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六小龄童认识于虹是在1982年,《西游记》剧组的一次小会上,导演说来了一个叫于虹的场记。
六小龄童认识于虹是在1982年,《西游记》剧组的一次小会上,导演说来了一个叫于虹的场记。
六小龄童用400度的近视眼望过去,觉得于虹与剧组的那群“女妖怪”没有太大的区别。
北京女孩于虹是“二炮”基地文工团的演员,她来到《西游记》剧组当场记,并在“扫塔辨奇冤”中扮演外国使节,在“天竺收玉兔”中扮演王后。
场记工作非常繁琐,天天与导演和主要演员待在一起。
相处久了,性格活泼的于虹就叫六小龄童:“喂,孙猴子。”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觉得对方都不符合自己的择偶条件。
六小龄童希望找一个温柔体贴的南方女孩,而且拍《西游记》之前,他和父亲六龄童约法三章,其中一条就是“拍戏期间不谈恋爱”。
于虹的择偶条件是“三不要”:不要戴眼镜的,不要矮个儿,不要南方人。
这三点六小龄童全占了。最让他愤愤不平的是自己1.74米的身高,在于虹眼里是“矮个子”。
有一次剧组放假过节,别人都回家了,只剩下六小龄童一个人。
于虹打趣说:“你应该在北京找个女朋友。”
六小龄童随口应答:“那你就给我介绍一个呗。”
于虹去找她的战友了,但她们都认为演员的感情太不稳定了,容易婚变。
于虹一点儿都不客气地对六小龄童说:“你这种情况,在北京女孩的眼里属于‘二等残废’,是找不着对象的!”
因为六小龄童的戏份比较多,在现场经常有不少灵光一闪的即兴武打动作,于虹来不及记下,收工后就找他补记,六小龄童总是耐心配合。
渐渐他们交流越来越多,开始深入到谈人生。
六小龄童了解到于虹出身军人家庭,所以做事干脆利落,有板有眼。
有一次剧组到苏州拍戏,难得有个休息日,六小龄童想去游虎丘山,却没有结伴同行之人。
大家就撮合他和于虹去,并起哄说:“小于,你敢不敢陪他一起去?”
于虹还挺勇敢,站起身来默默地跟着他走了。
这一天,对于六小龄童和于虹来说十分难忘。他俩一起乘车来到虎丘,在清幽静谧的环境里,从工作聊到生活,一种从未有过的情感弥漫进彼此的心田。
有了这次的温馨之旅,六小龄童对于虹有了一种别样的感情。
如果有一天于虹都记录好了,不再找他补记,六小龄童心里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
于是他动起来小心思,刻意“创造条件”,在拍戏时加入临场发挥的表演,增加了于虹额外的工作量,这样她就来找他补记了。
原来喜欢上一个人就会陷入这种稀里糊涂的状态,可是作为那个时代的青年,六小龄童不好轻易将“爱”字说出口。
有一天,感冒的于虹带病工作,六小龄童给她端来开水提醒她服药,并将自己的西服拿给于虹披上,说:“你太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了,得找个人管着才行!”
那一刻,于虹竟感觉脸颊一阵发烫,心间涌起一股暖流。他并不像戏中那个无法无天、不解风情的“孙猴子”,而是个知冷知热的温柔男人!
1985年的夏天,六小龄童在拍摄孙悟空“腾云驾雾”上天宫的戏时,由于身上绑的钢丝绳突然断裂,从几米高的地方摔落在地。
六小龄童被送到医院一检查,韧带多处严重挫伤,需卧床休息3个月。
剧组所有人都去医院看他,唯独他心心念念的于虹没有来,心里很失落。
第二天于虹终于带着水果和炖鸡汤来看望他了。
她说听到六小龄童骨折的消息浑身发软,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疼痛,根本没有力气来看他。
六小龄童的父母远在上海,年事已高,无法前来照顾他。
于虹用女孩子特有的柔情和细心关照六小龄童,端水递药,聊天谈心,帮他用温毛巾擦脸,他的心底泛起对于虹的深深依恋感。
其实于虹“考察”六小龄童很长时间了。
有一次她去找六小龄童补场记,发现他正在认真数一大堆纸币,纸币都是1分、2分、5分的。
那个认真劲儿,于虹有点看不过去,一分两分的,大老爷们犯得着吗?
后来他们聊起小时候的事,于虹才知道六小龄童家庭不富裕,父亲给他交学费都要交3次,因此六小龄童养成了节约的习惯。
两人的关系仍然迈不出更大一步,和六小龄童住一个房间的“猪八戒”急了,每次于虹找六小龄童的时候,识趣的马德华就看电影去了。
六小龄童打趣说:“现实生活中,猪八戒比孙悟空精明,我成呆子了。”
有一次剧组去深圳,于虹拿出自己攒的1000元钱,准备在深圳好好消费一把。
没想到她不小心把钱弄丢了,那可是80年代的1000元,心疼得要命。
六小龄童觉得表现的机会来了,大方拿出自己所有积蓄700元,对于虹说:“我有700块钱,给你600块钱吧。”
于虹说什么也不要,六小龄童扔下钱跑了。
于虹没舍得用这600元钱,存进了银行。
后来他们婚后约定,等女儿上大学后,把这个存折送给女儿。
许多人问六小龄童,当初他跟于虹谁追谁?
六小龄童说自己追的她,因为爱她,要让她享有“皇后的尊严”。
在《西游记》拍摄接近尾声时,于虹送给六小龄童一张自己的照片,并写下一行隽永的小字:我将永远深情地望着你。
1986年春节,《西游记》前10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六小龄童一夜成名,于虹也借机向母亲说起自己的恋情。
妈妈问:“六小龄童演戏那么出色,他的人品好不好?”
于虹得意地说:“妈,您放心,你在荧屏中看到的六小龄童是一副猴相,看起来好像很闹,实际上他平时很爱静的,而且长得很帅很神气,也爱帮助人,对我很关心。”
1988年,《西游记》前25集全面播映,并在泰国、新加坡、日本上映,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六小龄童更加走红。
但他把这成功的一半,归功于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于虹。
1988年6月12日,是六小龄童毕生难忘的日子。
他和于虹早有约定:我获奖的那一天,就是我们的婚期。
这一天是第六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举行颁奖仪式,六小龄童荣获最佳男主角奖。
但是六小龄童正在随《西游记》艺术团去新加坡演出,不能回国领奖,由他的哥哥章金跃代为领奖。
在当晚的颁奖典礼上,主持人隆重宣布:“六小龄童和于虹今晚结婚。”
几乎与此同时,“沙僧”闫怀礼在新加坡演出现场宣布:“今天是个美好的日子,我的好朋友六小龄童先生与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的于虹小姐喜结良缘。”
六小龄童后来笑道:“婚礼非常简单,连婚纱照也没有拍。按现在的说法算是"裸婚"了。”
《西游记》播映后,六小龄童收到了来自全世界各地影迷的4万多封来信。
一位越南影迷得知六小龄童的眼睛近视后,来信表示愿意把她的眼睛献给他,因为“孙悟空的眼睛比我的眼睛更重要”。
即使他结婚后,影迷的求爱信仍然源源不绝,但于虹充分信任他。
有位日本女影迷自学了中文,给六小龄童写了一封又一封求爱信,并经常去北京追他。
有一次日本女影迷又来北京,想和他见面。
六小龄童说:“一会儿我和太太一起去看你。”
日本女孩表示反对,希望六小龄童一个人来。
于虹很大度,说没关系,你去吧。
快到的时候,六小龄童为了避免误会,给于虹打电话问到了约定的地方,门应该开着还是关着?
于虹笑着说随便,“关上门还能怎么样呀?快到饭点了请她吃顿饭吧。”
六小龄童很从容地请这位日本女影迷吃了一顿饭。
六小龄童在演艺圈多年,面临着各种诱惑,但他始终坚定站在妻子身旁。
他还通过媒体表示:
“我希望自己有个贤妻良母型的妻子,因为搞艺术的人好比一辆汽车长期在外奔波,家庭就是一个加油站。在外跑累了,回来很需要一个安静的家。我妻子于虹与我同岁、同单位,有相同的艺术追求,我爱她不是一见钟情,而是通过几年的不断了解,日久生情。她不仅是我的妻子,也是我的朋友,我希望观众能接受她。”
对此,于虹深为感动,夸赞丈夫面对成名后的纷繁诱惑,处理得当,淡定从容,堪称好丈夫的典范。
他们偶尔也会争执,但是几分钟后,六小龄童就主动道歉。“男人嘛,还是拿出些风度来。”
他知道如果夫妻俩都很强悍,就会战争不断,影响和谐关系。必要时妥协退让,有利于化解矛盾。
六小龄童每次外出,都喜欢给妻子买礼物,其中买的最多的各种布娃娃,家里都快成儿童乐园了。
于虹刚嫁到章家,感觉像来到了花果山,“怎么连卫生间里都是猴子举着金箍棒凶狠的照片,往往一个晚上都安睡不下来。”
现在“嫁猴随猴”的她,也养成了收集各种猴元素物品的习惯。
她买的印度神猴哈努曼戒指,六小龄童一直戴在手指上,舍不得摘下来。
由于工作关系,六小龄童经常出差,有时一个月有28天在外面,于虹独自一人既要忙工作,又要照顾老人,操持家务,十分不易。
但她却说,有爱的日子再苦再累也是甜蜜的,因此从未对丈夫有过一丝怨言。
1990年11月,他们的宝贝女儿章同童出生了。
六小龄童和于虹都喜欢女孩,高兴得不得了。
小天使糅合了父母的优点,生得漂亮极了,五官像妈妈,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像爸爸。
女儿小时候认为爸爸就是孙悟空,自己是孙悟空的女儿,学会的第一个发音不是“爸爸”、“妈妈”,而是“猴猴”。
她常常天真地问爸爸:“爸爸,你这个孙悟空和变形金刚谁厉害?”
女儿长大后的兴趣在音乐方面,六小龄童说不会勉强她学猴戏。
六小龄童只有一个女儿,猴王家族没了血缘传人。
著名文学家冯骥才封他为“末代猴王”,开玩笑说,“咱们中国人也不多你们章家一个,让国家特批你们夫妇再生一个吧!”
六小龄童则不以为然,“我没有儿子,也是一种完美。如果我有一两个儿子,他们不一定能演好。你想啊,我11个兄弟姐妹里面,怎么就只有我和二哥演得好呢?”
女儿3岁的时候就拍了膨化食品广告,挣了三四百块钱,给了姥姥、爷爷各一百。六小龄童觉得女儿乖巧懂事,挺欣慰的。
很多人觉得章氏家族专产“美猴王”,别的地方产的都不正宗。
对此六小龄童回应:“真不是这么一回事儿。我父亲早就说过,章氏猴戏不姓章。”
贤淑的妻子,懂事的女儿,为六小龄童心间注入了强劲的打拼动力。
1993年,他在反映其家族史的8集电视连续剧《猴娃》中饰演其父六龄童,荣获第十二届“金鹰奖”最佳男配角奖。
六小龄童并不像一些明星大腕般爱摆架子,平时走到街上,他与修鞋的大爷、卖菜的大嫂都交谈甚欢。
六小龄童告诉妻子,唯有这样才能“接地气”,有助于演员在作品中真实地刻画百态人物。
在于虹的心目中,六小龄童是“完美型”的男人:善良,含蓄,细心,有责任感。
有一年冬天,于虹的父亲犯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急需氧气。
他们家住在11楼,可当时电梯临时故障,六小龄童想都没想,一溜烟儿就穿着单衣从11楼跑了下去,没过多久就拿着氧气瓶冲上来了。
也正因为吸氧及时,于虹的爸爸得以抢救过来。可第二天六小龄童却因此得了肺炎住院了。
人到中老年的六小龄童夫妻仍旧保持着恋爱时的浪漫和激情。
每年于虹过生日的时候,他都会尽量赶到家,亲自下厨做一桌子菜肴,开一瓶红酒,甚至在献上礼物时还不忘夹带一首情诗。
每当遇到结婚纪念日、七夕等特殊的日子,两人都有一些浪漫温馨的保留“节目”,比如互赠卡片和礼物、帮对方完成一个小心愿。
2004年的情人节,于虹给了六小龄童一个惊喜。
年初,六小龄童在商店相中了一个金猴子,但没舍得买,于虹记在心里。
情人节前一天,于虹的腰部出了点问题,非常疼,但她仍然坚持去了那家商店,结果又发现一个比爱人相中的还要大的金猴子,为了买这个大的,她特意回家取钱,当六小龄童看到这个珍贵的礼物时,非常激动。
知道丈夫一生痴迷于猴,于虹为丈夫的装扮也特别用心,六小龄童身上穿的、戴的全是猴的图案,围巾上还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大嘴猴。
六小龄童不仅是一位优秀演员,还热心于公益事业,四处做公益宣传,获得了2008年中国十大公益人物之一。
在他的影响下,女儿在汶川大地震后,拿出自己全部的积蓄,为灾区受难的同胞奉献一份爱心。
2013年5月,在被评为“中国30年最具影响力电视剧演员”不久,六小龄童还受邀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的荣誉教授。
于虹工作中同样积极上进,已经是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副导演。
女儿章同童不仅长得漂亮,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
章同童高中毕业后在加拿大读大学,2013年毕业回国。
34岁的章同童仍然单身,她对此很淡定,六小龄童夫妇也很开明,认为女儿快乐最重要。
演过一个好角色,有一个好太太,还有一个好女儿,66岁的六小龄童很知足,很幸福。
对于自己和于虹的婚姻,六小龄童总结了一句话:
“如果我是一只风筝,她就是放风筝的人,有时候她的手松一些,我就往高处飞,有时候她则会把线收回来。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两个人的感情牢牢地、永久地连接在一起。”
本文禁止转载,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明星这些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