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复旦官网上中文系主任朱刚教授写给被害数学系主任王永珍的一篇半文半白的悼文引起了网络群嘲,虽然他的同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峰为之辩解,但除了“求仁得仁”的争议之外,其他地方的一些措辞明显失当。作为受害者的同事,因事发突然,悲痛之下写的悼文即便有言辞失当之处也
最近复旦官网上中文系主任朱刚教授写给被害数学系主任王永珍的一篇半文半白的悼文引起了网络群嘲,虽然他的同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峰为之辩解,但除了“求仁得仁”的争议之外,其他地方的一些措辞明显失当。作为受害者的同事,因事发突然,悲痛之下写的悼文即便有言辞失当之处也情有可原。不过其学校官网特意“彰而显之”从而遭遇群嘲,用朱刚的话来说是不是“求仁得仁”呢?以严峰的观点至少是“求锤得锤”!其实复旦大学出丑也不是第一次了,离2015年110年的校庆宣传片抄袭事件至今是第七个年头,莫非这也有“七年之痒”?
那么“求仁得仁“到底用得对不对呢?我是从从来不会为了蹭热度而急就章的。《论语》里不存在单独金句的观点我就不赘述了,借此机会不妨通过“求仁得仁”的上下文来好好解析一下: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子之所慎:齐,战,疾。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我为何会把上下文延展到这么长?其中自有道理。“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不曾吃饱过。什么意思呢?当然不是孔子不能吃饱,而是于礼不合。失去亲人是悲伤之事,事主“食不知味”,孔子在旁怎能“酒足饭饱”呢?“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孔子在这日哭丧,此日就不会唱歌。这句当然与上一句密切相关,都和“吊丧“一事相关。用今天的话讲,前面是”豆腐饭不吃饱“,后面就是”吊完丧不去K歌“。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孔子对颜渊说:“如果用我,就去积极行动;如果不用我,就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吧!”子路说:“如果让您率领三军,您愿找谁一起共事呢?”孔子说:“敢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大河,这样死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会与他共事的。我所要找的共事的人,一定是遇事戒惧,善于谋划而且能完成任务的人。”
以上这段比较长,重点就是孔子不喜欢鲁莽赴死的所谓“勇者”,而欣赏谨慎小心的“智者”。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之所慎:齐,战,疾。
以上两句的顺序很可能应该调换过来。何出此言呢?我们先看传统解释。第一句: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道义就可以去追求,即使是“车夫”或“保安”之类的职业,我也会去做。如果不合道义就不必去追求,不如做自己喜欢的事。”第二句:孔子所谨慎小心对待的是斋(齐通假斋)戒、战争和疾病这三件事。关于第二句固然没有翻译错,但许多学者在理解上依旧缺乏文理逻辑上的思考。为什么我会说这句要放在前面呢?
因为“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这两句既然与“吊丧”有关,那么斋戒为的就是“祭祀鬼神”,而“鬼”正代表“死去的祖先”。接着孔子与子路的对话中谈到率领军队的事不就与“战争”有关吗?所以孔子谨慎对待的“斋、战、疾”这三件事中的“斋”和“战”,与前面三段完全对应。那么“疾”为“疾病”,与“斋”和“战”又有什么联系?为何孔子要将这三者并列?
因为这三者的共同点都与“死亡”有关!“斋戒”是为了“死者”,“战争”必然会导致“死亡”,而疾病的最糟结果也是“死亡”。区别不过是“斋戒”的对象已死,“战争”一定会造成死亡,而“疾病”致死的概率相对小一些罢了。所以“子之所慎”归根结底就是孔子对待“死亡”这件事非常慎重,既尊重死者又尊重生命。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子之所慎:齐,战,疾。顺序调换之后,我们重新再来看剩余的几段排序: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现在能否看出上述四段的逻辑关系?孔子听到齐国演奏的《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这是不是其音乐之“所好”?伯夷叔齐的“求仁得仁”,这“仁”是不是伯夷叔齐的理想之“所好”?最后孔子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不就是第一段中的那种“不可求的富贵”吗?
最后我们来分析本文的核心内容: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问他吧。”于是子贡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又有什么可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那么文中的卫国君主到底是哪位呢?当然就是“卫灵公”。我们来看《论语》“卫灵公”篇里一些相对应的句子: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孔子推行“仁”而慎“战”,卫灵公偏偏问“战”。孔子称赞卫国的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与他和颜渊说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不就是一个意思吗?而“有杀身以成仁”的例子不就是伯夷叔齐吗?
知识分子说话喜欢“弯弯绕”,子贡不直接问老师孔子是不是打算帮“卫灵公”,而是明知故问“伯夷叔齐算什么样的人?”孔子自然就明白子贡希望他效仿伯夷叔齐。为何要效仿?我们先看他们的故事:
伯夷、叔齐听说西岐的西伯昌是位有道德的人,便长途跋涉来到西岐。此时,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周武王即位了,因商纣无道,带着文王的棺木,准备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不赞成这种以暴易暴的做法,拉着周武王的马缰绳劝阻:“父亲死了不埋葬,却发动战争,这叫做孝吗?身为商朝的臣子却要讨伐君主,这叫做仁吗?”周武王不听。周武王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伯夷、叔齐不愿吃周朝的粮食,跑到首阳山里挖野菜,后来就饿死了。
卫灵公虽然知道孔子并不能给他最需要的军事方面的建议,但出于尊重还是愿意给他虚职并给予厚禄。如此一来,手下弟子就吃不准孔子会留下抑或是离开?在孔子眼中这种“不受重用却又受重金聘用”的状况不就属于“不义而富且贵”吗?伯夷叔齐反对周武王伐纣,与孔子推托说“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从而拒绝“战事”属于同样性质。孔子若选择离开,就会失去厚禄过上清贫生活,这与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岂非异曲同工?更何况之后孔子带领弟子离开卫国后“在陈绝粮”,与伯夷叔齐在首阳山忍饥挨饿的情节何其相似,果然也“求仁得仁”!
因此子贡问“伯夷叔齐后不后悔”?言下之意即:你孔子若离开卫灵公后不后悔?孔子就回答说“求仁得仁,有什么好后悔的?”于是子贡就明白孔子不会为卫灵公做事了。否则师徒之间这一段对话不是莫名其妙吗?一段关于伯夷叔齐的讨论又如何能让子贡得出孔子不打算为卫国君主做事的结论呢?
故朱刚在悼文中用的“求仁得仁”按其出处虽然不完全是“求锤得锤”、类似“心想事成”的意思,无疑却有“为了实现仁,哪怕付出生命代价也不后悔”的意思!朱刚在后面又加了“永珍安息”四字,很明显构成了因果关系,即:因为你已求仁得仁,所以可以安息了,只是令“王永珍”付出生命代价的事算不算“仁”呢?各位就“见仁见智”了!
来源:抒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