给国产模拟芯片搭了个台子,但能不能唱好戏,还得看自己的功夫。
股价暴涨只是短期的热闹,长期还得靠技术突破、产品升级。
企业得沉下心搞研发,别光盯着短期的市场份额,政策也得帮着培养人才、完善产业链。
我相信慢慢会好起来,但急不来,得一步一步扎实走。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