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从深层次论之,政党其实也算是某种公器,尤其国民党作为最大在野党,享受由人民纳税钱支付的政党补助款,除了它本身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特殊意义外,更重要的是,未来这个党由谁领导,将很大程度影响非绿选民对它的寄望,以及其与第二在野党民众党的关系,最终决定2028年能否
有人说,国民党主席改选,纯粹就是他们国民党的家务事。表面上来看,这话确实没错,毕竟最后投票的只限于国民党党员。
但从深层次论之,政党其实也算是某种公器,尤其国民党作为最大在野党,享受由人民纳税钱支付的政党补助款,除了它本身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特殊意义外,更重要的是,未来这个党由谁领导,将很大程度影响非绿选民对它的寄望,以及其与第二在野党民众党的关系,最终决定2028年能否下架民进党。
这些天岛内舆论已经反映,许多人本就听闻国民党向来有宫廷政治的酱缸文化,对外斗争经常不给力,可对内却充满各种心机计算,而且是老旧封建朝堂的那套身段,讲白话就是“来阴的”,犹如东方不败最擅长使的绵里针。但直到看了朱立伦、赵少康、郝龙斌的“密室集团”,才知道何谓当代酱缸。
大家亲眼见证了,这个“集团”如何不断逼各个不想选的“大咖”出来选,只为阻挡他们认为“不算宫里人”的“小辈”上位。更令人瞠目结舌的,就是想做主席的竟拿不出领导者的气魄,先是切割长年跟随自己的子弟兵游淑慧,然后又要做民调才敢出来参选,最后更“没准备好”所以拒绝参加辩论。此外,能精准拿到国民党党员名册,进行电话问卷,更令人质疑与国民党中央私相勾结,果然是“宫里人”才有的待遇。
而所谓“朱赵郝”会共推一人出来参选的戏码,演戏人似乎真浑然不觉观众已倒尽胃口,正如张亚中所言“久浸于酱缸,故不闻其味”。正常人大概都不解,一个国民党主席选举,也可以玩到赵郝两人非得都放话参选,然后再来协调整合?所以,真相当然是赵少康“真的很想选”,至于最后说郝会做民调决定,然后又说“没有要做我们(郝赵)之间互比的民调”,这实在启人疑窦,更像是另有隐情,迫使赵少康“忍痛”不选了。
于是最后最难堪的场面出现了:郝龙斌参选,赵少康退选,却宛如郝的“背后灵”一般。事实上,2017年国民党主席选举,赵少康也是郝龙斌的“背后灵”,当时就是赵少康教郝龙斌说出“如果大陆不正视中华民国,我们就断三通”,引起轩然大波。如今看来,郝完全不屑一般中间选民和国民党里“自主选票”的感受,只要紧抓国民党里实力派系的支持,就能掌握“组织票”当选。但当选以后,真正的主席恐怕将是赵少康,这位1950年生的“政媒金童”,曾经离台北市长宝座仅一步之遥,如今他高举“为党为国,一起加油”的大旗,说是支持郝龙斌,同时也要“监督郝龙斌”。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还吃这一套“为党为国”的话术?对于这种机关算尽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动不动抬出“党国”大帽,我只觉得虚伪。大家更忘不了,昔日国民党被民进党压著打时,这群人皆作壁上观,只剩洪秀柱“娘子当关”,然后再被他们换掉。
当然,仍有不少只认国民党,而且只认这群台北亲美权贵圈的“老蓝男”、“老蓝女”,他们就喜欢这股子“宫廷味”。所以,即便这些人私相授受,任意决定参选资格,改变参选时程,这些死忠于“国民党宫廷”的追随者,仍会为这种酱缸文化擦脂抹粉,而且倒过来批评张亚中是“破坏团结”、“一个教员怎配做泱泱大党的领导人”。
他们甚至还替赵少康辩解:赵有“战斗蓝”,他一直培植青壮世代,不能算是老人。但稍有见识的人,谁看不出赵少康是拉已经成角,也就是已经拥有公职身份的政治人物到他麾下?当台湾媒体已是一片绿油油,赵少康掌握的蓝媒系统,从广播电台遍及电视政论,身为蓝营刚刚上位的年轻新秀,谁敢不捧赵先生?这就如同黑帮老大控制演艺圈,若不投靠,恐就没了通告,从此被封杀,就像赵少康在镜头前对张亚中的怒吼:“我不会请你上节目!”
诚然,老本身并不是错,它也代表了一定的资历与经验。但赵少康、郝龙斌代表的蓝营政媒权贵,从上世纪90年代一路掌握蓝营话语权至今,我也从小学生长成了年近不惑。不客气地说,国民党混到如今中心思想迷茫,人才青黄不接,除了历任国民党主席以外,你们把持蓝媒三十多年,对台湾一路倾向分离主义,因看不惯蓝营而投向绿营,也有不小的责任。
今天郝龙斌缺席了中天的辩论会,受到不少批评,但事实上,以国民党党员大多是受派系掌握的“组织票”而言,郝仍是胜算颇大。有媒体问,那此次国民党主席之乱,会否影响蓝营后续团结?我说,不会,因为国民党向来崇拜当权者,不重视理念路线,只要谁坐进国民党中央,谁就是“正蓝”。
但真正影响深远的,是经此选举后,中间选民、年轻族群更看不上国民党。哪怕大家对民进党产生疑虑、反感,也不等于支持国民党。国民党若无法与民众党整合成功,光靠国民党的基本盘,恐怕仍不足以胜过民进党,赢回执政权!
来源:王炳忠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