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0日下午,《非诚勿扰》“爱在哈尔滨·缘遇巴洛克”相亲会12对心怀期待的男女嘉宾浪漫登场。三场趣味互动,数段真挚告白,在这座融合浪漫与豪情的城市里,演绎了一场关于邂逅的秋日篇章。
9月20日下午,《非诚勿扰》“爱在哈尔滨·缘遇巴洛克”相亲会12对心怀期待的男女嘉宾浪漫登场。三场趣味互动,数段真挚告白,在这座融合浪漫与豪情的城市里,演绎了一场关于邂逅的秋日篇章。
新面孔,新期待
下午三时,孟非的登场引来阵阵掌声。“每次踏上哈尔滨的土地,总要到中央大街走一走。”他微笑着与观众寒暄,“踩着百年面包石,空气里飘着大列巴的香气,整个人都不自觉地放松下来。上次特意来尝了锅包肉,东北菜的实在让人暖心,更不用说夜晚路边的烧烤摊,配上一杯哈尔滨啤酒,便是这座城市最地道的味道。”
在轻松的氛围中,12对嘉宾依次亮相。2号女嘉宾崔女士一袭黑衣,衬出姣好面容。34岁的她在本地事业单位工作,眼神中带着些许紧张,却掩不住期待。“曾经很享受单身的自在,下班后与朋友漫步中央大街,品尝马迭尔冰棍,日子惬意得很。但看着身边朋友陆续成家,也开始期待能有个人,一起欣赏哈尔滨的美景。”说起报名缘由,她坦言是在哈尔滨日报社新媒体平台看到活动推送,鼓起勇气迈出了这一步。
1号女嘉宾于女士身姿高挑,1米85的个头在人群中格外醒目。作为哈尔滨三中的体育老师,她曾是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言谈举止间透着赛场历练出的爽利。由于工作接触异性的机会有限,看到学校工会群里的报名信息,她第一时间提交了申请。“能成为哈尔滨站的嘉宾,很开心也很荣幸。”关于理想中的另一半,她表示更欣赏有担当、性格大气的男士,考虑到自身身高,希望对方也能高一些。“外貌顺眼就好,更看重相处时的感觉。”
9号男嘉宾王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酒店前台的工作让他养成温和待人的习惯。通过朋友推荐报名,这个爱看《非诚勿扰》的大男孩,一直期待着属于自己的缘分。“相信眼缘,更看重相处时的舒适度。”他笑着说自己偏爱短发的干练女生,尤其欣赏东北姑娘的直爽性子,“有什么说什么,相处起来特别轻松。”
5号女嘉宾,28岁的庞女士是一名律师。理性与共情力在她身上交织出独特的气质。身为律师,她每日身处情感与利益博弈的前线,见证过太多婚姻在离散时暴露出的脆弱,这些经历并未让她对爱情失去信心,反而让她更清晰地认识到:婚姻不是一时冲动的赌注,而应是一场价值观的深度契合。她期待的爱情,是“一拍即合”的精神同频。对方不必多么浪漫多金,但一定要有幽默感、有决断力,也尊重彼此独立的精神世界。
9号女嘉宾李女士,32岁,是一名直升机飞行员。她驾驶着银灰色直升机,常年巡视在黑龙江上空的山林之间,守护着万里绿海的防火安全。高空给了她独特的视角——秋季的五花山色如打翻的调色盘,冬季的无边雪原像凝固的云海。她说:“森林是大地最温柔的呼吸,而我,是聆听这呼吸的人。”性格如风,自由而坦荡。她爱跑步、健身,热衷一切新鲜事物,因为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她格外珍惜展示自我的机会,渴望遇见能同频的人。她笑称自己是“空中独行侠”,但内心却向往着地面上坚实的温度。她期待的另一半,必须要真诚。“如果说飞行是我的使命,那么爱情,就是我愿意降落的跑道。”
三场游戏,渐生默契
“第一个游戏环节——抢水大作战!”主持人话音刚落,工作人员迅速摆好道具。哨声响起时,2号男女嘉宾反应敏捷,几乎同时触到水瓶。“赢了!”崔女士兴奋地举手,脸上的紧张神色一扫而空。
在“双人挤气球”环节,5号男女嘉宾的表现引发阵阵欢笑。规则要求背对背夹住气球,30秒内尽可能多地挤爆气球。哨声刚响,就听“砰”的一声,第一个气球应声而爆。最后的“拉人送花”环节,11号男嘉宾凭借出色的爆发力夺得头筹。
告白时分,真诚相见
游戏环节过后,活动进入最令人期待的告白时刻。12对嘉宾依次登台,分享自己的感情观,向心仪对象传递心意。
排在末尾的12号男女嘉宾显得尤为特别。男嘉宾是哈尔滨某高校中医专业的大四学生,1米80的个头却总微微低头,双手不自觉地握在身侧。“我……从来没和女生单独聊天超过十分钟。”他鼓起勇气对女嘉宾说:“我想尝试和你交往。我学中医,可以帮你调理身体,冬天煮生姜红枣茶,夏天一起去松花江边散步。我们可以从朋友开始,多聊聊天吗?”
女嘉宾赵女士是位教师,比男嘉宾年长两岁。她望着眼前这个腼腆却真诚的男生,轻声回应:“我喜欢踏实细心的人。你懂中医,注重健康,这点很打动我。我不接受异地恋,你是哈尔滨人,我也在这里工作。我愿意和你从朋友做起,一起逛街,一起品美食。”
冰城温度,浪漫延续
活动临近尾声,场外比场内更加热闹。不少市民举着自制的征婚启事,围着工作人员咨询报名事宜。62岁的张阿姨拿着写满信息的A4纸,上面贴着儿子的照片:“孩子工作忙,没时间找对象,看到《非诚勿扰》来哈尔滨,我赶紧来帮他报名。"她笑着说,“哈尔滨姑娘好,小伙儿也棒,希望节目组常来,让更多人在冰城找到幸福。”
孟非在总结时再次表达对哈尔滨的喜爱:“每次来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中央大街的历史厚重感,东北菜的实在,还有哈尔滨人的爽朗,都让人倍感亲切。这场活动的成功,离不开市民的支持,也离不开12对嘉宾的真诚。”
“节目开播16年来,有的嘉宾已经结婚生子,甚至有人对我说:'孟老师,等我的孩子长大了,再给他们主持一次相亲。'这就是节目的意义——我们不是在作秀,而是在搭建遇见爱情的桥梁。互联网让异地恋更容易,但爱情的本质永远是真诚。就像今天12号嘉宾说的,爱得有多深,就愿意付出多少。”
这场秋日的相遇,不仅让嘉宾们找到心动的可能,更让人看到哈尔滨的城市魅力——这里有不输任何地方的浪漫风景,有暖心暖胃的地道美食,更有真诚可爱的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3来源丨哈尔滨日报记者 张智威 孙莹 王鸿凌 文/摄 刘玉玺 范子龙/摄
编辑丨翟晓晨
责编丨安永禹
审核丨范思瑶
统筹丨刘鹏
来源:新晚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