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姑丈查燕绪印象(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6 06:24 2

摘要:査燕绪晚居苏州,与叶昌炽均嗜书,故属同道。《缘督庐日记抄》卷三记曰:“乙酉正月初十日,访查翼甫。……翼甫内家为硖石蒋氏,此其奁赠也。又有元刻《陈众仲集》、《虞伯生诗续编》,皆士礼居物,有荛圃跋”。知叶昌炽确于光绪正月初十日获观元刊《虞伯生诗续编》本(关于此善本

文 | 蒋通

续上

五、与大藏书家叶昌炽的交游

叶昌炽,吴县人,晚晴大藏书家,有《藏书纪事诗》存世,在藏书界影响巨大。

此外尚有《缘督庐日记》存世:

査燕绪晚居苏州,与叶昌炽均嗜书,故属同道。《缘督庐日记抄》卷三记曰:“乙酉正月初十日,访查翼甫。……翼甫内家为硖石蒋氏,此其奁赠也。又有元刻《陈众仲集》、《虞伯生诗续编》,皆士礼居物,有荛圃跋”。知叶昌炽确于光绪正月初十日获观元刊《虞伯生诗续编》本(关于此善本,洗桐馆微信平台曾有文《中华再造善本重印本元刻中佚失的四篇题词》(上,下),欢迎阅读指导。https://mp.weixin.qq.com/s/HblOVEm_UQ0abzB6MovaRA)。

叶有题辞称:

“此为士礼居旧藏,今归海宁查氏。后有荛翁跋云:与残宋刻白氏文集同得于顾五痴家。白集今在旁喜斋,客臈郑盦司寇,出以见示。摩挲半月,今复从翼甫道长处得展此卷,云烟过眼中,竟为延津之合,不可谓非翰墨缘也。光绪乙酉初夏,长洲叶昌炽。”

此外尚有河北大学尹洁的硕士论文《叶昌炽年谱》也记录了查-叶交谊的情况。兹略钞录《缘督庐日记》和《叶昌炽年谱》中的若干段落如下:

缘督庐日记部分

丙子日记(1876)

二月廿六日 晴。查翼甫來,云欲仿《尚書地理今釋》为《漠書地理志今釋》。其人為學頗沈静。

六月十四日 晴,陰。甚凉。訪芾卿。……又偕芾卿訪翼甫,見钞本周菽《天官書註》。

戊寅日记(1878)

七月十五日 晴。偕周、趙兩師茗飲。師以培元局經費支绌,託向李氏寫捐。得翼甫書,並捐款拾三元。

八月初四日 晴。柬芾欽、翼甫,各附去《晨鐘録》二十册。

十二月十一日 晴。借歸沈欽韓《左傅補註》一册。……此《左傅補註》本 潘梅丈物,後歸翼甫。……又東翼甫,借歸周菽《天官書註》一册,亦钞本。

十二月廿六日 晴,陰。夜雨。柬翼甫,還《天官書註》。

己卯日记(1879)

闰三月初九日 晴。柬翼甫,借《吴麦云遣著》两册。

闰三月十一日 晴。翼甫送至《左傳補註》两册,《左傳地名補註》兩册。

十一月十八日 陰。到館,得查翼甫柬,託銷玉句草堂《杜集》。

叶昌炽年谱部分

光绪十年甲申(1884) 三十六岁

八月十九日,得査燕绪书,获知杨守敬自日本携归宋元椠本欲售。

九月初三,得翼甫书,寄来杨星吾出售书目二纸。有古钞《易书单疏》、宋刻《尚书注疏》、《春秋集传》、《玉篇》、《广韵》。《玉篇》又有元刻三本、《广韵》四本,各不同板。《文选李善注》亦有宋元各一本。又有宋刊《唐文粹》、《宋文鉴》、《礼部韵略》、金刊《五音集韵》、影宋本《尚书正义》、《尔雅》及旧椠旧抄医书甚伙,皆是日本携归者,洵大观也。

十月初七日,得翼甫书,知星吾不允送书来,而欲仆前往,其所谓宋元椠亦皆不可恃,因商之荥阳,即复一函,仅择《广韵论疏》、《竹友集》等四五种,并定一价,可售即寄苏偿直,否则罢论。

通按:杨守敬(1839-1914),字惺吾,湖北宜都人,同治元年(1862)举人。光绪六年(1880)从黎庶昌、何如璋出使日本,购归大量宋元古籍。

十一月十六日,得翼甫书,并寄到北宋椠《广韵》、南宋刻《竹友集》各一部。

九月十六日,査燕绪寄送《留真谱》二种。一册系摹刻宋元旧椠旧抄,一册系前人书法墨迹,多东瀛人笔。

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 三十七岁

正月初十日,访査燕绪,观其所藏宋元本书。

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 三十八岁

正月初十日,访査燕绪,见抄本《翠寒集》一种,有“顾肇声读书记”朱印及“善耕顾氏文房”六字。

正月十二日,为《篇韵》作校勘记,自査燕绪处借得元明刊《篇韵》四部。

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 四十二岁

正月廿三日,友人査燕绪之子来受业。

二月初三日,与梁鼎芬、査燕绪同游天平山。

十月廿九日,友人査燕绪将随使日本。

由上可见:1876和1878~1879间以及1884~1886和1890间,查-叶两人交往甚为频繁,除相互观赏古籍或互赠宋元版古籍外,因正值查燕绪即将随使日本,故有多条涉及查获取的从日本回流的善本古籍出售信息。后来查燕绪之子拜叶昌炽为师。

六、查燕绪的著作与刻书、藏书介绍

查燕绪的诸多著作已不知所踪,手头仅有有其亲笔书写的文稿《份盦漫笔》(蒋氏藏书):

及家祖父霞举公钞录并补充的《木渐斋遗著》(木渐斋为查燕绪书斋名):

此外,尚可收集到查燕绪的数十篇序记、诗词、信札等留存,这里从略。可见,查燕绪虽在朝廷为官,但在蒋、查两大家族深厚的文化传统影响下,颇具文人气质和才华。

查燕绪的木渐斋曾刻书《段氏说文解字注》:

查燕绪在该书的后跋中曰:“曩余妻弟蒋肖鳍茂才(望曾)来客苏州,与共恣论,谓是书当昕夕自随,惜乎卷帙太巨,不便行箧,欲仿宋人巾箱小本重刻之已。其兄宾日广文(佐尧)、溉根贰尹(学培)先后至苏,咸谓为然。遂相与醵金授梓。经始于光绪辛巳之秋,越明年夏告成。卷次一遵其旧。与于校雠者朱绶卿都尉(祖恩),作篆者杨冠春上舍(昌沂)也。壬午年五月九日。”可见是由查燕绪和蒋光焴儿子佐尧、学培、望曾等共同发起并筹金,由木渐斋刻印出版,版本为“宋人巾箱小本”。

木渐斋还刻书《濂亭文集》:

查燕绪在该书后跋中的内容在前文已有介绍,此处从略。

木渐斋藏书介绍

吴则虞编的《续藏书纪事诗》介绍查燕绪曰:

忼爽襟怀濩落情,苍皇世变弃官行。

箧余中统龙门史,警石丹铅记冶城。

查燕绪翼甫

《藏书纪事诗・蒋光煦》诗注:“光煦弟光焴,字寅昉。吾友査翼甫燕绪之妇翁也,亦好藏书。翼甫奁赠中有元中统本《史记》,余尝见之。”

《缘督庐日记》光绪二年二月廿一日记:“查翼甫来。此人好学,颇沉静。”

又光绪十年十二月廿五日记:“访翼甫,有杨惺吾日本内府刻《医心方》, 仅见一册,皆容成之术,亦未见奇书也。”

又光绪十一年正月十日记:“翼甫出所藏宋元本畅观,中有中统本《史记》,钱警石手校,即见于《曝书杂记》者。翼甫内家为硖石蒋氏,此其奁赠也。又有元刻《陈众仲集》《虞伯生诗续编》,皆士礼居物,有莞圃跋。伯生诗与《白氏文集》残本,莞圃得于顾五痴家,今《白集》归滂喜斋矣。又有宋刻小字本《近思录》附《后录》二册。《朱子门人语》,《四库》所不著录。元刻《九经直音》,莫子偲载之《经眼录》,并皆精妙。”

又光绪十年八月十九日记:“得查翼甫书,知杨惺吾自东瀛携归宋元椠本不少。”

又九月十六日记:“翼甫附到《大藏音义》一部三十六元,而黎星使购寄者直只十六元。杨君嗜利至于如此,翼甫忼爽无城府,为所欺也。”

又乙酉三月廿五日记:“阅元刻《李翰林集》廿六卷本。又宋刻《近思录》析十四卷为二十卷,分子目一百二十一,南宋坊本也。《后录》十四卷,无编辑名氏,椠印精好。钞本《南部新书》,吴兔床合王莲泾、厉樊榭、鲍以文诸家本校,陈仲鱼又以书巢本校,兔床校此书干隆乙酉,今年适逢光绪乙酉,屈指甲子正两周也。又元中统本《史记集解》附《索隐》,冶城书局所刊《札记》中有中统本,即据此,亦见钱警石《曝书杂记》»,皆翼甫藏本也。”

乙未十一月初五日记:“翼甫持示宋刻«玉篇»、元刻«广韵»皆海东携归者。”

辛亥十一月初四日记:“老友查翼甫司马来,现任松海防同知。此次变作, 携印先避至梁溪。”

(通按:此处引述《缘督庐日记》的内容可能与我上文中查阅的结果有重复,兹不特予以区分)

查燕绪自己则著有《书目序》一文(载《木渐斋遗著》),记载了家藏图书的情况:

序曰:“予高祖比部君有书数万卷,始蓄于京师供职之所,自赋遂初又携十分之七储嘉兴。嘉兴所储之书,后传于予祖郎中君,迄予兄弟授读之时,常得览观。自庚申之变,辗转迁徙,家中书籍尽燬于兵,存者盖百不得一矣。”可知查燕绪的部分藏书得自先祖遗留。”

又曰:“从外舅蒋寅昉先生避难楚北,日求古人所以治书之道,穷昼夜不少倦。先生家陷贼中,而藏书无恙,因分得数簏。”可知部分藏书得自岳父蒋光焴的馈赠,前文所述元刻本《虞伯生诗续编》以及“中统本《史记》,钱警石手校,即见于《曝书杂记》者。翼甫内家为硖石蒋氏,此其奁赠也。”等均为蒋氏作为婚礼赠送给查燕绪的。

查燕绪继而分类整理成书目(或即为下文的《木渐斋书目》):“而丧乱之余,尠得善本,姑以今所储者分经史子集四类,后有所得增而补之庶有,以受益于书而继先世之志也矣。”

家父收藏有《木渐斋书目》原稿一册(或为查燕绪亲笔著录):

七、余言:查燕绪孙女查良贤女士对祖父的回忆

2019年我移居苏州某养老院时,想起海宁地方文献专家虞坤林先生曾告诉我:查燕绪有后人在苏州。于是通过坤林了解到查燕绪的孙女查良贤女士的联系方式。查女士随即到养老院来与我晤面,她从辈分上讲应该是我的祖辈,但她年龄却只比我略大几岁(在读完她的回忆纪要后即可明白其原由)。良贤女士健谈,精神矍铄,我了解到她1963年从北京商贸大学医疗机械专业毕业后,分配山西太原医疗器械局工作,退休后回苏州定居。

她近日写了一篇《我的祖父——查燕绪》,回顾了她从长辈那里听到的一些有关查燕绪夫妇的轶事,内容一波三折跌宕起伏,颇具可读性。在征得她同意后,将文章摘要介绍如下:

我祖父和蒋祖母(蒋光焴长女)1860年成婚后感情非常好,族中人都夸她俩是恩爱夫妻,但就是结婚近廿年一直没有生育。查家长辈一度想张罗从他房过继一侄儿给祖父母。但事有蹊跷,在1880年初,蒋祖母竟然怀孕了,祖父母和长辈都极为欣喜。但也有族人误以为是祖父母为图遗产而制造的假怀孕。十月初八,祖母临产之日,其府第前后门均有族人安排下人守着,接生婆被领进门时着宽大的上衣还被搜了身,以杜绝将假“婴儿”带进门。结果,我祖母顺利生育了一个男孩,那就是我的伯父。同年祖父中举,双喜临门,家里大摆宴席,热闹非凡。而接着发生的事却是匪夷所思。

蒋祖母中年得子,奶水不足就雇了一个奶妈,不料奶妈身患肺结核,不经意间竟将肺结核传染给了祖母和伯父。时祖父正多年在外地就官并随使日本,祖母独自教伯父读书写字。等伯父长到十几岁后,祖父便常带她去公众场合见世面,有一位朱姓同僚很是喜欢伯父,有心与祖父结为亲家。转眼到了1897年底,伯父18岁了,到了成婚之年,两家商定第二年春办喜事。祖父母为独生子娶媳妇费尽心机:置新房、备彩礼、办婚宴……等一系列大事压在身患肺结核的蒋祖母身上,操心劳累导致祖母病况突然恶化,新年后元宵节正月十八竟弃养,年仅五十六岁。祖父和伯父悲痛万分,悲痛之余还担心此前订下的婚期怎幺办?按当时的礼节,母亲去世后,后辈要身带重孝,三年内不能成亲。为此经两家商定,决定先办婚事后办丧事,以不违背老祖宗章法。于是祖母灵柩被置于家屋最后一进,有专人守灵,而前面几进则张灯结彩,提前将新媳妇迎入家门。婚事闹腾了三天,同样身患肺结核的伯父身心交瘁,在紧接着为母亲办丧事期间,繁重的接待、跪拜等一系列繁文缛节击倒了伯父。祖母去世十六天后,伯父刚送完祖母的灵柩后便大口吐血,竟也闭上了眼睛。在半个月内受到丧妻、弃子双重打击的祖父查燕绪大病了一场。

这时的查家除了五十六岁的祖父和新进门的年轻媳妇外,没有了当家人,真是家已不家。亲戚都劝祖父续弦,但在那个年代谈何容易。此时,查家却再次出现了转机。有人介绍了一位26岁的无锡徐氏姑娘,她17岁时曾大病一场“死”了,但在三天后却又醒了过来,后来病居然慢慢好了,因父母皆亡寄居在哥嫂家中,活得并不舒坦。此时,她接受了媒人提起的与祖父的亲事,1899年嫁入查门,相继生下我的姑母和父亲查忠涛,这样就导致祖父与我的亲生父亲相差58岁。后来,父母又生下了九个子女,我是老九,其余的兄姐均已离世。而蒋祖母膝下的儿媳妇后来一直和我父母一起生活,我大哥还出嗣在她名下,直至逝世为其送终。我的亲生祖母性情温和、善良,与家人相处和睦,掌管了查家的里里外外。1911年辛亥革命,祖父时任松江海防同知,清政府倒台后,祖父携带全家到苏州定居,同年祖父离世,享年75岁。

查良贤回忆祖父查燕绪的故事讲完了,她还告诉我,查燕绪高祖姑丈的坟地仍在苏州,我一直想去瞻仰,恰逢三年新冠封控,故未成行。几年前,查良贤女士来养老院与我有合影(右一)如下。

【来自:洗桐馆】

来源:嘉兴正春和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