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联合冠心病介入科、麻醉科、介入科等多学科团队,为一名75岁合并严重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标志着我院在肝胆疾病合并心血管高风险领域的诊疗能力再上新台阶。患者困境:辗转求医遇“手术禁区”75岁的宋大爷来自淄博,因上腹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确诊为胆总管结石。然而,进一步检查发现其冠状动脉存在多支严重狭窄(左前降支狭窄大于90%、右冠状动脉狭窄大于90%),且因血管严重钙化无法放置心脏支架,在当地医院评估麻醉风险极高,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父亲有冠心病、高血压、脑梗的病史,特别是冠脉条件太差,我们跑了多家医院都说不敢手术。可是因为胆管结石导致的腹痛、发热随时都可能发作,太痛苦了。”患者家属回忆道。最终,宋大爷被转至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破局之路:多学科协作织就“生命防线”面对患者复杂的病情,医院肝胆外科迅速启动“多学科诊疗(MDT)”,由肝胆外科牵头,联合冠心病介入科、麻醉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介入科等专家进行联合会诊,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及充分的术前评估及准备。精准评估加术中协作:ERCP技术实现“无痛微创”手术由肝胆外科刘双主任团队主导,冠心病介入科冯建钦主任团队、麻醉科李慧禄主任团队、介入科张绪平主任团队全程护航:采用“浅镇静+咽喉部局部麻醉”方案,避免传统麻醉过大的循环波动;内镜操作轻柔而精准,经口腔插入十二指肠镜至胆总管开口,内镜器械精准插入胆管,在X线引导下,注射造影剂确认结石位置;精准切开乳头括约肌;以网篮取出结石后,留置鼻胆管引流降低胆道压力。术后王大爷清醒后感叹:“就像睡了一觉,完全没感觉到疼,而且比手术前舒服了很多!”技术纵深:高危胆石症患者的微创治疗选择肝胆外科主任刘双教授指出,ERCP技术在此类患者中具有独特优势:1. 创伤极小:通过自然腔道操作,避免开腹手术对心肺功能的冲击,尤其适合合并冠心病、脑梗史的高龄患者;2. 快速康复:术后1天即可进食,平均住院时间缩短。3. 双重效益:既能解除胆道梗阻,又可通过引流降低胆心反射风险术后第3天,复查造影显示胆总管通畅,无残余结石,未出现心脏相关不适症状。拔出鼻胆管后顺利出院。提醒:胆石症合并冠心病需早筛早治约18%的胆石症患者会因胆心反射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建议高龄胆石症患者一定关注冠脉情况。以匠心突破“生命禁区”本例手术的成功,彰显了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理念。正如刘双主任所言:“医学的进步,在于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我们不仅要治病,更要让患者有尊严地康复。”未来,肝胆外科将继续深化多学科协作模式,为更多复杂疾病患者点燃生命希望。摘要:近日,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联合冠心病介入科、麻醉科、介入科等多学科团队,为一名75岁合并严重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标志着我院在肝胆疾病合并心血管高风险领域的诊疗能力再上新台阶。患者困境
来源:袋鼠没有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