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曲靖市麒麟区消防基础最薄弱、隐患最集中的沿江街道,曾因十年70余起火情被贴上“隐患重灾区”标签,如今却以“连续9年零亡人、5年三连降”的成绩逆袭为平安示范标杆。这场安全战役的背后,是曲靖党建+消防模式的深层探索与生动实践,多维度构建立体防护网,打出硬核管控+柔
曲靖市麒麟区消防基础最薄弱、隐患最集中的沿江街道,曾因十年70余起火情被贴上“隐患重灾区”标签,如今却以“连续9年零亡人、5年三连降”的成绩逆袭为平安示范标杆。这场安全战役的背后,是曲靖党建+消防模式的深层探索与生动实践,多维度构建立体防护网,打出硬核管控+柔性治理的“组合拳”。
“智能预警+快速响应圈”效应凸显
2024年底,曲靖市麒麟区沿江街道余家屯社区上演惊险一幕。居民丁小胖在厨房炼制猪油时临时外出,油锅因温度过高突然起火,危及到木质房梁……千钧一发之际,家中安装的物联网烟感报警器及时监测,警报信息同步推送至社区指挥中心、第四居民小组组长丁小明及周边网格员的手机上。
收到报警信息,丁小明便组织人携带社区配备的灭火器赶到现场,率先对火势进行压制,和闻讯赶来的社区干部合力扑救,最终快速将明火扑灭。“要是再晚5分钟,这排连在一起的8户土木房肯定要烧成火海!”丁小胖心有余悸地说,“烟感报警器立大功啊,这个‘电子哨兵’救了我们半条街!”
据悉,沿江街道是曲靖市麒麟区14个乡镇街道之中,消防工作情况最复杂的乡镇街道之一,老旧房屋居多。自2014年街道成立以来,街道发生各类火情70余起,其中民房火灾38起,森林火灾15起,其他田间地头火情20余起。近年来,沿江街道不断提高党建引领基层消防工作的整体能力和水平,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三级联动体系,调动598名网格员化身流动哨兵,每人包保10-15户,打造起“5分钟应急响应圈”;对土木结构房屋创新实施“红黄蓝”三色分级管理,辖区4198间老旧房屋全部建档,红黄危房加装智能烟感,关联网格员、亲属等4级联系人,建立9个微型消防站,大力改善村间消防通道,增设消防设施,辖区消防设施覆盖率达98%,基层消防作战能力大大提高。
沿江街道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部长陈正果表示,“智能预警+快速响应圈”的加持,物联网设备与网格化队伍高效联动,真正破解了老旧城区“救火跑不过烧火”困局,2025年一季度,沿江街道火灾零发生,技防系统累计预警27次均成功处置。
“银发防线”共筑暖心邻里
在余家屯社区,81岁的老人丁有颜正在老旧房屋内烧火做饭,灶台下柴火烧得正旺,灶台下堆满了木柴。
“老人家,你的木柴要摆远点,火星掉下来很容易引起火灾。”沿江街道消防工作站站长邬正伟带着消防员入户检查时,及时向居民进行了防火宣传,再三叮嘱注意防火安全。
在沿江街道还有一支特殊力量扎根基层,用实际行动守护邻里安全。这支队伍就是沿江街道“银发宣传队”,一些老党员、老军人、老干部、老教师、老乡贤等自愿参与,通过院坝会、走街串巷等方式,带着方言版《防火三字经》每月上门,用火塘夜话的方式讲解厨房三清三关——清走可燃物、清通烟道、清空灶边杂物,关火源、关电源、关气源,参与基层消防治理工作。如今,在沿江一带,很多老人防火意识增强,还主动当起义务宣传员,用乡音俚语给老街坊们上“消防安全课”。
沿江街道与消防部门紧密联动,推行消防培训和各类演练,3.6万名学生通过小手拉大手宣传活动成为家庭安全员,实现“人人会逃生、户户懂灭火”的良好格局。
24小时夜鹰卫士智慧巡防
“发现东南方向热源异常,请立即核实!”凌晨1点,搭载热成像仪的无人机在巡航中捕捉到田间火光,随即启动喊话模块警示村民,并自动标注坐标推送至最近微型消防站。5分钟后,社区应急分队携带多功能储水车抵达,将刚蔓延的秸秆火情扑灭在10平方米范围内。过去夜间巡逻靠人海战术,现在无人机2小时就能完成全域扫描。技术员展示着多条固定航线图,尤其对地形复杂的林区、老旧房聚集区,这就是我们的“电子守夜人”。
目前,沿江街道赋能“技防”监测网平台上,317个联网式烟感报警器的状态实时跳动,2个高空摄像头24小时扫描重点区域,配备2台搭载热成像、喊话器等模块的无人机,划分3条固定巡航航线,不分昼夜对辖区开展立体巡检,实时联动网格员、社区,形成快速响应机制。系统安装以来,成功预警初期火情4起,挽回损失20余万元。
据悉,麒麟区沿江街道从317个烟感报警器到AI风险地图,这条科技赋能、人文升温的治理新路,正推动曲靖142个村社实现传统防火智慧与现代消防科技的深度融合。正如村民所言:“现在晚上睡觉踏实多了,既有天上飞的‘电子鸟’盯着,又有村里‘红袖标’守着,双保险!”
云南网记者 张雯
来源:掌上曲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