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晚饭时,长期喝点黄酒的人,身体会怎样呢?医生告诉您答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1 04:00 1

摘要:很多人晚饭时,习惯倒上一小杯黄酒,配着热菜慢慢啜一口,感觉暖胃又解乏。尤其是到了秋冬,气温一降,这杯黄酒更像是“日子里的一抹温度”。可问题是,这点“黄酒情调”,喝着喝着,就喝出问题来了。

很多人晚饭时,习惯倒上一小杯黄酒,配着热菜慢慢啜一口,感觉暖胃又解乏。尤其是到了秋冬,气温一降,这杯黄酒更像是“日子里的一抹温度”。可问题是,这点“黄酒情调”,喝着喝着,就喝出问题来了

有人说黄酒是粮食发酵的,温补不上头,比白酒安全;也有人说黄酒还能活血化瘀、抗衰老,饭后一杯是“养生”的象征。真的是这样吗?医生的眼睛可不光看“表面功夫”,我们得从身体的反应、机制、风险、研究结果多方面掰开揉碎讲清楚

先说结论:长期在晚饭时喝黄酒,对身体的影响没有你想得那么温柔。尤其是“每天一杯”“年年不断”的人群,身体早已在悄悄“记仇”。

我们从身体最直观的几个“关口”说起。

最先受伤的是肝脏。黄酒虽然度数不高,一般在10度到16度之间,但它仍然是酒精。酒精的代谢主要靠肝脏,而黄酒因为含糖高、饮用时温热,吸收更快,代谢负担并不比白酒轻

研究显示,长期低剂量饮酒也会造成酒精性脂肪肝,更别说每天都喝的情况了。你以为自己在滋补,其实肝细胞正在一点点被酒精和脂肪联合“围攻”。

很多人喝黄酒是奔着“活血通络”去的,尤其是中老年人,觉得晚上喝点能预防血栓、通经络。可现实是:酒精本身短期内可能扩张血管,但长期饮用反而会让血压升高、血管弹性变差,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尤其是随着年龄增长,血管“老化”速度原本就快,再加上酒精这个“催化剂”,脑梗、心梗就不请自来了。

还有一个常被忽视的事——血糖。黄酒的糖分不低,尤其是那种带甜味的黄酒,加上晚饭本身就是一天中碳水最多的一顿,酒精+高糖+高脂的组合,正好帮你把胰岛素抵抗这份“隐患”推上台面。久而久之,血糖难控、胰岛疲劳,就算你不胖,也可能“隐性糖尿病”找上门。

我们临床上见过不少类似的病人。一个60多岁的老陈,退休后天天晚上喝黄酒,配点花生米、酱牛肉,自称“活血又助眠”。

五年下来,体检一查,肝功能异常、血脂飙高、查出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血压。他一脸懵:“我又没喝白酒,就黄酒也中招?”我只能摇头叹气:“酒精是酒精,不分出身。”

说到助眠,也是个误区。酒精虽然能让人“更快入睡”,但却严重干扰睡眠质量。研究指出,饮酒后虽然容易犯困,但快速眼动睡眠明显减少,深睡眠被打断,人更容易夜醒、早醒、疲劳感重。所以那些靠黄酒“助眠”的人,往往其实是“越喝越累”。

至于消化系统,也不能忽视。黄酒温热入口,表面看似“暖胃”,但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是实打实的,尤其空腹喝、或饭前喝,更容易诱发胃炎、胃黏膜糜烂。有胃病家族史的人,尤其要小心,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幽门螺杆菌感染,都会因长期饮酒而加重

很多人说黄酒含有氨基酸、维生素、酚类物质,确实,黄酒中有这些营养成分。但别被“营养”两个字迷了眼:这些成分的含量远远不如你吃一顿合理的饭、喝一碗骨头汤来得高效安全。你为了那一点点营养,喝进去的酒精和糖分,代价可不小。

还有一点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晚饭喝酒,干扰夜间代谢节律。我们身体是有“生物钟”的,晚上应该进入休息、修复模式。酒精刺激下,肝脏要加班代谢、胰岛素水平波动、肾脏排泄增加,等于你在“熄灯后还让身体加班”

这对中老年人尤其不友好,长期下来,睡眠紊乱、心率失调、夜间高血压等问题会悄悄“上线”

那有没有哪种人,适合晚饭后喝点黄酒呢?严格说来,没有哪个群体“适合”长期饭后饮酒。即便是身体健康、代谢良好的人,也不建议把喝黄酒当成“日常习惯”。偶尔应酬、节日庆祝、寒冬驱寒可以理解,但“每天都喝”,就不再是生活情调,而是慢性刺激

如果你实在喜欢黄酒的味道,可以考虑一些替代方式:比如用黄酒炖肉、煮虾、做料酒用途的烹饪使用,这样能保留香气,又避免酒精摄入;或者改成周末小酌、限量饮用,每次不超过50ml,且饭后1小时后再喝,避免餐后血糖、血脂同时叠加

回头看看日本和韩国的研究数据,他们在研究中指出,即便是低度酒,每日饮用超过30ml纯酒精(约等于200ml黄酒),连续5年以上,都会显著增加患代谢综合征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

而我国202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也强调,每日饮酒量应控制在15克纯酒精以内,女性更低,黄酒折算下来,每天不超过一小杯,且不能天天喝。

你要说黄酒不能喝了吗?不是。医生不是来“扫酒兴”的,但我们必须提醒你:酒精从来不是零风险,即使它披着“温补”的外衣。你想要的保暖、活血、助眠,其实有更安全的方式,而不是靠一点点酒精“麻痹”身体的信号。

生活有滋味不代表非得靠酒精来点缀。人到中年,真正的养生,是减少内耗,是让身体少“加班”,不是靠每天喝一杯去“骗自己还年轻”

如果你爱黄酒的香,可以留住它的味道;但如果你以为它能替你保健,那身体会用“沉默的反击”提醒你,健康从不靠侥幸。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李艳芳.中国居民饮酒行为与慢性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22,38(6):761-766.
[2]张宏宇.低度酒长期饮用对肝功能的影响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10):1821-1825.
[3]周建军.酒精摄入与代谢综合征的关联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0,24(3):309-314.

来源:何医生健康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