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边疆士兵的“长期主义”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1 09:49 2

摘要:三级军士长孙飞龙站在道路旁,静静地望着面前国道的尽头。道路旁的草木摇动着斑驳的树影,夕阳下他身后的影子渐行渐远......

作 者 | 毛海龙、李芊、赵清松

初秋,金乌西坠。昏黄的光线倾泄而下,为整片大地蒙上了一层柔和的色调。

三级军士长孙飞龙站在道路旁,静静地望着面前国道的尽头。道路旁的草木摇动着斑驳的树影,夕阳下他身后的影子渐行渐远......

01

路的尽头是连接天山南北的“信息动脉”。

——出发

狂风裹挟着硕大的沙砾一路上行,黄沙漫天,在沙砾和尘风组成的一道沙幕中,驻疆某部机务站三级军士长孙飞龙踏上了巡线之路。

孙飞龙第一次来到这里,是2007年的春天。从咸阳火车站出发,坐上开往新疆的绿色军列。车窗外的风景由绿变黄,来自戈壁的荒凉感扑面而来,孙飞龙的心也越来越凉。

第一次巡线给孙飞龙不小的挑战,沿着国道的方向望去,一排排油炸杆如同“卫士”一般矗立着(“油炸杆” 的专业名称是油炸防腐电线杆,是将松木等木材浸泡在沥青提取物的柏油当中制成。这种工艺可以使木材变得更加坚固,并且具有防腐、防虫蛀的效果)。系上安全带、带上脚扣和安全帽,孙飞龙第一次向着油炸杆顶攀爬而去......

到了洗漱就寝时,当孙飞龙挽起衣袖和裤脚才发现,大臂和大腿的内侧早已被油炸杆的毛刺刮出了一道道血痕,拿出药膏涂抹而上,尖锐的刺痛感才稍稍缓解。

巡线的生活,几乎一日重复一日,走在巡线路上,孙飞龙抬眼望去。他说,他恍惚间看到,这条寂寞的国道彷佛架起了一座信息桥梁直通天际。

02

成长的轨迹和信号交织出一段动人的旋律。

——交会

“你眼中的军人什么样的?”这是刚下连时,指导员曾问大家的问题。

还是新兵的孙飞龙寻找着答案。连长有意将其培训为军械员。装备理论、枪械维护保养常识、日常管理制度......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军械员,他不断给自己加码。清晨拆解时沾着枪油的双手、深夜复装时映着月光的零件盒、手指上不断增厚的老茧构成了孙飞龙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功夫不负有心人,作为连队选派参加单位组织的军械员培训中一举夺魁,以优异的成绩结业并成为连队首个军械员,当那枚沉甸甸的奖牌戴在脖子上时,孙飞龙的内心无比骄傲和自豪。

在那以后,孙飞龙的军旅人生更加“开挂”;通信故障排除比赛,他名列前茅;“四会”教员比武,他成为金牌教练员......一张张奖状、一枚枚勋章见证了他从开始得懵懂少年到现在的成熟干练的模样。就像孙飞龙曾在日记中写道:“我的军旅人生早已和交织的信号密不可分了。”

03

只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平凡的岗位也能取得非凡的成就。

——归程

入伍第三年秋天,班长带着孙飞龙在营院内的荒地上种下一棵白杏树。

那时,树苗只到他的腰那么高。

休息时间,班长总是带着孙飞龙到白杏树旁除草、浇水,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树苗。还记得一次,班长望着夕阳下摇曳的树影,若有所思地说:“热爱生活,就是让自己在平凡中找到不平凡。”

岁月催熟草木。时隔多年后,孙飞龙再次来到白杏树前,当初的小树,如今早已长成了几米的大树。孙飞龙也渐渐成了别人眼中的“老班长”。

参与光缆抢修百余次,光缆巡护超两万公里。在这背后是成百上千次的“机械练习”。在带着新兵巡线的路途上,他会告诉新兵,“只要坚持热爱自己的工作,平凡的岗位也能取得凡的成就”。

那年,光缆线路因地质灾害遭到阻断,孙飞龙立马带队前出抢修,在呼啸着的寒风中,孙飞龙的双手早已被冻得发紫,但他依然按时完成了抢修任务。

如今,孙飞龙已经在这条巡线路上走了二十年了,走过了他热烈的青春,每当踏上这条不知道留下了他多少足迹的路,他的内心总是感慨万千。

人生的旅途很漫长,有许多事情我们无法把握,唯一能把握的就是,朝着既定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投稿邮箱 | ybxsddbpla@163.com

投稿电话 | 010-66-896057

来源:永不消逝的电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