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痛批日本掩盖侵华历史,日网民评论区集体破防,开始互揭老底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1 02:00 1

摘要:面对日本的疯狂掩盖和死不承认,英国权威媒体公开斥责日本,打破了国际舆论场的平静,反观日本这边,依旧是拒不承认,甚至还集体陷入“破防”情绪中,在评论区疯狂否认,并怒批英国殖民历史的污点,展开一场激烈的“互揭老底”行径。

[月亮]真相就是真相,永远不会因为刻意掩盖而消失,但日本针对这一历史却常常闪烁其词、多次掩盖真相,但他们真的以为这样就行了吗?

面对日本的疯狂掩盖和死不承认,英国权威媒体公开斥责日本,打破了国际舆论场的平静,反观日本这边,依旧是拒不承认,甚至还集体陷入“破防”情绪中,在评论区疯狂否认,并怒批英国殖民历史的污点,展开一场激烈的“互揭老底”行径。

全世界都知道,日本从来没有承认过侵华史,也没有就此表示任何歉意,只有日本自己不知道,一直在嘴硬、否认此历史,但真相就是真相,不会因为否认而消失。

英国知名媒体BBC对日本的掩盖行径都看不下去了,它播放的纪录片像一根针,精准地刺向了日本社会的某个敏感点,他们的核心指控很直接,为什么日本不能像德国那样,坦诚面对并清算自己的二战侵略历史?

这一下日本网络舆论仿佛被点燃的火药桶,瞬间“破防”了,大规模的情绪反弹接踵而至,但他们的回应并非针对指控本身进行辩驳,而是熟练地玩起了一招“镜面反射”。

在部分日本网民还在评论区极力否认这段历史的时候,已经有绝大部分日网民,开始调转指责的矛头,他们直指英国那段同样不光彩的殖民历史,日网民们怒斥BBC“居心不良”,仿佛在说“你有什么资格教训我们?”

他们开始在评论区细数英国的“罪状”,声称这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才是“祸害全球”的真正根源,从随意划分印巴边界,埋下长达数十年的冲突祸根,到发动鸦片战争,用炮舰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英国的殖民扩张给世界带来的灾难被一一列举。

日网民的想法很简单,他们试图创造一个“天下乌鸦一般黑”的语境,通过强调对方的污点,来稀释、模糊自身罪责的独特性和严重性。

这就是一种舆论场上的“责任对冲”,当所有人都被拉入泥潭,似乎谁也不比谁更高尚,那原本清晰的罪行也就变得模糊不清了。

更有甚者还抛出了“赔偿已了”的论调,试图为历史强行画上一个句号,但还有一种更荒谬的观点,就是曲解德国的反思,声称德国只是把所有罪责都推给了纳粹,以此“洗白”了整个德意志民族。

针对BBC和日网民之间的争斗,有网友一针见血的指出,他们就是在“狗咬狗”,谁也不比谁干净,但日本更“嘴硬”一点,证据都摆在眼前了,还是死不承认。

网络上这种激烈的、条件反射式的反应,绝非偶然的民间情绪,他们国家通过教育、官方纪念和政治表态,系统性地教他们孩子忘记历史,甚至扭曲历史。

翻开日本的教科书,你会发现历史正在被悄然修改,曾经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被淡化为语焉不详的“南京事件”,相关篇幅也被大幅缩减,“九一八事变”被简单的用“满洲事变”概括,就连让他们承认731部队的恶行,他们也只是以“个人隐私”拒绝回答。

而且日本更有计划显示,截止到今年教材中像“侵略”、“加害”这类带有明确价值判断的词语,出现频率将被削减一半以上,这种从根源上动手脚的做法,无疑会系统性地弱化下一代国民对战争罪责的认知。

在政治层面日本也上演着“沉默”与“噪声”的二重奏,一方面日本打破了“逢十”周年就历史问题发表正式声明的惯例,用一种“选择性沉默”来回避反思。

另一方面靖国神社内依旧供奉着包括14名甲级战犯在内的二战战犯,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在制造一种肯定侵略历史的噪声,一动一静都是在否认历史。

当然日本也有一些清醒的民众和高官,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就曾直言,日本唯有进行彻底的谢罪,才是唯一的出路,日本共产党委员长田村志子也尖锐地指出,那场侵略战争夺走了亚洲数千万人的宝贵生命。

有部分日本民众在看完《731》之后,呼吁他们国家的人正视历史,了解真实的历史,然后向受害者谢罪,但日本的主流思想依旧是对此保持沉默。

而中国的立场则更为明确,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强调,能否正确认识和对待过去那段侵略历史,是关乎中日关系的根本问题,中方敦促日方,必须与美化侵略历史的错误行径进行彻底切割。

否认历史本来就已经非常可恶了,但没想到他们竟还颠倒黑白,把自己的侵略者身份,经过包装变成了“解放者”。

有部分日本网民在辩论中就抛出了这种论调,他们将英国等欧美殖民者,描绘成奴役亚洲人的邪恶角色,而把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包装成了将亚洲人民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的“解放者”。

这套谎言试图将一场血腥的帝国主义扩张,美化成一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式的正义之举,但谎言终究是谎言,只要将这套虚伪的说辞与历史铁证进行对撞,它便会瞬间粉身碎骨。

所谓的“解放”换来的是南京城内约30万平民的惨遭屠戮,是731部队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是无数被强征的劳工在恶劣环境中苦苦挣扎直至死亡,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人民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巨大痛苦,

英国的殖民罪行固然罄竹难书,但两种罪恶的性质完全不同,它们不能相互抵消,更不能成为后者美化自身的理由,对于中国这样的受害国来说,无论是英国的殖民主义,还是日本的军国主义,都是刻骨铭心的沉重灾难。

如今这种加害者之间的“互揭老底”,本质上更像是一场丑陋的辩论,却完全忽视了受害者从未愈合的伤痛,所以不少网友认为称其是“狗咬狗”的评论才是正解。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恰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节点上,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历史反思,绝不是费尽心机地去寻找他人的污点来为自己辩护。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唯有正视历史,而非操纵历史,与任何美化侵略的企图彻底切割,才能真正赢得尊重,走向持久的和平,这点才是日本最需要学的。

信息来源:

来源:陌上史无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