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薄一波在中国现代史上绝对是个重量级人物。他1908年出生在山西定襄县一个普通农家,本名薄书存,从小家里条件一般,但这小子脑子活络,1922年就考上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那时候五四运动的影响正热乎,他开始接触新思想,马列主义也慢慢渗进他的脑袋。1925年,17岁
薄一波在中国现代史上绝对是个重量级人物。他1908年出生在山西定襄县一个普通农家,本名薄书存,从小家里条件一般,但这小子脑子活络,1922年就考上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那时候五四运动的影响正热乎,他开始接触新思想,马列主义也慢慢渗进他的脑袋。1925年,17岁的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一头扎进革命工作里头。早年他在山西、天津等地搞兵运,组织士兵闹革命,干得风生水起,但也吃过大亏,1931年因为叛徒出卖,他和其他53个同志一起被抓进北平草岚子监狱。关了五年多,面对国民党那帮人的审讯,他愣是没松口,坚持下来。1936年党组织把他营救出来,他马上转战山西抗日,公开身份搞武装,推动阎锡山部队里的进步力量。
抗日战争打响后,薄一波在太原领导地下党,建立抗日根据地,干得有声有色。1945年,党的七大在延安开,他被选为中央委员,那时候有些同志因为他刚从监狱出来,觉得让他当正式中委有点不合适,但最后还是顺利当上了。解放战争时期,他当晋冀鲁豫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参与上党战役、邯郸战役这些硬仗。新中国成立后,他转战经济一线,1949年出任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后来又当财政部部长,负责恢复国民经济,推动土地改革和工业起步。1954年他当选全国人大常委,1956年升国务院副总理,分管工业交通,推动第一个五年计划落地,那时候国家百废待兴,他带头抓重工业,鞍钢、武汉钢铁这些大项目他都参与了。
薄一波的经济工作做得特别扎实,大家都知道,新中国早期的工业基础基本是他和那帮老同志一砖一瓦搭起来的。1960年代,他继续管财经,提出调整国民经济方针,避免了大跃进后的极端失误。1978年改革开放启动,他恢复职务,当国务院副总理,1982年还兼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推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像财政包干、沿海开放这些政策,他都参与决策。晚年他写回忆录《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里面记录了党的经济决策过程,成了党史研究的重要资料。薄一波活到99岁高龄,2007年1月15日在北京因病去世,那时候全国上下都发讣告,各地干部群众自发悼念,他的贡献被官方评价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人。
薄一波一走,网络上就开始冒出各种说法,本来是大家缅怀的时候,却被一些不实传闻搅和得乌烟瘴气。逝世没几个月,网上就流传起两条针对他的谣言,一条说他病床上发表了“十九次讲话”,内容全是批评党的领导人和否定革命理想;另一条说他1950年代为两个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求情,试图保他们不死。这些说法配上所谓“内部资料”,转发量蹭蹭上涨,让不少人看懵了圈。薄一波的子女看不下去,觉得父亲一辈子清清白白,不能就这样被污蔑。2007年7月14日,他们通过央视国际频道和报纸正式发声明,郑重澄清这两大谣言,用事实和时间线把这些鬼话戳破。声明一出,媒体跟进报道,网上热度很快就降下来了。
先说第一个谣言,“薄一波十九次讲话”这事儿,听着就假得离谱。网上那些帖子声称,他临终前在病床上足足说了十九次话,每次都长篇大论,对毛泽东主席指责一大堆,还说主席的功过“过大于功”,甚至否认自己当年的革命信念。编得跟真事儿似的,还列了日期和地点。但薄一波的子女在声明里直截了当指出,这纯属子虚乌有。薄一波2005年10月因为肺癌住院,北京的医院检查显示肿瘤已经扩散严重。
住院五个月后,也就是2006年3月,他陷入昏迷状态,从那以后就完全失去语言表达能力。医院记录清清楚楚,他到2007年1月15日去世前,都没说过一句话,更别提什么“十九次讲话”了。子女们强调,父亲一生对党的领袖充满敬重,从七大当选中央委员开始,就深受信任和栽培。他在回忆录里反复提到,党的决策过程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从没说过那些攻击性的话。网上这些谣言一没档案支撑,二没目击证人,纯粹是有人闲得慌编出来的,目的是抹黑老一辈革命家。
其实,薄一波对党的忠诚贯穿一生,早年入党时就立下誓言,监狱里也没动摇。抗日时期他在山西搞根据地,面对日伪的围剿,坚持下来。解放后经济建设,他抓的那些项目,直接奠定了国家工业底子。改革开放初期,他推动体改,围绕计划市场关系、发展速度、中央地方分权这些问题,提出务实方案,避免了经济大起大落。声明里子女还举例,1986年他去南方调研,到韶山滴水洞拜谒时,对秘书说,大家都是主席的学生。这话不是编的,是他一贯态度。谣言编造者大概是想借他的口否定历史,但事实摆在那儿,薄一波的档案和回忆录都铁板钉钉,谁也颠倒不了黑白。澄清这事儿后,不少党史爱好者开始重读他的书,发现里面全是干货,对理解新中国经济脉络特别有帮助。
第二个谣言更离谱,说薄一波为刘青山、张子善求情,差点把他们从死刑救下来。这俩人是1951年天津贪污案的主角,刘青山当时是天津地委书记,张子善是副书记,他们利用河工工程大肆贪污,挪用公款171.6亿元旧币,相当于当时天津一年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案子一查,全国震动,因为他们是高级干部,过去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立过功,但贪污数额巨大,还克扣民工工资,勾结私商自肥。河北省委调查后,12月14日上报华北局,建议判死刑。周恩来批准逮捕,两人被开除党籍。薄一波作为华北局书记,收到报告后,转报中央。毛泽东主席亲自过问,强调要杀一儆百,严惩不贷。
谣言说薄一波亲自向主席求情,但声明里子女用史料证明,他根本没干这事儿。当时天津市委书记黄敬找到薄一波,说刘张过去有功劳,能不能从轻。薄一波回应中央已有决定,不宜再议。但黄敬坚持,请薄一波转达意见。薄一波同意转口信,但建议黄敬自己去说。结果黄敬没去,薄一波就如实向毛泽东主席反映了黄敬的看法。主席听后明确表态,因为刘张地位高、影响大,必须处决,才能挽救更多干部。1952年2月10日,刘青山、张子善在保定执行枪决。薄一波全程只转达意见,没发表个人看法,更没求情。刘张的罪行人尽皆知,贪污事实清楚,党纪国法不容徇私。作为老革命,薄一波不可能为这种事儿开后门。声明引用了薄一波回忆录和档案,时间线对得上,谁编谣言都站不住脚。
刘青山、张子善案是新中国反腐第一大案,暴露了当时干部作风问题。案发后,中央开展整风,教育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薄一波在华北局工作时,就强调经济纪律,这案子也让他更注重财经监督。谣言想把他拉下水,暗示他护短,但事实是,他支持中央决定,推动案子从严处理。澄清后,大家重新审视这案子,看到它对党的建设的警示作用。薄一波的经济生涯里,反腐是重要一环,他推动财政制度改革,堵住漏洞,避免类似问题。改革开放后,他抓体改,也强调权力监督,防止腐败滋生。这些贡献不是空谈,是实打实的政策落地。
声明发出来后,影响挺大的。央视播出,人民日报社论跟进,网上虚假帖子被删了不少。党史研究中,这事儿成了案例,教育大家辨别谣言。薄一波的书再版,销量上去了,不少年轻人开始感兴趣。子女们低调,没多说什么,就守护父亲名誉。他的贡献融入国家叙事,经济腾飞的底子有他一份。网络时代谣言传得快,但真相总有力量。薄一波这种老同志,一辈子实干,不搞虚的,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历史得靠事实说话。
来源:混沌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