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半个月,宁波各大医院的儿科诊室里,咳嗽、哭闹的小患儿明显多了——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正“突袭”低龄宝宝,3岁以下婴幼儿成主要目标,部分孩子甚至发展成肺炎住院,而今年的RSV流行季,比往年足足提前了近1个月。
最近半个月,宁波各大医院的儿科诊室里,咳嗽、哭闹的小患儿明显多了——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正“突袭”低龄宝宝,3岁以下婴幼儿成主要目标,部分孩子甚至发展成肺炎住院,而今年的RSV流行季,比往年足足提前了近1个月。
刚满5个月的瑶瑶(化名)就是其中之一。连续高烧3天的她,不仅精神萎靡,喝奶时还喘得厉害,家长急忙送医。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鄞州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吴波英检查发现,瑶瑶肺部有干湿啰音,RSV检测呈阳性,已引发肺炎,当即收治入院。经过对症治疗,目前瑶瑶病情才逐渐好转。
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吴波英透露,近半个月来,门诊中出现发热、咳嗽的婴幼儿,RSV阳性率已超60%;住院患儿里,RSV阳性者占比1/3,稳居各类病原体首位。“往年RSV流行期要从10月中旬才开始,今年开学刚两周就持续上升,流行季明显提前了。”
更让家长揪心的是,RSV初期症状特别“会伪装”——流鼻涕、鼻塞、发烧、咳嗽,和普通感冒、流感几乎没区别,很容易被忽视。但它比普通感冒“凶险”得多:专门盯着宝宝脆弱的下呼吸道,一旦侵入肺部或细支气管,就可能引发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导致孩子喘息、呼吸急促,甚至喂养困难、口唇发绀。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感染科主任医师曹清进一步提醒,RSV的传染性不容小觑:传播力是流感的2.5倍,潜伏期2-8天,排毒能持续1-3周,除了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免疫低下人群也需警惕。更危险的是,它可能引发心肌损伤、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还容易和流感等其他病毒“叠加感染”,让病情雪上加霜。
家长要牢记:孩子出现这4种情况,必须立即就医!
1. 精神差、烦躁不安,或食欲明显下降;
2. 呼吸费力,比如呼吸时鼻翼扇动、胸口凹陷,呼吸频率变快;
3. 口周、嘴唇发紫;
4. 高烧不退,或退烧后很快又烧起来。
目前RSV没有特效抗病毒药,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比如用3%高渗盐水雾化缓解呼吸道症状、退烧药降温、生理盐水洗鼻通鼻塞。特别要注意,抗菌药对病毒无效,千万别盲目给孩子用,一定要遵医嘱。
预防也很关键:少带宝宝去人群密集的封闭场所,家长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换衣服,避免把病毒传给孩子;如果家里有人感冒,要和宝宝做好隔离,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来源:执着的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