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阵子,来自贵州的小雨(化名)一家辗转千里,手捧锦旗和鲜花走进浙江省中山医院经方门诊林彬主治中医师的诊间。谁也无法想象,眼前这个皮肤光滑、笑容明亮的孩子,在三个月前还浑身溃烂、疼痛。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刘千 通讯员 陈瀛
前阵子,来自贵州的小雨(化名)一家辗转千里,手捧锦旗和鲜花走进浙江省中山医院经方门诊林彬主治中医师的诊间。谁也无法想象,眼前这个皮肤光滑、笑容明亮的孩子,在三个月前还浑身溃烂、疼痛。
全身溃烂的少年与一筹莫展的家庭
小雨的奶奶介绍:“孩子从小皮肤就比较敏感,大概七八个月大的时候,身上就会时不时长一些疹子,但基本长在手臂两侧,涂点药膏就好了”。但2024年11月份开始,小雨身上的疹子突然疯狂蔓延,从手臂扩展到后背、大腿,最终覆盖了全身除了手心脚底的所有皮肤。
奶奶红着眼眶回忆:“脓水流了结、结了流,痂壳厚得像小米锅巴,撕下来底下还在冒黄水。每天我都替他清理脓痂,能清理出一簸箕,用除螨仪吸床,能吸出一盒的皮屑和粉尘。”
小雨父亲说,那段时间孩子每天都在承受剧烈的疼痛,无法穿衣、无法入睡,更无法上学,只能休学在家。全家辗转贵州、重庆多家医院,西医中医试遍,药膏、药浴、口服药都没效果,病情持续恶化。“孩子哭着说‘爸爸我疼’,那种无力感,真的快把我压垮了。”小雨父亲说着说着红了眼。
2025年6月,一家人原本打算带孩子再去上海找找希望。出发前夕,小雨爸爸在网上刷到了浙江省中山医院林彬医生的视频:“那么多病友写‘自己被林医生救回来了’,我们像抓住了光。”
于是,6月8日,他们毅然买下从贵州飞往杭州的机票。
热毒伤津、湿毒浸肤,中医标本兼治
林彬回忆初诊时的情况:“孩子当时内热极盛,热毒不仅灼伤津液,还夹杂湿邪浸淫肌肤,必须内外同治。”
他开出了犀角地黄汤合增液汤加减的内服中药,旨在清热解毒、养阴生津;另配外用泡浴中药,清热解毒,透热润燥。林医生强调:“治疗自始至终必须顾护脾胃、保津液、益肾气,不能只看皮损而忽视整体。”
从6月11日开始用药,短短一周就出现了转折。
“之前脓怎么都不干,这次用了一个星期的药后,那层厚痂掉了,底下居然是干的!”奶奶激动地说。大半年来第一次,小雨的痂皮掉后没有出现脓液,而是淡粉色的新皮,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哭成一片。
小雨在进行药浴治疗
他们坚持用药至8月31日,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小雨的皮肤一天天愈合、平复,最后完全恢复正常——更令人惊喜的是,原本遍布全身的伤口,竟几乎没有留下疤痕。9月,孩子顺利重返校园,迎来了崭新的生活。
小雨的皮肤完全恢复正常
“林医生是我孩子的救命恩人。”孩子爸爸再三说道。为此,祖孙四代一家五口人特意从贵州乘飞机赴杭,就为当面说一声谢谢。
接过锦旗时,林彬一如既往地温和微笑:“孩子能好起来,最重要是因为家人没有放弃,也是中医药的功劳。”
林彬表示,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常见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中医“浸淫疮”“四弯风”范畴,其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失调、外感湿热邪气密切相关。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本虚标实”。小儿脏腑娇嫩,若脾胃虚弱,则运化失职,湿邪内蕴,加之风热外袭,内外合邪,浸淫肌肤则发为湿疹。久病则耗伤阴血,导致肌肤失养、干燥脱屑。
对于特应性皮炎的中医治疗,林彬强调要“顾护脾胃”。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只有脾胃功能健全,才能祛湿解毒、滋养肌肤,并能减轻药物对体质的影响,防止疾病复发。日常要避免过度洗浴和使用刺激性护肤品,衣着宜宽松柔软,饮食应清淡、营养均衡,忌辛辣发物。情志舒畅、作息规律也同样重要。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