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观察」加盟店年净增10余家,遇见小面困于“新一线”:借力IPO下沉救场不易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7 17:15 1

摘要:2024年,中国餐饮市场延续了疫情后的低迷态势,尽管消费市场逐步复苏,但行业整体仍面临严峻挑战,该年度,呷哺呷哺年内亏损近4亿元,九毛九净利润下滑九成。在行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消费企业赴港上市的热情持续升温,继老乡鸡、绿茶集团等相继递表后,4月15日,广州遇见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周梦婷 北京报道

2024年,中国餐饮市场延续了疫情后的低迷态势,尽管消费市场逐步复苏,但行业整体仍面临严峻挑战,该年度,呷哺呷哺年内亏损近4亿元,九毛九净利润下滑九成。在行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消费企业赴港上市的热情持续升温,继老乡鸡、绿茶集团等相继递表后,4月15日,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遇见小面”)也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遇见小面是中式快餐品牌中的新晋品牌代表,根据招股书,2024年其80%的门店位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2019年其开始涉及特许经营门店(即加盟店),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其特许经营门店拓展并不顺利,2024年,该品类门店仅净增12家。对于下一步发展,尽管遇见小面将下沉市场作为下一步重点发展方向,但其现有产品定价策略恐难在低线城市市场形成竞争优势。

一年净赚六千余万元

遇见小面是一家以重庆小面系列为主打的中式餐饮连锁品牌,主要产品为重庆小面、碗杂面和酸辣粉等。截至2025年4月5日,遇见小面餐厅数量为380家。

以不到400家的门店体量,遇见小面将营收规模干到了超10亿元。根据招股书,2022年至2024年,该公司收入分别为4.18亿元、8.01亿元、11.54亿元,2023年、2024年,营收同比分别增长91.5%、44.2%。

然而,虽然收入保持了快速增长,但遇见小面到手的净利润却属一般。2022年至2024年,该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597.3万元、4591.4万元、6070万元,净利润率分别为-8.6%、5.7%、5.3%。这个净利润水平在餐饮市场并不算高,截至2024年底门店数量667家的小菜园该报告期净利率为11.1%;同样是中式快餐连锁品牌的老乡鸡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率为7.8%。

对此,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餐饮及食品行业分析师林岳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认为,“是因为遇见小面的运营模式,首先门店地段要求比较集中在核心商圈,造成运营成本高企,二是小面定位大众化产品,毛利率不高,利润空间不大。”

诚如林岳所言,根据招股书,遇见小面餐厅主要位于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的中央商务区、住宅区和交通枢纽。这些位置通常人流密集,但租金高昂。同时,遇见小面当下主要依靠直营门店收入,根据招股书,2022年至2024年,该公司来自直营餐厅经营所得收入占比分别为80.5%、83.9%、86.7%。直营门店相对于加盟店,通常意味着较高的成本付出。

加盟店拓展缓慢

目前,遇见小面主要有直营门店和特许经营门店(即加盟店)两种开店模式。2014年,在广州体育东横街开设了第一家面馆,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遇见小面的门店拓展速度并不快。根据招股书,2022年至2024年,该公司门店数量分别为170家、252家、360家,其中后面两年门店增长数量分别为82家、108家。

2019年,遇见小面开始涉足特许经营模式,在其门店缓慢拓展过程中,该公司特许经营门店拓展并不顺利。2022年至2024年,该公司特许经营门店分别为59家、69家、81家,2023年、2024年分别增长10家、12家,并且这两年分别有5家、4家转型成了直营餐厅。

在此过程中,近年来遇见小面不断降低产品售价试图吸引消费者。根据招股书,2022年至2024年,遇见小面订单平均消费额分别为36.1元、34元、32元,对此该公司表示是由于其主动降低菜品价格及为顾客提供更物美价廉的用餐体验,2024年该公司在中国内地的主食单价范围为13元至35元之间。

但在遇见小面降低产品价格的过程中,2024年,其同店销售额出现4.2%的下滑,其中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同店销售额同比下滑5.1%。而目前,遇见小面餐厅位置主要聚集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根据招股书推算,2024年,该公司360家餐厅中,有288家处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占比80%。

在此背景下,拓店依旧是遇见小面的重点。对于此次IPO募集资金用途,遇见小面提到将用于扩展餐厅网络,增强市场渗透力。关于下一步开店规划,根据招股书,遇见小面计划于2025年、2026年及2027年分别在中国及海外开设约120家至150家、150家至180家及170家至200家新餐厅。

其中下沉市场成为遇见小面拓展的重点。遇见小面相关工作人员在提供给《华夏时报》记者的资料中表示,希望通过加速餐厅网络的扩张,开设更多门店来加深市场渗透。招股书中也明确指出,该公司未来的发展将依托于“三驾马车”策略——向低线市场拓展门店、探索海外市场开店、以及加大特许经营模式的门店开设。

走向下沉市场

向下沉低线城市发展已成为众多餐饮企业的核心战略。遇见小面也在招股书中表示,“中国内地的二线及以下城市,中式面馆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我们计划未来逐步进入中国内地二线及以下城市,这将成为我们未来业务增长的新动力。”

为在下沉市场有所建树,遇见小面请来了京东集团前CEO徐雷,其以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身份加入遇见小面。

“徐雷的加盟不仅为遇见小面带来了战略资源,还提供了资本市场估值重构的机遇:他在京东期间主导的‘毛细血管式下沉’策略有望在遇见小面的下沉市场布局中得到复制;他推动京东从‘零售基础设施’向‘供应链技术服务平台’转型的成功经验,将引导遇见小面在供应链模式上进行革新。这些都将重塑千亿面食赛道的估值公式。”遇见小面方面对本报记者表示。

不过以当下遇见小面的产品价格,想要在下沉市场深入拓展并非易事。根据窄门餐眼数据,同为面馆、在营门店数量皆在300家至500家之间的渝味重庆小面、秦云老太婆、醉面、阿利茄汁面人均消费分别为19.04元、15.44元、21.07元、17.83元,而遇见小面的人均消费为28.32元。

4月16日,本报记者就价格层面的调整等问题,询问了上述遇见小面相关工作人员,但截至发稿对方并未给予回复。林岳对本报记者分析认为,“下沉市场和开放加盟是餐饮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从面食产品的角度讲,遇见小面性价比是需要再提高的,同时整体经营策略需要调整,可以更多布局社区和交通枢纽,减少核心商圈的门店。”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