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调研组一行第一站来到丰润区祥顺斋棋子烧饼非遗文化体验馆内。该体验馆立体呈现了棋子烧饼产生、发展的源流和历史文化背景,让众多游客、食客沉浸式体验棋子烧饼文化魅力。
近日,中国食品报社一行到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开展考察调研,深入了解当地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并就未来合作进行深入探讨。
调研组一行第一站来到丰润区祥顺斋棋子烧饼非遗文化体验馆内。该体验馆立体呈现了棋子烧饼产生、发展的源流和历史文化背景,让众多游客、食客沉浸式体验棋子烧饼文化魅力。
据了解,丰润棋子烧饼因状如小鼓、个似棋子而得名,至今已有六七百年历史。目前,该食品已荣获“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清代贡品”“燕赵老字号”“河北老字号”等称号,并入选“唐山市最值得吃的小吃”之一。
谷小光向调研组介绍祥顺斋棋子烧饼非遗文化体验馆
“口感咸香酥脆,层层薄如蝉翼,掉在地上,外皮酥了,肉馅也不会散。”丰润棋子烧饼非遗传承人、祥顺斋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谷小光随手掰开一个棋子烧饼介绍说。2022年,谷小光在祥顺斋饭店原址建设了以丰润古城为背景的祥顺斋棋子烧饼非遗文化体验馆,已成为京东非遗旅游的热点,扩大了“祥顺斋”的品牌影响力。谷小光不仅成功恢复了“祥顺斋”商标,还打造了“谷家小子”和“谷小光”等棋子烧饼品牌,被誉为“烧饼哥”。“烧饼哥”的事迹已被社会广泛传播,品牌效益日益显现,生产的祥顺斋棋子烧饼、祥顺斋糕点等销售到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带动就业200多人。
除了传承非遗食品,丰润区的生姜特色种植业也发展得有声有色。新军屯镇作为“华北万亩生姜种植基地”,被誉为“冀东生姜之乡”。这里的生姜产量高、块头大、色泽好、质量上乘,产品不仅打入京津等发达地区,还远销北美、欧盟、俄罗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经过40多年的发展,生姜产业已成为新军屯镇的支柱产业和丰润区的特色产业。今年,新军屯镇种植生姜达4.2万亩,预计生产生姜4亿多吨。当地引入新品种新技术,使生姜亩产从千斤提升到万斤,集生产加工、市场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逐渐完整。
姜农在田间劳作
调研结束后,中国食品报社一行与丰润区召开了座谈会。会上,丰润区副区长秦小平详细介绍了当地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她表示,丰润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具备打造特色品牌的巨大潜力。传承特色突出的非遗食品方面,可深入挖掘丰润区21家燕赵老字号和4家古代贡品的潜力,成为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全域旅游的品牌与抓手,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燕赵老字号”“古代贡品”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另外,在烟薯、生姜等特色种植业上,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底蕴,打造特色农业,加强对其赋能,希望借助中国食品报社的平台优势,将丰润区的优质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中国食品报社一行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的平台优势和专业优势,就食品行业全产业链的打造,在供应链服务、会展赛事、产销对接及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等方面为丰润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此次实地考察与深入交流,中国食品报社一行见证了丰润区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坚实步伐。双方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携手共进,共谋丰润区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新篇章。(苏娟)
来源:中国食品报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