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环球网、德国军事专家鲁普雷希特就发现,长春航展现场赫然出现了一款前所未见的飞翼式隐身无人机的身影。这款隐身无人机采用了双发设计,进气道布置方式介于B-2和B-21之间,属于看着就很隐身的存在,机身左侧更是写有中国科学院五个大字与LOGO。
近期环球网、德国军事专家鲁普雷希特就发现,长春航展现场赫然出现了一款前所未见的飞翼式隐身无人机的身影。这款隐身无人机采用了双发设计,进气道布置方式介于B-2和B-21之间,属于看着就很隐身的存在,机身左侧更是写有中国科学院五个大字与LOGO。
根据外形判断,这款双发飞翼式隐身无人机,应该是成都双流民营企业,朗星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研发的星影隐身无人机。该无人机虽为外贸型无人机,但RCS只有0.1平米,可以说非常隐身。
位于长春航展D餐厅门口的双发飞翼式无人机,下机腹扁平,上表面突出,如此外形显示该无人机注重高空巡航,而非低空突防;机翼为中国飞翼式无人机常用的两段的较大后掠角+较小后掠角的两段式机翼,主翼末端设置有圆滑的翼梢小翼。圆滑的翼梢小翼对于隐身无人机而言是非常罕见的设计。
无人机设置有两台发动机,机背进气,发动机分别排气。机背进气道的设计,介于B-2的凸式独立进气道,B-21的凹式融合进气道之间,两侧进气道依托机身存在,属于半内埋式进气道。尾喷口藏在机身内部,但喷口属于藏了又没全藏,后半截仍暴露在外,属于考虑隐身但没有苛求隐身的水平。
起落架为前三点式起落架,起落架舱均采用了锯齿状设计,但均为单锯齿,隐身性比不过多锯齿的起落架舱门。起落架被防鼠筒遮挡,导致看不出前起落架是单轮还是双轮。近照显示,该无人机的做工比较粗糙,机身上有着大量铆钉暴露在外。
斜后部照片显示,该无人机的后部是中规中矩的W型设计,襟副翼为两段式襟副翼,襟副翼的动作筒只有前半截有修形,后半截未遮挡。两台发动机中间设置有偏转机构,且停机时偏转机构自然下垂没有和飞机后缘构成一条斜线,该设计用意不明。
发动机喷口为扁平的平行四边形,而非注重隐身的无人机常用的细长条或者海狸尾,喷口位于机身内部,喷口上部却又没有任何遮挡,实在是有些奇特。
被堵上的发动机喷口,被围起来的起落架,辅助支撑的千斤顶都显示这款双发飞翼式无人机已经具备飞行能力。暴露在外的铆钉、没有修形的动作筒、内置但不隐藏的发动机喷口,又显示这款隐身无人机当下应当处于原型机阶段,还没有到考虑隐身的完成度。
图源:水印
那么D餐厅门口的飞翼式隐身无人机身份是什么?如果说这款无人机像93阅兵的四大天王一样,似乎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那么就只能以双发双飞翼来称呼,但该无人机的来源是非常清晰的——朗星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研发的星影无人机。
位于成都双流的朗星成立于2015年,2016年星影无人机以模型的形式登上第十一届珠海航展,2018年时还曾参加新加坡航展,2018年的新加坡航展上,朗星宣布星影无人机的预计首飞时间为2018年底。2022年时美媒战区曾注意到疑似星影无人机的飞翼式无人机试飞。
星影无人机长7.3米,翼展15米,机高1.84米,空重21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4000公斤;机腹中央弹舱长2.5米、宽0.76米、高0.7米,有效载荷400公斤;控制半径2000公里,RCS为0.1平米。最大航程、态势感知系统、武器系统未知。
星影以两台750公斤推力的中科航发(CCAS、中科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TWS800涡扇发动机为动力,最大飞行速度698公里/小时,巡航速度400-600公里/小时,续航时间10-12小时,升限15000米,巡航高度12000米。通过宣传巡航速度和续航时间分析,最大航程至少5000公里。
星影无人机的各项特征与长春航展D餐厅门口的无人机完全符合,都是双发两段式飞翼,都是机腹平坦,机背突出,进气道依附于突出“驾驶舱”,发动机中央都有可开合的变形机构。如此多的雷同已经能证明“D餐厅”就是星影了,其他细微的差别则是模型到实机阶段中进行了一些修改。
让人纠结的发动机中部的变形机构为开裂式的襟翼/减速板,通过上下开裂调整飞机的俯仰,通过同步开裂实现飞机的快速减速。实机相较于模型,将一体式的襟副翼,调整为了分体式的襟副翼,改善了操纵性。只不过开裂式减速板一般出现在两翼末端,星影安在正中间属实特立独行。
在隐身设计方面,星影模型没有翼梢小翼,发动机喷口也非常扁平,而星影原型机则增设了势必影响隐身的翼梢小翼,尾喷口也更加的方正,本应融入机身或者修型设置的动作桶也暴露在外,如此调整势必对隐身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攻击-11
但考虑到星影无人机是一款志在国际市场的外销型隐身无人机,甚至于2018年时都曾参加新加坡航展,在隐身能力上挫两刀好像也很合理……毕竟外贸型武器出口的时候或多或少都得挫两刀。
自用型加强作用、敷设隐身涂料,取消翼梢小翼,将发动机尾喷口拍扁点就行了,至于星影在神仙打架的国产隐身无人机领域能不能获得军方订单么,只能说不好说,妖孽级无人机实在是太多了。
天鹰
星影无人机弹舱长2.5米、宽0.76米、高0.7米,最大载弹量400公斤级,如此数据只能说一般。
长度为3.99米的霹雳-15是铁定塞不下,3米左右的霹雳-10、2.99米的霹雳-9等格斗弹也是星影的不可承受之长,星影无人机大概率不适合作为空战无人机使用。
直-10武装直升机配套的天燕-90空空导弹,弹长1.7米、弹径90毫米、最大射程6公里,制导方式为红外制导,塞进星影的弹舱是肯定没问题,搭载天燕-90之后,至少能猎杀对手的察打一体无人机。俄罗斯R-60空空导弹,弹长2.09米,射程8公里,如果有公司搞出来R-60的类似物的话,星影没准也能搭载
天燕-90确实小了点,但起码能用
反舰能力方面,别说C-803这种亚音速反舰导弹了,就是2.057米的C-104反舰导弹都是肯定塞不下,不过C-701反舰导弹弹长2.5米的、最大射程15公里、弹重100公斤,战斗部重量29公斤,如果说星影2.5米的弹舱长度是可用长度,或者说后期拉长的弹舱长度,应该能勉强塞下。
3.4米的GB3型250公斤制导炸弹,设置了导引头,整弹比较长,塞不下
不过就算能塞下C-701,星影也只具备极其基础的反艇能力而已,一定需要执行反舰作战时,星影无人机可能需要像B-2一样扔铁炸弹反舰。通过临空扔长度2.5米以下的无制导500公斤高阻炸弹,或者250公斤级滑翔式精确制导炸弹执行反舰任务。且可搭载的精确制导炸弹还不能是有导引头有修长减阻套件的那种,得短弹才行。
弹长约2米的FAB-250滑翔制导炸弹
执行反坦克作战任务时,星影无人机肯定能挂载1.77米的蓝箭-7、1.5米的红箭-8、1.2米的QN-502C等反坦克导弹但让金贵的隐身无人机执行反坦克任务未免得不偿失。
基本不具备空战反舰能力,具备有限的反坦克能力,勉强能接受的对地打击能力,可以肯定星影无人机的主要用途应该是侦察,只在极少数情况下才会挂载精确制导炸弹去执行高价值目标斩首打击任务。
持续难产的神经元
只不过甭管是对于中东各国,还是对于欧洲各国而言,一款4吨级最大起飞重量、400公斤级有效载荷的隐身无人侦察机,都已经是性能非常强大的存在。况且星影本就是民营公司研发的出口型隐身无人机,拥有上述指标已经非常不错了,别拿彩虹-7、X-47B的标准要求衡量星影啊。
就是朗星还真的把星影搞出来的了啊,如此成绩真的让人惊讶,别说欧洲了,美国都该怀疑人生了,美国民企的研发速度都被中国民企反超了!此外回想多年前写过的文章,中天导控还有一个最大起飞重量20吨,有效载荷6吨的飞龙-2无人隐身运输机?这个载弹量堪比枭龙的家伙进展如何了?
来源:啸鹰评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