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以最果决的行为,证明了便携式净水器的功能强大。有便携式净水器,日本侵略军就能保证在行军中的饮水洁净,获得免受一部分细菌武器危害的能力,比如靠水源传播的病菌。
先给出结论:《731》是一部好电影,但不是完美的电影。
细菌战分为两部分:研制更有杀伤性和传播能力的病毒,以及能够免疫患病的疫苗和设备。
电影《731》的故事,从1930年石井四郎从欧洲考察细菌武器归来后的某一天,受命前去觐见日本天皇开始。
“细菌战无疑具有特殊的可能性,否则国联也不会禁止。研制细菌武器已刻不容缓,迟延一日,必将使日本遗恨无穷。”
石井四郎,拿出了自己研制出来的便携式净水器,当场净化了自己的尿液,想请天皇和各位政界、军部的大人物尝尝。
他看到所有人都不敢尝试,就率先当场喝下。
他以最果决的行为,证明了便携式净水器的功能强大。有便携式净水器,日本侵略军就能保证在行军中的饮水洁净,获得免受一部分细菌武器危害的能力,比如靠水源传播的病菌。
这还证明了他具备科研能力,且拥有能够“防御细菌武器”的设备,研发“进攻型细菌武器”的条件已经成熟。
于是,他获得了在东京组建“细菌武器研究机构”的授权,以及日本帝国政府拨付的大笔经费。918事变发生后,石井四郎主动申请将机构搬迁到中国东北,因为在这里,他能够获得细菌武器研究的最关键材料——活人,并能够更快地投入对苏联作战。
关东军对能够击败苏联的“特殊兵器”非常感兴趣,极其支持石井四郎。
而石井四郎在中国东北建立的细菌武器研究部队,就是关东军驻满洲第731防疫给水部队——以净化水源,防治鼠疫为掩护,组建的邪恶731部队。
在这里,电影《731》用了一组快速剪辑,将时间推过1937年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42年石井四郎接到电话,听到杜立德轰炸东京,再到1943年中国战场开始局部反攻……日本帝国主义的猖狂侵略战争在反法西斯力量的反击下,由盛转衰,到1945年已经出现了彻底失败的迹象。
石井四郎从中国内地的细菌战一线战场回到了东京,又一次觐见天皇和诸位军政大佬。这次,他提出了用细菌武器大规模、无差别大量杀伤美国、苏联、欧洲等反法西斯同盟国军民,甚至彻底毁灭这些日本的敌国,以挽回日本帝国主义必败战局的“夜樱花计划”。
对以天皇为首的日本法西斯政权来说,这无疑就是关键时刻出现的“救命稻草”!
曾因贪污获罪,被贬官到中国战场一线进行细菌战的恶魔石井四郎,在这一刻重获日本政府的信任和支持,重新被任命为731部队的部队长,受命突击研究、生产挽回败局的细菌武器。
东北小贼王永章,偷了一个731特供版便携式净水器,想要卖给当地的俄罗斯商人。因为哈尔滨在闹鼠疫,谁不想喝上干净的水。为了增加可信程度、卖个大价钱,他自称抗日英雄王子阳,却被人告发,遭日本宪兵的大规模抓捕。
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日本人如此重视。他就偷了一个净水器而已,居然被大批日本宪兵彻底包围了整座建筑。
那是因为王永章不知道,自己冒充的“抗日英雄王子阳”,不但是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第3师的代师长,还是一名曾经带领30多名囚犯暴动,最终成功带领12名囚犯逃离石井四郎731部队的第一个细菌武器试验总部——背荫河试验场的“马路大”幸存者。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王子阳在逃离731部队后,不但曝光了日本人生产细菌武器,用活人进行细菌试验的丑恶行径,还带领东北抗联的部队多次进攻、袭扰背荫河试验场,造成巨大损失,逼迫石井四郎下令炸毁、废弃了这一处细菌武器研究中心。
对于731部队,以及为整个日本细菌战服务的关东军宪兵体系、伪满洲国汉奸警察机构来说,为了抓捕王子阳,出动多少人都不算多。
当然,小贼王永章在审讯中肯定极其配合地招供了——他就偷了一个净水器而已,顶多还要算是一个小骗子。而且他不是王子阳,日本宪兵也能够证实。
不过,他没办法证明自己不是“反满抗日分子”。因为偷日本人的东西,就是“反满抗日分子”。所以,他被戴上头套塞进火车,成为731部队“特别移送”的“货物”之一。
火车到达哈尔滨火车站后,他又被塞进了“特别移送”专用的卡车,被运往哈尔滨平房。这里就是731部队炸掉背荫河之后,修建的新本部,包括731部队特设监狱,各类室内、室外研究设施,锅炉供暖供电中心,焚尸炉,以及巨大的731部队生活区。
王永章在车上还幻想带着一袋胡椒穿越到欧洲中世纪当大富豪呢。他丝毫没有想到中世纪欧洲黑死病(即鼠疫)肆虐的惨状。
到了731部队的驻地,王永章好像就进入了一个中世纪的城堡。日本人说什么用健康换自由,只要身体健康起来,很快就能恢复自由。
王永章不太相信。
等他跟其他人一起被送进“731特设监狱”,王永章发现这里的环境格外好,不但一切干净整洁,而且还有饺子、苹果和鸡蛋吃,给他们“补身体”。
王永章怀疑这是“断头饭”。
其实他猜得没错,日本人只想要将试验品的身体养好了,以便用来做各种试验。
谁的身体好,就拿谁做试验。
王永章很快就因为会说日语、俄语和朝鲜语,接替“被怀疑与俄罗斯越狱行动有关”的俄罗斯人担任牢头,负责在特设监狱里给囚犯分发食物、打扫卫生。
俄罗斯牢头,说是被“自由”了,但王永章发现,他被送去做实验杀掉了。
从那一刻起,王永章开始想要逃跑,并在谋划越狱的过程中,越来越像“王子阳”了。但很不幸,在哈尔滨平房的731新本部,没有“马路大”能够活着离开。
石井四郎的图谋,也因日本过于迅速地崩溃而无法实现。但在关东军的“呵护”下、美国人的庇护下,731本部的恶魔们,包括石井四郎,在炸毁研究设备和设施、杀死所有在押人员、销毁大量罪证后,带着大量资料全都跑回了日本,还通过将各种实验数据交给美国人,躲开了东京审判,甚至在二战后成为医学界、科学界、教育界乃至政界的大佬。
他们逃跑时,肆意处理细菌武器,甚至故意释放、泄露致命病毒,造成无数人死伤,甚至一直到今天,我国东北、东南、西北、华北等地还时不时因为这些玩意出事,简直太可恶了!
《731》是一部好电影,但不是完美的电影。
跟《南京照相馆》相比,《731》最大的问题在影片要表达的信息太多,又因为125分钟的篇幅限制,被迫做出大量取舍,造成海量信息缺失。
观众需要了解海量背景知识,才能够理解画面想要表达的意思。
如果观众对731部队的相关了解不到位,就会产生大量困惑不解,进而很容易因为影片沉重的结尾和极其悲惨的历史事实,将对日本战犯们的愤怒,错误地“移情”到影片、导演和演员上。
比如,很多观众不明白,为什么731特设监狱那么干净整洁,为什么被关押的囚犯吃得那么好。有人甚至吐槽:“1945年,天皇都要吃不上大米了,日本人居然还给监狱里的‘马路大’吃苹果和鸡蛋。”
实际上,这就是历史真相。
731部队本质上是细菌实验室,必须极度干净整洁,才能成功研制细菌武器。
而实验对象——活人,必须非常健康,才有被研究的意义。一个半死不活的人,根本测不出特定浓度下芥子毒气或细菌武器的真正杀伤力。
根据历史资料,731部队甚至要专门给囚犯喂维生素片,以帮助这些人从被刑讯,或是长期饥饿中快速完全恢复健康。
王志文能够长期存活,除了装疯卖傻,还通过将一部分食物喂给老鼠,身体保持不佳的状态,这样就不会被送去做实验。
当他发现小女孩没了,自己却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便失去了理智,非要被皇民化教育洗脑的中国女日军军官叫他的名字,让其他人记住他的名字,结果被无情杀害,这恐怕也有身心长期不佳的缘故。
而且不要小看731部队的财力——虽然叫关东军731部队,但实际上731部队的级别非常高,说是直属天皇也行。
这一点从军费上也能看出来。
整个关东军一年只有2000万日元军费,731部队一年单独就1000万日元军费,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十几二十多亿元人民币。
关东军有几十万上百万军人,731部队满打满算就三千多人。但是在这三千多人里,就有50多个各种博士,绝对是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学历最高,单位人员经费最多的精锐科研部队。
而被抓来的人,只要到了“731特设监狱”,活人就变成了小白鼠,没有名字,只有编号。科学家怎么对待小白鼠,731部队就怎么对待这些人。
所以,哪怕小白鼠跑了,被抓回来,只要不影响做实验,那就继续养着。
这不是日本人的“亲善”,而是日本人压根就没有把他们当作人。
这一点在电影里,通过石井四郎收养的小姑娘让王永章抓小白鼠的情节点了出来。
但是如果不了解背景信息,观众就很难看明白——王永章等囚犯、那些小姑娘、被皇民化教育的“日本化”中国女军官,甚至日本基层士兵,都是小白鼠。
《南京照相馆》的故事,就没有这么多复杂的“信息背景”需要了解,所以不难理解,也不用做功课。
《731》的第二大问题,就是电影制作团队太学院派,或者说,太文艺青年。
导演非常喜欢用绚烂的色彩刺激观众,暗示王永章等主角的处境,突出环境氛围,比如进入731时广场的红光,象征着通过鬼门关进入731的“地狱”。
导演非常喜欢用意象表达故事内涵,比如731部队欺骗犯人,声称要释放他们,所以每次都让象征“共荣亲善”的艺妓领着获得“自由”的人前往“出口”。
王永章在知道真相后,突然发现艺妓不是艺妓,而是黑白无常。他们是把人送往十八层地狱的……那些获得“自由”的人,是要被送去做实验了。
本来《731》就有信息量缺失的问题,导演还要通过种种细节,往里面添加更多的信息,比如情绪、比如暗线,比如人物成长,就让信息量爆炸,使观众的观影体验更加恶劣……
如果影片跟漫威一样,主线剧情就是超级英雄电影的老套路,那在画面里藏彩蛋就没有问题。
但《731》不是。
导演非常喜欢视觉奇观,反而削弱了历史真实感。
比如安达实验场,飞机投细菌弹试验的部分。我一开始还认为把人绑在十字架上是基督教元素,后来看了资料才发现,日本人就是这么干的,跟宗教没有关系。但是投细菌炸弹的试验,绝对不会有中央的万人坑。
因为731部队要测试的是,细菌弹爆炸后,喷洒细菌病毒的致病能力。试验结束后,被绑在实验场上的“马路大”是要被送到特定地点进行观察。
如果在试验中,这些人死掉了。731部队也要收集尸体,送到焚尸炉进行焚烧。毕竟安达实验场距离驻地不太远,如果病毒扩散,731部队也没有好果子吃。
同样,在安达实验场,王永章这些试验品被捆绑在十字架上,前面都要挂着钢板,戴着头盔,防止被弹片击中要害致死。日军测试疫苗的敢死队不可能光着身子跪在那里,就能躲过所有的弹片。
《南京照相馆》就比较克制,不会制造一些在逻辑上有问题的奇观,让观众产生疑惑。
《731》的观点正。没有像往常的抗战影片,硬要给石井四郎这种恶魔,或是731军官找几个良心发现、人性觉醒的机会。他们在当年没有良心发现,那就应该永远忏悔,永远被钉在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上。
《731》没有硬要“包饺子”——无人生还,真实还原了历史的绝望,让观众有了珍视当下的冲动。
《731》电影节奏感强,一波一波的剧情基本让观众无尿点,虽然活人实验的画面不多,但是冲击力还是很强。虽然没有特别真实,能看出有些假,但这些假能够恰如其分地让电影没有过分血腥,非常好。
让更多人知道731,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比电影内容更血腥一些,更重要。
《731》大量真实还原了历史,还兼顾了一定的故事性,是几十年来第一部敢拍731部队的电影,注定会让大批中国人,乃至国际人士看清日本帝国主义的嘴脸,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值得大赞!
还有一点,我不知道应该放在缺点,还是优点里。
《731》似乎有意的“去意识形态化”,既没有提很多被送往731的人,罪名都是疑似苏联间谍,或是疑似共产党,或是反满抗日分子。
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基督教元素。
囚犯在墙上画十字架;王永章越狱的攻略是画在圣经上的十字架;计划越狱的日期是写在圣经某一章上的;越狱失败,看到孕妇被虐,王永章在玻璃上用血画十字架;以及日本人上不了天堂。
可能是为了在国外取得更大的受众群吧。
总体来说,《731》比《东极岛》强,但是跟《南京照相馆》相比还有差距。不过,这是一部好电影。
最后,别回头,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
来源:资本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