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一名HIV患者发生“新型机会性感染疾病”并死亡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1 03:29 2

摘要:近日,自由州大学(UFS)和国家卫生实验室服务局(NHLS)的医务人员在南非自由州大学教学医院发现了一例罕见且致命的真菌感染病例。这一病例的病原体为S. oblongispora,它引发了毛霉菌病(mucormycosis)。这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首次发现此类


撰文:paperplaneTH

近日,自由州大学(UFS)和国家卫生实验室服务局(NHLS)的医务人员在南非自由州大学教学医院发现了一例罕见且致命的真菌感染病例。这一病例的病原体为S. oblongispora,它引发了毛霉菌病(mucormycosis)。这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首次发现此类病例,也是全球首例在艾滋病毒(HIV)阳性患者身上发现的病例。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该真菌病原体在该地区的存在,也为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敲响了警钟。

病例回顾: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这起罕见病例的主人公是一名32岁的男性患者。他因右侧面部肿胀被送往自由州大学教学医院。入院时,患者的HIV检测呈阳性,CD4细胞计数较低,正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和复方新诺明(TMX)预防性治疗,并同时患有高血压。

然而,患者的病情迅速恶化,面部红肿的范围每日持续扩大。入院四天后,医疗团队对患者进行了计算机断层扫描(CT),并采集了组织活检样本。尽管医疗团队全力救治,但三天后,患者仍然不幸去世。

在患者去世后,自由州大学医学微生物学系高级讲师兼病理学家邦尼塔·范德韦斯特惠森博士(Dr. Bonita van der Westhuizen) 通过对组织活检样本的专业分析,最终确认了导致患者死亡的真菌病原体——S. oblongispora。

发现的重大意义:警惕未知的真菌威胁

范德韦斯特惠森博士指出,这一发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它证明了这种此前被认为不存在于或未被充分报道的真菌病原体,确实存在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这一发现提高了人们对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所面临真菌感染多样性的认识,并凸显了该地区在诊断、监测和治疗策略方面亟需改进。

范德韦斯特惠森博士及其来自自由州大学、国家卫生实验室服务局的同事们已于今年8月将此病例发表于**《病理学病例报告》(Journal of Case Reports in Pathology)**,旨在分享这一重要发现,并呼吁更多关注。

毛霉菌病:侵袭性真菌的“完美风暴”

毛霉菌病是由毛霉目(Mucorales)真菌引起的。范德韦斯特惠森博士解释说,这种感染进展迅速且致命,是真菌特性、宿主状况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真菌的侵袭性:毛霉目真菌生长迅速,并具有侵袭血管的能力,这使得感染可以在体内快速扩散,甚至波及重要器官。此外,这些真菌能够抵抗免疫细胞的杀灭作用,部分菌株甚至可以产生破坏血管的毒素,进一步促进感染扩散。

* 宿主状况:免疫力低下是感染迅速蔓延的关键。通常,毛霉菌感染多见于患有糖尿病、恶性肿瘤、器官移植,以及当前或曾感染新冠的患者。而此例患者的HIV阳性状态和较低的CD4细胞计数,正是导致其免疫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 外部因素:创伤性损伤、血管内皮损伤,以及罕见的院内感染,也可能在其中发挥作用。尽管尚不清楚该患者是在何处感染此病原体,但霉菌在环境中普遍存在,人类通常通过吸入孢子或外伤性植入而感染。

范德韦斯特惠森博士总结道,毛霉目真菌的侵袭性、宿主防御力减弱以及外部因素共同构成了在易感个体中疾病快速进展的“完美风暴”。

亟待提升的临床警惕性

尽管毛霉菌病可以通过现有抗真菌药物治疗并结合手术清创受感染组织,但治疗的挑战在于疾病起病急、进展快,留给救治的时间窗口极短。范德韦斯特惠森博士强调,临床警惕性至关重要。只有立即采取积极的手术清创联合抗真菌治疗,才有可能改善患者预后。遗憾的是,即使经过治疗,该感染的死亡率仍然很高。

在此例患者生前,并未被怀疑患有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因此未接受任何抗真菌治疗或手术干预。其死亡原因是在患者去世后,通过多种检测技术的组合分析才得以确认。这凸显了当前真菌诊断的复杂性和挑战。

范德韦斯特惠森博士指出,真菌诊断之所以复杂,是因为:

* 大多数常规诊断方法的敏感性不足;

* 这些病原体在实验室中生长缓慢;

* 真菌诊断是一个需要专业知识的专门领域。

她表示,过去甚至现在,这类感染很可能已被遗漏。如果临床医生能早期怀疑此类感染,并及时联系传染病专家、微生物学和组织病理学团队寻求支持,就能获得正确的采样指导,从而确保做出准确诊断。

未来展望:提升诊断能力,改善患者结局

范德韦斯特惠森博士希望,这项研究能够推动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特别是HIV患者中侵袭性霉菌感染的认识与关注。目前,她正以此为基础,开展博士研究,进一步探索当地真菌物种的流行病学、诊断方法及其对脆弱人群的影响。

她的最终目标是:

* 提升早期诊断能力,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

* 优化治疗策略,提高治愈率;

* 改善临床预后,降低死亡率;

* 强调对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真菌感染监测的重要性;

* 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与合作,以更好地应对该地区的真菌感染问题。

这一罕见病例的发现,不仅是南非医学界的一项重要突破,更是对全球医疗界的一次警示——在面对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时,必须保持高度的临床警惕性,以应对那些潜伏在暗处的、不为人知的致命威胁。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可以存活多久?

感染HIV后多久进入艾滋病阶段

科普读懂CD4——向日葵班

美国停止HIV援助,印度仿制药与HIV患者...

关注「纸飞机说HIV」,抗病毒不迷路

来源:纸飞机HIV新消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