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以来,房价问题都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它不仅关乎着大家的居住需求,更与财富、生活质量紧密相连,但从过去的全民炒房到如今的断臂求生,曾经被视为“躺赢神器”的房子,已然成了扎心的吞金兽。
辛辛苦苦熬几年,房价重回17年,哪怕亏了几百万,还是含泪把房卖,这魔幻现实的一幕,正在无数中国家庭上演。
图片取材于网络
一直以来,房价问题都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它不仅关乎着大家的居住需求,更与财富、生活质量紧密相连,但从过去的全民炒房到如今的断臂求生,曾经被视为“躺赢神器”的房子,已然成了扎心的吞金兽。
3月30日,经济学家朱民在央视《面对面》栏目中的一番言论,瞬间引爆全网热议。他直言不讳:未来房价很难再涨起来!那么,朱民为何如此笃定?而央视放出这样一段采访,又释放了什么信号?
图片取材于网络
3月31日,广州的老赵长舒一口气,终于在卖房合同上签下名字,但这个本该解脱的时刻,却让他五味杂陈——这套70多平的电梯房,让他血亏近300万!
图片取材于网络
三年前,老赵看着节节攀升的房价,咬牙掏出积蓄,又背上高额房贷,以近600万的价格买下这套房,那时的他怎么也想不到,这竟是噩梦的开始。
买房后不久,房价登顶,老赵还没来得及享受资产增值的喜悦,市场就急转直下,更糟的是,他的工作遭遇变故,整体收入锐减,这无疑让本就沉重的房贷压力雪上加霜。
图片取材于网络
为了及时止损,老赵决定卖房,可现实比想象更残酷:挂牌价从420万一路跌到310万,看房的人却寥寥无几,直到2025年春天,楼市短暂回暖,他才抓住机会以380万出手。
但仔细算算,加上税费、中介费、贷款利息,这场交易让他损失惨重,而更讽刺的是,促成交易的还是三年前帮他买房的经纪人,这更让老赵觉得自己这几年就像是一场笑话,什么都没捞到,白白亏了近300万。
图片取材于网络
像老赵这样的“血亏房主”不在少数,他们想不通:曾经闭着眼买房都能赚的时代,怎么突然就变天了,而未来的房价,还能涨吗?这个疑问,在经济学家朱民那里得到了答案——很难!可他凭什么如此笃定?
3月30日,央视《面对面》栏目最新一期节目播出,经济学家、清华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接受采访,当主持人董倩提问:那房子还有可能再涨起来吗?朱民回答:很难。
图片取材于网络
朱民提到的第一个关键因素是人口老龄化。大家都知道,房子是给人住的,有人口支撑,才有购房需求,可如今,我们国家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图片取材于网络
截止2024年年末,中国人口数量为14.08亿,相比于2023年年末,减少了139万人,这意味着中国人口数量已经连续三年实现负增长了。更令人无法忽视的是,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超过3.1亿,约占总人口的22%,而这个比例还没有停止,仍在不断攀升。
红星新闻:2025年1月17日报道
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才是买房的主力军,可如今这部分人群规模较十年前大幅缩减,大家不妨想想,年轻人越来越少,以后买房的人从哪里来?
中国最近一波婴儿潮是在1981年-1997年,每年出生人口都在2000万以上,之后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不断下降。
图片取材于网络
婴儿潮最后一年,也就是1997年出生的一批人已经28岁,年近30的他们正是结婚买房的最佳年龄,这几年对住房或许还有一定需求,但等他们买过房子,之后想要买房子的人只会越来越少,没有了足够的年轻购房者接盘,房价上涨的动力从何而来?
朱民还指出,中国的人均住房面积达43平方米,已经达到欧洲水平,但人均GDP却只有欧洲一半不到,这组数据一摆出来,就让人不得不深思。
图片取材于网络
从常理来说,人均GDP较低的情况下,住房面积却与经济发达的欧洲相当,这意味着什么?很明显,目前国内百姓的住房需求已经不像过去那么旺盛了。
过去20多年,房地产市场之所以那么火爆,与城镇化发展有很大关系,当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对住房的需求也空前高涨,盖房子的速度赶不上人们的需求,房价就一路飙升,但现在,中国城镇化率接近70%,增长空间所剩无几。
图片取材于网络
这就好比一个气球,不断往里吹气时,它会膨胀,但气吹满了,再想让它变大就难了,房地产市场现在就面临着这样的“饱和”状态。
另外现在经济环境不比往常,百姓们生活压力大,买一套房往往就要两个家庭耗尽大半生的积蓄,之后每个月要还房贷、车贷,还要应对生活开销,当百姓不愿意、或没有能力用“借首付加高负债”的模式买房时,房地产市场的购买力就会大打折扣。
图片取材于网络
这几个因素叠加,就像给房价上涨按下了暂停键,但问题来了:房价涨不动,对普通人是福还是祸?央视放出这段采访,到底藏着什么深意?
房价再涨困难,意味着过去依靠房价快速上涨获取高额差价的投资模式已经行不通了,投资风险大幅增大,所以那些幻想着通过炒房一夜暴富的人,恐怕要美梦破灭了,以后投资房地产,可要谨慎再谨慎,不能再盲目跟风了。
图片取材于网络
但这对于真正需要买房、真正想要买房的消费者来说,却是个好消息,房价稳定甚至下跌,意味着购房成本降低,刚需购房者不用再担心今天不买,明天房价又涨了,自己永远追不上房价的脚步。
刚需购房者可以有更多时间去挑选心仪且性价比高的房源,仔细考虑房屋的地段、配套设施、房屋质量等因素,做出更理性的购房决策。
图片取材于网络
房价难涨还让房地产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在采访中,朱民还提到,现在政策大力发展租房市场,政府安排了2万亿财政资金,鼓励地方政府把一部分存量房买下来,租给老百姓住。
这表明,房地产市场正从以售为主向租售并举的模式转变,在以后,租房可能会成为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选择。
图片取材于网络
而租赁市场的发展,不仅能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问题,促进人口的合理流动,也会为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
央视放出专家论断,释放的不仅是楼市信号,更是对整个社会的提醒: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未来的住房市场,将更注重民生属性,而非投机价值。在这个变革的十字路口,与其纠结房价涨跌,不如想清楚:房子,究竟是用来住的,还是用来炒的?
图片取材于网络
这场楼市大考,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理性、务实的购房理念,才是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最好方式,毕竟,房子的本质,应该是遮风挡雨的家,而不是财富游戏的筹码。
图片取材于网络
那么,您认为房价再涨困难,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您希望房价上涨,还是下降呢?
参考资料:
界面新闻:2025年4月1日《经济学家朱民:房价很难再涨起来,政策将大力发展租房市场》
南方都市报:2025年4月11日《“一线城市二手房价回到2017年”,亏本300万,他还是把房卖了》
红星新闻:2025年1月17日《2024年末全国人口1408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
来源:此间一叙a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