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母亲带我回娘家借学费,接连三天开不了口,刚出村大舅追来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7 16:39 1

摘要:客厅的方桌上,那封大学录取通知书被塑料袋小心翼翼地包着,生怕被汗水或者油渍弄脏。

“妈,这次真的能借到钱吗?”

我紧张地问道,手里攥着那封大学录取通知书。

“娘家那边情况复杂,你大舅家也不富裕...”

母亲叹了口气,眼神闪烁,“但为了你的学费,我必须试一试。”

她的话音刚落,远处传来父亲粗重的咳嗽声,我们不约而同地陷入沉默。

这是我第一次踏上母亲的故乡,也是一段将永远改变我们命运的旅程。

1998年的夏天,热浪滚滚,仿佛要将大地烤焦。

我家那间土砖房外墙的白灰已经斑驳脱落,显得格外陈旧。

客厅的方桌上,那封大学录取通知书被塑料袋小心翼翼地包着,生怕被汗水或者油渍弄脏。

这是我们家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也是全村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

父亲望着通知书,眼里既有自豪也有担忧,那粗糙的手指轻轻摩挲着塑料袋的边缘,显得无比小心。

“学费要四千多,住宿费、生活费加起来至少得七八千...”母亲低声计算着,声音里满是忧虑。

家里的情况我很清楚,父亲是村里的普通农民,常年种地,加上养了几头猪,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多少钱。

去年,我们家刚刚翻修了房子,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甚至还借了一部分钱。

“要不...我不去了吧,先在家待一年,明年再说...”我鼓起勇气,打破了屋内的沉默。

父亲闻言猛地抬起头,眼神中满是震惊和不满:“胡说什么?好不容易考上,怎么能不去!”

“可是钱...”我小声嘀咕着,不敢直视父亲的目光。

“钱的事我们来想办法,你只管准备上学!”父亲的语气不容置疑,但眉头却皱得更紧了。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道:“要不...我回娘家看看?”

这句话一出口,屋里的气氛顿时变得更加凝重。

母亲已经很多年没有回过娘家了,具体原因我并不清楚,但隐约知道是因为一些陈年旧事。

父亲的表情变得复杂起来,沉思良久后,他勉强点了点头:“你看着办吧,别勉强。”

母亲深吸一口气,拿定了主意:“下周我就带着孩子回去一趟。”

晚上,我听见父母房间传来低声的争论,虽然听不清具体内容,但能感受到那种压抑的氛围。

第二天早上,母亲的眼睛有些红肿,显然是一夜没睡好,但她依然忙碌地准备着回娘家的行程。

“你大舅家情况也不是很好,这次回去也不知道能不能借到钱...”母亲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念叨着,更像是在给自己壮胆。

我知道母亲心里没底,但为了我的学业,她愿意放下多年的芥蒂,这让我既感动又内疚。

离开的那天,父亲一大早就骑着自行车载我们去了镇上的汽车站。

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在我们上车前,塞给了母亲一个布包,里面是家里仅剩的一点积蓄。

“够用就行,不够就算了,别开口求人...”父亲低声叮嘱道,眼神中满是不舍和担忧。

母亲点点头,眼眶微红,迅速转身上了车,不敢多看父亲一眼。

车子启动时,我回头望去,父亲依然站在那里,瘦高的身影在烈日下显得异常孤单。

02

乡间的公路坑坑洼洼,汽车颠簸得厉害,仿佛要把人的五脏六腑都震散了。

母亲紧张地抓着座位扶手,看上去既期待又害怕。

“妈,您多久没回娘家了?”我试探性地问道。

“快十五年了吧...”母亲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田野,声音里带着一丝恍惚。

十五年是什么概念?

那时候我才三四岁,对母亲的娘家几乎没有任何记忆。

“为什么这么久不回去啊?”我忍不住追问,这个问题在我心里埋藏已久。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回去多了也不好...”

这显然不是真正的原因,但我知道现在不是追问的时候。

汽车在一个小镇停下,我们还需要换乘火车才能到达母亲的老家。

火车上人满为患,我们只找到了过道的位置,母亲让我坐在行李上,自己则一直站着。

列车缓缓启动,车厢里充斥着汗水和食物的混合气味,闷热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当年我就是坐着这趟火车出嫁的,那时候你才几个月大,包得严严实实的,一路上都没哭闹...”母亲突然说道,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怀念。

我点点头,想象着那个场景,年轻的母亲抱着婴儿的我,独自踏上前往父亲家乡的旅程。

“你大舅当时送我上的车,他脸上没什么表情,但我知道他心里不痛快...”母亲继续回忆着,声音越来越低。

“为什么啊?大舅不喜欢我爸吗?”我好奇地问道。

“不是不喜欢,只是...”母亲话说一半又停住了,似乎在斟酌该如何表达,“我跟你爸是自由恋爱,家里人不太同意,尤其是你大舅,他觉得我嫁得太远了。”

原来如此,我心想,但总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大舅家有几口人啊?”我转移了话题,想了解更多关于即将见面的亲戚。

“你大舅、大舅妈,还有你表哥、表姐,你表哥前年结婚了,媳妇去年刚生了个小子。”母亲掰着手指数道,脸上露出少有的笑容。

“那外公外婆呢?他们还好吗?”我继续问道。

“还在,身体都还行,就是年纪大了,耳朵有点背。”说起父母,母亲的眼神变得柔和了许多。

火车行驶了近五个小时,终于到站了,我们又转乘了一辆破旧的中巴车,向着更偏远的山区驶去。

中巴车上,母亲变得越来越沉默,眉头也皱得更紧了,显然,越接近故乡,她内心的忐忑就越明显。

“大舅家条件怎么样啊?我们这次去...他们会帮忙吗?”我终于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母亲轻轻摇了摇头:“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大舅家也不富裕,家里还有老人要养,表哥去年盖房子听说也花了不少钱。”

听到这里,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看来这次回娘家借钱的希望不大啊。

“但不试试怎么知道呢?好歹我是亲妹妹,你是亲外甥,血浓于水啊。”母亲似乎是在安慰我,又像是在给自己打气。

中巴车在一个破旧的集市前停下,母亲说我们要在这里下车,然后步行进村。

八月的太阳毒辣辣地照着,山路崎岖不平,我们拖着简单的行李,艰难地向前走着。

“这边变化真大...”母亲喃喃自语,眼神中流露出些许陌生和惊讶。

我没有回应,只是默默地跟在后面,心里想着即将见面的外公外婆和大舅一家。

03

村口的石碑已经斑驳不堪,上面的字迹几乎看不清了。

母亲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气,像是在给自己鼓劲。

村子比我想象中的还要破旧,泥土路上坑坑洼洼,两旁的房屋大多低矮简陋,偶尔能看到几栋略显气派的砖房。

“大舅家住在村子中间,一座两层的砖房,很好认的。”母亲说道,脚步明显加快了。

几个正在玩耍的孩子好奇地看着我们,其中一个大胆地问道:“阿姨,你们找谁啊?”

“我是来看望杨大海的,我是他妹妹。”母亲温和地回答道。

那孩子眼睛一亮:“哦!你是杨大海叔叔的妹妹啊!他家就在前面拐角处那栋大房子!”

顺着孩子指的方向,我们很快就看到了一栋相对气派的两层楼房,院子里晾着几件衣服,隐约能听到里面传来的说话声。

母亲的脚步突然变得迟疑起来,站在院门口踌躇不前。

就在这时,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妇人从院子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把扫帚,低头扫着地上的落叶。

“妈...”母亲轻轻唤道,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老妇人猛地抬起头,手中的扫帚啪嗒一声掉在地上,满脸不可置信:“兰...兰兰?真的是你吗?”

“是我,妈,我回来了。”母亲上前一步,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

外婆一把抱住母亲,老泪纵横:“我的傻闺女啊,这么多年都不回家,你知道我和你爸有多想你吗?”

母亲在外婆怀里抽泣着,无法开口,积压多年的情感在这一刻爆发出来。

“这...这是小涛吧?都这么大了!”外婆终于注意到了站在一旁的我,惊讶地说道。

我有些腼腆地点点头:“外婆好...”

“好好好,快进屋,快进屋!”外婆拉着我们的手,激动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就在这时,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正是母亲的大哥,我的大舅。

“大哥...”母亲看到大舅,声音顿时变得有些发颤。

大舅站在那里,表情复杂,既有惊讶,也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回来了?”他只简单地说了这两个字,既不冷淡也不热情。

母亲点点头,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进来吧,正好快吃饭了。”大舅转身进了屋,留下一个高大的背影。

我们跟着进了院子,一个中年妇女从厨房里出来,应该是大舅妈。

“妹子回来了?这是外甥吧?长这么大了!”大舅妈倒是热情得多,拉着母亲嘘寒问暖,又打量着我,满脸的惊讶。

院子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外婆拉着母亲不停地说话,眼睛里满是喜悦。

我站在一旁,有些拘谨,这毕竟是第一次来母亲的娘家,周围都是陌生的亲人。

不一会儿,外公也从地里回来了,看到母亲时,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闺女,真的是你啊!”外公激动得手都在颤抖,眼泪在浑浊的眼睛里打转。

母亲扑到外公怀里,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这一幕让我的鼻子也酸酸的,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血浓于水的亲情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

屋里很快就热闹起来,外婆忙着张罗饭菜,大舅一家也都陆续回来了。

我的表哥比我大几岁,已经结婚生子,正在镇上的工厂上班,今天刚好休息在家。

表嫂抱着不到两岁的孩子,腼腆地喊了声“小姑”,然后就忙着照顾孩子去了。

表姐今年刚高中毕业,正在为上大学的事情发愁,听说我考上了大学,一直缠着我问这问那。

大家围坐在一起吃晚饭,外婆不停地给母亲和我夹菜,外公则一杯接一杯地喝着自家酿的米酒,脸上满是红光。

只有大舅,一直沉默寡言,偶尔瞥一眼母亲,眼神中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兰兰,这么多年不回来,你在外面过得怎么样啊?”外公放下酒杯,终于问出了一直想问的问题。

母亲笑了笑:“挺好的,爸,家里一切都好。”

“那你怎么突然想起回来了?”大舅突然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

母亲的筷子顿了一下,显然没想到大舅会直接问这个问题。

“就是...想你们了,想带着孩子回来看看...”母亲支吾道,不敢看大舅的眼睛。

大舅哼了一声,没再说什么,但那眼神明显带着怀疑。

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尴尬,外婆赶紧打圆场:“吃饭吃饭,难得全家人聚在一起,多吃点!”

晚饭后,外婆安排我和母亲住在西厢房,那是母亲以前住的房间,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很干净。

“妈,大舅好像不太高兴我们来...”躺在床上,我小声对母亲说道。

母亲叹了口气:“你大舅这人就这样,心里想什么不会直接说出来,你别在意。”

我点点头,心里却有些担忧,按照这个情况,想要借到学费恐怕不容易啊。

“明天再说吧,先睡觉。”母亲轻声说道,随即闭上了眼睛,但我知道,她一定也在为这事犯愁。

夜深人静,我躺在陌生的床上,怎么也睡不着,脑海里全是父亲期待的眼神和大舅复杂的表情。

04

清晨,我被窗外的鸡鸣声吵醒,睁开眼时,发现母亲已经不在床上了。

起床后,我在院子里找到了正在帮忙洗衣服的母亲,她似乎想通过勤劳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大舅和表哥早就出门干活去了,外公也拄着拐杖去田里转悠,院子里只有外婆、大舅妈和表嫂在忙碌。

“小涛,吃了早饭没?外婆给你煮了鸡蛋!”外婆从厨房里探出头,满脸慈爱。

我点点头,跟着外婆进了厨房,简单地吃了点早饭。

“听你妈说你考上大学了?真了不起!”外婆边给我盛粥边夸奖道。

“嗯,考上了省城的大学,九月份就要去报到了。”我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道。

“上大学要用不少钱吧?”外婆小心翼翼地问道,似乎猜到了我们此行的目的。

我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心里却更加忐忑了。

吃过早饭,母亲主动提出要去地里帮忙,外婆本想阻拦,说客人不用干活,但母亲坚持要去。

我也跟着一起去了地里,想帮上一点忙。

大舅正带着几个村民在修水渠,看到我们过来,只是点了点头,然后继续忙自己的事情。

母亲二话不说,卷起裤腿就下了田,熟练地插秧、除草,完全看不出十几年没干过农活的样子。

我虽然在老家也帮父亲干过农活,但这里的稻田更加泥泞,没一会儿就累得气喘吁吁。

“去树荫下歇着吧,别累着。”大舅突然对我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关切。

我有些意外,点了点头,退到了田埂上的大树底下。

午饭是在田间吃的,外婆给我们送来了简单的饭菜,都是家常小菜,但吃起来格外香甜。

大舅坐在一旁,默默地吃着饭,眼睛时不时地瞥向母亲。

“听说你考上大学了?”大舅突然对我说道,打破了沉默。

我点点头:“是的,舅舅。”

“哪所大学?”大舅又问道。

“省城的XX大学。”我老实回答。

大舅点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许:“不错,好好读书,别辜负了你妈的期望。”

听到这话,母亲的眼圈一下子红了,低下头继续吃饭,不敢抬头看大舅。

吃完饭,大舅起身回村办点事,我和母亲继续帮忙干活。

“妈,您什么时候开口啊?”趁着周围没人,我小声问道。

母亲摇摇头:“再等等,看时机吧。”

下午,我们回到村里,正好碰到了从学校回来的表妹,她今年上初二,活泼开朗,一见面就拉着我问东问西。

表妹带我在村子里转了一圈,指着那些破旧的房子和几栋新盖的砖房,骄傲地介绍着村里的变化。

“那是我们家,全村最早盖起的两层楼!”表妹指着大舅家的房子说道,满脸自豪。

“你们家条件不错啊。”我随口说道。

表妹笑了笑:“还行吧,就是前几年为了盖房子和我哥结婚,家里欠了不少债,去年才还清。”

听到这话,我心里咯噔一下,看来大舅家的经济状况确实不乐观啊。

晚上,全家人又聚在一起吃饭,气氛比昨天轻松了许多。

大舅喝了点酒,话也多了起来,主要是询问我的学习情况和未来规划。

母亲一直想找机会单独和大舅谈谈,但总是被各种事情打断。

“妹子,你在外面过得还好吧?”饭桌上,大舅妈关切地问道。

母亲点点头:“挺好的,就是离家远,不能经常回来看望爸妈。”

“是啊,十多年都不回来,你也真够狠心的。”大舅突然插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

母亲低下头,不敢反驳,只是默默地夹菜。

“好了好了,难得回来一趟,就别说这些了。”外婆赶紧打圆场。

饭后,我在院子里偷偷听到大舅和大舅妈的对话。

“她这次回来肯定有目的,你别太轻易答应她。”大舅妈压低声音说道。

“我知道,不用你提醒。”大舅的声音有些冷硬。

“家里刚还清债,本来就紧巴巴的,再拿出钱去帮她,咱们拿什么给小强结婚?”大舅妈继续说道,语气中满是不满。

“行了,我自有打算。”大舅打断了大舅妈的话,随即转身进了屋。

听到这些,我心里更没底了,看来大舅家确实有经济困难,而且大舅妈似乎不太愿意帮我们。

回到房间,我把听到的告诉了母亲,母亲沉默了很久,最后叹了口气:“算了,明天再看吧,实在不行我们就回去,别为难他们了。”

那晚,我又听见母亲在被窝里低声啜泣,心里既难过又愧疚,为了我的学费,母亲承受了太多压力。

05

第二天一早,外公把我和母亲叫到了自己房间。

“兰兰,有什么困难就直说,别憋在心里。”外公开门见山地说道,眼神中满是关切。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终于鼓起勇气:“爸,我...我是想来借点钱,小涛上大学用...”

“我就知道。”外公叹了口气,“你这孩子,有困难怎么不早说呢?”

“我...”母亲低下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外公转身从床底下拿出一个布袋,里面是他多年攒下的一些零钱。

“不多,五百块,你先拿着,我再想想办法。”外公颤抖着双手把钱递给母亲。

母亲一把抱住外公,眼泪夺眶而出:“爸,这些年我不孝顺,没能照顾您和妈...”

“傻孩子,你过得好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孝顺。”外公拍着母亲的背,眼眶也湿润了。

就在这时,大舅推门而入,看到这一幕,脸色立刻变了:“爸!你干什么呢?”

外公解释道:“兰兰孩子要上大学了,我给点钱贴补一下...”

“爸,你那点退休金自己都不够用,还拿出来给她?”大舅的语气明显不满,“她一声不吭十多年,现在缺钱了才想起来回家?”

“大哥,我不是那个意思...”母亲急忙解释道。

“行了,有什么话跟我说,别为难爸。”大舅打断了母亲的话,转身离开了房间。

母亲站在那里,手里紧握着外公给的钱,一时不知所措。

“你去跟你哥好好谈谈吧,他心里其实很在乎你。”外公拍了拍母亲的肩膀,鼓励道。

母亲点点头,擦干眼泪,跟着大舅出去了。

我没有跟上去,留在房间陪外公聊天,心里却始终挂念着母亲和大舅的谈话。

半小时后,母亲回来了,眼圈有些发红,但表情平静了许多。

“怎么样了?”我小声问道。

母亲摇摇头:“你大舅说家里最近确实困难,表哥去年结婚,表姐明年也要上大学,还不确定能不能帮上忙。”

听到这话,我心里的希望一下子降到了冰点。

中午,大舅家来了不少亲戚,都是听说母亲回来了,特意来看望的。

席间,大舅向众人介绍说我考上了大学,引得众人一阵赞叹和祝贺。

“杨大海家的外甥都考上大学了,真争气啊!”一位老大爷竖起大拇指。

“是啊,现在农村娃考大学不容易啊,这孩子有出息!”另一位大婶也附和道。

大舅笑着应承,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但我注意到,当有人问起学费的事情时,他的表情明显变得严肃起来。

“学费的事不用操心,我这个做舅舅的还能不管外甥吗?”大舅大声说道,但那眼神却闪烁不定。

我和母亲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无奈与失望。

下午,村里几个年轻人约我去村后的小河边玩,我本不想去,但母亲坚持让我去散散心。

河边,几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年轻人热情地和我聊天,问我城里的生活和大学的情况。

我有一搭没一搭地回应着,心思却全在家里的事情上。

“你舅舅在村里可是大人物,当了好几年的村委会主任,家里条件在村里算是最好的了。”一个男孩羡慕地说道。

我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礼貌地点点头。

“听说表姐明年也考上大学了,你们家可真出人才啊!”另一个女孩插嘴道。

这句话像一把刀扎在我心口,表姐明年上大学,也要用钱,难怪大舅不太愿意帮我们。

傍晚回到家时,发现院子里气氛有些紧张,母亲和大舅似乎刚吵完架,各自坐在院子的两头,谁都不理谁。

外婆忙前忙后地张罗晚饭,脸上写满了担忧和无奈。

大舅妈在厨房里切菜,刀剁在砧板上的声音特别响,显然也在生气。

我悄悄走到母亲身边坐下,小声问道:“妈,怎么了?”

母亲摇摇头,没有说话,但眼圈明显红了。

晚饭时,餐桌上的气氛异常沉闷,连平时活泼的表妹都不敢多说话。

“明天我们就回去吧。”吃到一半,母亲突然说道,声音有些哽咽。

外公外婆同时放下了筷子,一脸惊讶和不舍。

“这么急着走干什么?多住几天啊!”外婆急忙劝道。

母亲摇摇头:“家里还有事,不能耽误太久。”

大舅夹菜的手顿了一下,但没有抬头,也没有说话。

“妹子,你...你是为了孩子的学费回来的吧?”大舅妈突然开口,打破了尴尬的局面。

母亲一愣,随即苦笑着点了点头:“是啊,家里确实遇到些困难...但我也知道大哥家不容易,就当我没说过吧。”

大舅妈看了大舅一眼,欲言又止。

“我们家里也不宽裕,大的刚结婚,小的明年也要上大学...”大舅妈解释道,语气中带着歉意。

“我明白,我明白。”母亲连忙点头,“是我考虑不周,不该贸然回来麻烦你们。”

餐桌上又陷入了沉默,只有筷子碰到碗的声音。

饭后,外婆把我叫到一边,塞给我一个布包:“这是外婆这些年攒下的一点钱,不多,七百多块,你拿着,上学用吧。”

我眼眶一热,不知道该不该接。

“拿着吧,外婆没什么能给你的,就这点钱,你别嫌少...”外婆眼中含泪,硬是把钱塞进我手里。

我最终还是收下了,知道这是外婆的一片心意。

回到房间,我把这事告诉了母亲,母亲轻轻叹了口气:“明天一早我们就走吧,省得两边都难堪。”

我点点头,心里却满是失落和无奈。

外面传来大舅和大舅妈的争吵声,虽然听不清具体内容,但能感觉到他们是在为我们的事情争论。

那晚,我和母亲都没睡好,翻来覆去,想着明天该怎么面对父亲,怎么解释这次没能借到钱的事实。

06

第三天一早,母亲就开始收拾行李,动作轻柔,生怕惊扰到还在睡梦中的家人。

我也默默地帮忙,心里却依然忐忑不安。

“昨晚想好了,你还是去上学,实在不行咱们东拼西凑,再不济就跟学校申请缓交一部分学费,爸那边还能再想想办法...”母亲小声安慰我道,脸上强挤出一丝笑容。

我知道母亲是在给我打气,但听在耳中却更加心酸。

天刚蒙蒙亮,外婆已经起床了,看到我们收拾行李,眼圈一下子红了:“这么早就走啊?连早饭都不吃了?”

母亲摇摇头:“妈,路途远,得早点出发,省得回去太晚。”

外婆叹了口气,转身去厨房准备了简单的早餐,还特意包了一些饼子让我们路上吃。

外公也起来了,神情黯然地站在院子里,看着我们收拾行李,时不时地叹气。

“爸,妈,你们别送了,就在家休息吧,我们自己走就行。”母亲背起行李,强忍着泪水说道。

外公外婆哪肯答应,执意要送我们到村口。

临走前,外公又偷偷塞给了母亲一个信封:“这是我的一点退休金,你拿着,给孩子上学用。”

母亲想拒绝,但看到外公坚定的眼神,最终还是收下了。

大舅一家似乎还没起床,母亲也没去打扰他们,只是轻声对外婆说:“妈,帮我跟大哥他们说声再见。”

外婆点点头,眼泪却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

就这样,在晨曦的微光中,我和母亲踏上了归途,背后是依依不舍的外公外婆,以及这个我几乎没有记忆的外婆家。

“外公给了多少钱?”走出村子,我小声问道。

母亲打开信封数了数:“八百块,加上外婆给的七百,还有我们自己带的一千多,凑一凑,勉强够交第一学期的学费了。”

我点点头,心里却依然沉甸甸的,这些钱远远不够我上四年大学的费用,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难。

村口的小路崎岖不平,我们默默地走着,谁都没有说话,只是偶尔回头看看越来越远的村庄。

外公外婆还站在那里,远远地望着我们,那佝偻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孤独和苍老。

07

刚走出村口不到半里路,身后突然传来急促的呼喊声。

“兰兰!小涛!等等!”

我和母亲同时回头,只见大舅气喘吁吁地跑来,手里拿着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

“大哥...”母亲愣在原地,不知道是该继续走还是该等待。

大舅跑到我们面前,弯下腰大口喘气,显然是一路急跑过来的。

“你们...你们怎么走得这么早...”大舅喘匀了气,直起身子,脸上的表情复杂难辨。

母亲低下头,不敢直视大舅的眼睛:“不想麻烦你们了,我们自己能解决。”

大舅皱了皱眉,似乎对母亲的话有些不满。

“大舅...”我正想开口,却被大舅抬手制止。

大舅站在那里,手里握着那个信封,看着我们,却迟迟不开口,仿佛在做什么艰难的决定。

母亲也沉默着,低着头,手指紧张地绞在一起。

“这些年...我一直怪你不该嫁那么远...”大舅突然开口,声音低沉沙哑,“爸妈年纪大了,照顾他们的事都落在我肩上,我心里有怨气...”

母亲抬起头,眼中满是愧疚:“大哥,我知道是我不对,没能尽到做女儿的责任...”

“我昨晚想了一夜...”大舅继续说道,“听妈说,你这些年在外面也不容易,老公待你不错,可家里条件不好,孩子学习这么好,不能因为钱的事耽误了...”

说着,大舅把手中的信封递给了母亲。

“这是四千块,我东拼西凑借来的,你先拿去用,什么时候有能力再还也行,只要孩子能好好上学就行。”大舅的声音有些颤抖。

母亲接过信封,手也跟着颤抖起来,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大哥...这...这太多了...”

“收着吧,你是我妹妹,孩子是我外甥,这点事我还能做不到吗?”大舅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责和心疼。

一时间,母亲泣不成声,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大哥,谢谢大哥...”

我也红了眼眶,没想到大舅最终还是伸出了援手。

“舅舅,谢谢您,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我真诚地说道。

大舅摆摆手:“别说这些,你舅妈让我告诉你们,路上小心,有空常回来看看爸妈。”

原来大舅妈也同意了帮我们,这让我更加感动。

“对了,这些钱是我借遍了全村凑来的,村里人知道你考上大学了,都很替你高兴,都想出一份力...”大舅补充道,眼神中满是骄傲。

听到这话,我的鼻子更酸了,没想到素未谋面的乡亲们会如此热心肠。

母亲擦干眼泪,郑重地收好信封:“大哥,你放心,等我们家条件好了,一定会回报大家的。”

大舅点点头,突然伸出手,拍了拍我的肩膀:“好好读书,别辜负大家的期望。”

我重重地点头,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回报这份恩情。

“行了,你们赶路吧,早点回去,路上小心。”大舅后退一步,做了个送别的手势。

我和母亲向大舅鞠躬告别,然后转身继续前行。

走出几步,我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大舅依然站在那里,高大的身影在晨光中渐渐模糊。

08

路上,母亲向我讲述了她与大舅之间的往事。

原来,当年母亲执意要嫁给远在外地的父亲,大舅极力反对,认为距离太远会让母亲受苦。

两人因此大吵一架,多年来都没能彻底和解。

“大舅其实心地很好,就是嘴硬心软...”母亲感慨道,眼中满是对兄长的感激和理解。

我点点头,回想着这几天与大舅相处的点点滴滴,确实能感受到他那粗犷外表下的关爱。

“昨晚我偷听到你大舅和你大舅妈争吵,原来你舅妈并不反对帮我们,只是担心家里的经济状况...”母亲继续说道,“你大舅最终还是说服了她,甚至去向村里的亲友借钱...”

听到这里,我的心情更加复杂了,一方面为大舅的慷慨感动,另一方面又为给他们增添负担而内疚。

“妈,等我以后有能力了,一定要报答大舅和乡亲们。”我坚定地说道。

母亲欣慰地笑了:“好孩子,你能有这份心就好。”

回家的路上,我们的心情轻松了许多,虽然借来的钱还不够未来四年的全部费用,但至少解决了燃眉之急。

火车上,母亲靠着窗户,目光望向远方,似乎还沉浸在与家人重聚的感动中。

“妈,您还会回去看外公外婆吗?”我小声问道。

母亲点点头:“会的,不会再让他们等那么久了。”

听到这话,我松了一口气,至少这次回娘家,不仅解决了学费的问题,也修复了母亲与娘家的关系。

09

回到家后,父亲站在门口焦急地等待着我们,看到我们平安归来,脸上的表情由紧张变为欣喜。

“怎么样?”父亲帮我们拿行李,小声问道。

母亲笑着点点头:“大哥帮了我们,给了四千块,加上爸妈给的,够小涛上学用了。”

父亲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既有如释重负的轻松,也有对大舅帮助的感激,还有一丝作为一家之主却无法独自解决问题的愧疚。

“太好了,太好了...”父亲反复说着,声音有些哽咽。

当晚,我们一家三口坐在简陋的饭桌前,母亲详细讲述了这次回娘家的经历。

听完后,父亲沉默了许久,最后郑重地说道:“等家里条件好些了,我们一定要好好谢谢你哥。”

母亲点点头,眼中满是欣慰。

九月初,我背着简单的行李,踏上了前往大学的列车。

临行前,父母再三叮嘱我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家人和乡亲们的期望。

大学四年,我勤工俭学,努力学习,每一次拿到奖学金,都会寄一部分回家,让父母寄给大舅,慢慢偿还那笔恩情。

每逢假期,我都会跟着母亲回娘家看望外公外婆和大舅一家,这段曾经疏远的亲情,因为一次借学费的经历,变得更加紧密和深厚。

大四那年,外公去世了,我和母亲赶回去奔丧,看着大舅佝偻的背影和日渐苍老的面容,我更加懂得了亲情的珍贵。

毕业后,我在省城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第一份工资,我买了礼物,专程回去看望大舅一家。

大舅依然不善言辞,但那粗糙的手掌拍在我肩膀上的力度,让我感受到他内心的欣慰和骄傲。

表妹也顺利考上了大学,我主动提出帮她分担部分学费,大舅起初不同意,但在我的坚持下,最终接受了。

就这样,当年那个为了学费发愁的少年,如今已经能够回馈家人,这一切都要感谢那个追出村口、手握信封的大舅。

那个夏天的经历,教会了我血浓于水的亲情和人间真情的可贵,也让我懂得,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总会有伸出援手的人,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心怀感恩,努力向前。

2010年的一天,我开车带着妻子和刚满周岁的儿子,回到那个曾经贫穷的小山村。

村子已经变了模样,土路变成了水泥路,低矮的房屋也变成了明亮的楼房。

大舅家门前,他牵着外孙,笑容满面地迎接我们。

外婆颤巍巍地抱起我的儿子,眼中满是慈爱和欣慰。

母亲和大舅站在一起,笑着聊着这些年的变化,那曾经的隔阂早已烟消云散。

看着这一切,我不禁感慨万千,十二年前那个刚出村口,大舅追来的场景,仿佛还在眼前。

那个装满爱与期望的信封,不仅承载了我的大学梦,也修复了一个家庭破碎的关系,更教会了我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亲情与感恩。

站在村口,看着夕阳西下,我明白,无论未来如何变化,这个曾经帮助过我的小山村,永远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因为这里,有最珍贵的亲情,有最朴实的真情,还有那个在我最需要帮助时,气喘吁吁追出村口的大舅。

来源:和哥说篮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