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要分享的5个WPS万能公式(Excel也同样适用),能直接解决90%的数据处理难题,套上就能用,新手也能秒上手!
今天要分享的5个WPS万能公式(Excel也同样适用),能直接解决90%的数据处理难题,套上就能用,新手也能秒上手!
(每个万能公式都配备了专属卡片,建议收藏备用哦)
一、多条件判断:IF+AND/OR——你的"智能裁判"
场景:行政部要发高温补贴,要求"当月全勤(出勤≥22天)且部门是技术部"的员工才能领300元。
以前我得手动筛数据,现在用IF+AND,一行公式搞定:
=IF(AND(B2≥22, C2="技术部"), 300, 0)大白话讲:
AND像严格的考官:必须同时满足"出勤≥22天"和"技术部"两个条件才给300;OR像宽松的考官: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就行(比如OR(B2≥22, C2="技术部"));IF是最终决策者:条件满足给300,不满足给0。适用场景:
绩效考核(比如"业绩>1万且客户评分≥4.5"评优秀);奖金发放(比如"入职满1年且季度无迟到"发补贴);资格审核(比如"年龄≤35岁且学历本科以上"可报名)。使用技巧:
条件最多255个,足够应对大部分场景;文本条件要加引号(比如C2="技术部"),数字直接写;嵌套IF能处理更复杂的逻辑(比如IF(条件1, 结果1, IF(条件2, 结果2, 0)))。二、多条件计数:COUNTIFS——你的"数数小能手"
场景:销售部要统计"本月业绩>10万且客户是A类"的订单数量。
以前得用COUNTIF一个个数,现在用COUNTIFS,直接套公式:
=COUNTIFS(D2:D50, ">100000", E2:E50, "A类")大白话讲:
COUNTIFS就像个智能计数器,能同时按多个条件数数:"请数一数D列>10万且E列是A类的单元格有多少个"。
适用场景:
统计各部门达标人数(比如"销售部业绩>8万的人数");计算各时间段成交数(比如"7月1日-7月15日下单量");分析库存(比如"库存>500且品类是日用品的数量")。使用技巧:
条件支持比较符(>、=、);文本条件能用通配符(*代表任意字符,?代表单个字符,比如"A*"能匹配"A1""A类");最多支持127个条件,复杂统计也不怕。三、隔列求和:SUMPRODUCT+MOD——你的"列跳跳糖"
场景:财务要汇总"奇数月"的销售额(1月、3月、5月数据分别在B、D、F列)。
以前得手动选列相加,现在用SUMPRODUCT+MOD,公式自动跳着加:
=SUMPRODUCT((MOD(COLUMN(B2:F8), 2)=1)*B2:F8)大白话讲:
COLUMN(区域)能提取每列的列号(比如B列是2,C列是3);MOD(列号, 2)=1表示列号是奇数(1、3、5...);SUMPRODUCT把这些符合条件的列数据加起来,相当于"只加奇数列"。万能模板:
每隔1列(选奇数列):=SUMPRODUCT((MOD(COLUMN(区域),2)=1)*区域);每隔2列(选1、4、7列):=SUMPRODUCT((MOD(COLUMN(区域),3)=1)*区域);每隔3列(选1、5、9列):=SUMPRODUCT((MOD(COLUMN(区域),4)=1)*区域)。适用场景:
报表中实际值与目标值交替排列(比如B列是目标,C列是实际,D列是目标,E列是实际);多周期数据汇总(比如每月数据隔一列存放);奇偶行/列分类统计(比如只统计偶数行数据)。四、不重复值计数:SUMPRODUCT+COUNTIF——你的"去重小雷达"
场景:HR要统计"参加过培训的不同员工数量"(名单有重复)。
以前得手动删重复项再计数,现在用SUMPRODUCT+COUNTIF,一行公式搞定:
=SUMPRODUCT(1/COUNTIF(A2:A50, A2:A50))大白话讲:
COUNTIF(A2:A50, A2:A50)会统计每个名字出现的次数(比如"张三"出现2次,结果就是2);1/COUNTIF(...)会把重复次数变成分数(比如"张三"对应的是1/2);SUMPRODUCT把这些分数加起来,最终结果就是不重复的数量(比如2个"张三"贡献1/2+1/2=1)。适用场景:
统计客户名单去重数(比如"有多少不同客户下过单");计算产品种类数(比如"有多少款不同的手机在售");分析活动参与人数(比如"有多少不同用户参加了抽奖")。五、精准查找:INDEX+MATCH——你的"寻宝小助手"
场景:销售部要查"客户ID=007"对应的"联系方式"(客户ID在B列,联系方式在D列)。
以前用VLOOKUP怕列顺序错,现在用INDEX+MATCH,怎么查都不怕:
=INDEX(D2:D50, MATCH("007", B2:B50, 0))大白话讲:
MATCH("007", B2:B50, 0)是"侦察兵",负责找到"007"在B列的位置(比如第5行);INDEX(D2:D50, 第5行)是"取货员",直接从D列第5行取出联系方式。对比VLOOKUP的优势:
向左查也能用(比如查"联系方式"对应的"客户ID",VLOOKUP不行,它行);插入列不影响(VLOOKUP的列序号会乱,它直接指定列范围);速度快(大数据量时更流畅)。综合使用技巧:让公式更"抗造"
防报错:公式外套装IFERROR,比如=IFERROR(INDEX(...), "未找到"),避免显示#N/A;调试神器:按F9键选中公式部分,能看到分段计算结果,快速定位错误;性能优化:少用整列引用(比如A:A),改用具体范围(A2:A500),减少计算量;兼容无忧:这些公式在WPS所有版本都能用,旧电脑也能跑。实战案例:10分钟搞定月度报表
假设要做一个"销售部月度总结表",用这5个公式10分钟就能搞定:
多条件判断:标记"业绩>1万且新客户≥3"的销售员(IF+AND);多条件计数:统计"各区域达标人数"(COUNTIFS);隔列求和:汇总"1、3、5月实际销售额"(SUMPRODUCT+MOD);不重复计数:计算"有成交的不同客户数"(SUMPRODUCT+COUNTIF);精准查找:查询"销售员=张三"的详细业绩(INDEX+MATCH)。测试题:你能套用这些公式吗?
要统计"部门=市场部且入职时间>2024-1-1"的员工数量,用哪个公式?怎么写?想计算"奇数行"的销售额总和(数据在A2:A10),用哪个公式?怎么写?要找"产品名称=笔记本"对应的"库存数量"(产品名称在B列,库存数量在E列),用哪个公式组合?怎么写?答案:
用COUNTIFS:=COUNTIFS(B2:B50, "市场部", C2:C50, ">2024-1-1");用SUMPRODUCT+MOD(隔1列选奇数行,行号是奇数):=SUMPRODUCT((MOD(ROW(A2:A10),2)=1)*A2:A10);用INDEX+MATCH:=INDEX(E2:E50, MATCH("笔记本", B2:B50, 0))。来源:千万别学Ex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