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上海大三甲清退30%行政后勤,院长秘书都被分流?国家卫健委:优化医院人员结构,压缩行政后勤、辅助等人员!上海开了好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7 15:08 1

摘要:4月13日,知名自媒体博主透露,这次医疗圈震动的导火索竟是从清退行政后勤岗开始。上海两所顶级大三甲已经开始行动了,行政类员工合同到期直接不续签,部分调岗后绩效直接腰斩。

上海大三甲清退30%行政后勤,院长秘书都要被分流?

部分医院终于开始着手解决行政后勤人员占比过多的问题了。

4月13日,知名自媒体博主透露,这次医疗圈震动的导火索竟是从清退行政后勤岗开始。上海两所顶级大三甲已经开始行动了,行政类员工合同到期直接不续签,部分调岗后绩效直接腰斩。

据内部人士透露,上海其中一所大三甲确实已经清退了近30%的后勤人员,连院长秘书都被分流到导诊台。

该博主表示,“三明医改”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已经显现出作用,行政后勤年薪不得超过医院总盘子的10%!算笔狠账,一个三甲医院如果年支出10亿,行政后勤岗只能分到1亿。现在各家医院都在连夜翻账本,财务科长们愁得直薅头发。

这次,上海多所大三甲带头把医疗体系中的人员冗余这个问题摆上了台面,并不是毫无端倪。

自从去年9月以来,上海就有多家医院陆续传来消息,医院开始下定决心压缩行政后勤等辅助冗余人员的数量了。

例如,2024年10月份,上海某顶级三甲医护人员在网络平台发文表示:“医院真的动真格了,开始改革,医院砍掉了很多行政后勤等编制岗位,机关里面的总人数缩减为之前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样子。如此一来,临床科室要供养的非医疗技术人员人数就大大减少了,各个临床科室的医生都拍手称好呢,我们对这样的政策表示热烈支持。”

另有一名上海三甲护士则表示:“今年底发放绩效可能会跟往年不同,医院会请督导组入院,严格执行辅助人员绩效不得超过临床人员50%的规定,我们护士长说三明那边的行政后勤人员奖金都非常低,那真的是干什么活拿什么钱,听说三明那边行政后勤已经不吃香了,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医院此举,是为了逐渐学习三明经验。”

到了今年4月份,更有上海多家医院爆出,医院确实已经下定决心,严格执行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相关文件,不再雇用行政后勤岗位绩效不达标、多余出来的人员。

按照常理来说,不管是哪家医院,医护人员才是核心。但在很多医院,行政、后勤人员数量甚至比医护人员还要多,这令不少临床一线医护人员频频吐槽。

上海一名内科医生就表示:“行政后勤天天坐办公室,工资比拿手术刀的还高。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实实在在做事,拿钱最少事情最多,还要被考核扣绩效、随时被批评。”

“行政后勤岗位工资高,行政后勤部门科长的工资,参考的是临床科主任的待遇,这就导致行政领导收入高于部分临床科主任,待遇优厚,不上夜班,工作压力小,工作量少,这就成了关系户的重灾区。有本事的医生护士都想找关系调后勤了,有些甚至是副高正高,医院好不容易培养一个人才出来 ,最后却去后勤躺平,显然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必须要纠正!”

国家卫健委:优化医院人员结构,

压缩行政、后勤、辅助等人员

医院行政后勤人员冗余,各部门其实也特别繁杂,俨然政府机关,实在夸张。

例如,医院行政部门主要有党政办、院办、团委、总值班、医务科、总务科、门诊部、科教科、财务科、人事科、医保办、后勤处、宣传科、质控办、院感科、保卫科、设备科、信息技术、病案室、项目办、基建办、工会、妇女联合会、采购等,除了不负责治病救人外,这些部门统管医院的各种大事小情。

近3年来,打开各个网络论坛,诸如“坐标中医院,医疗工作者800多人,后勤2200多”“700人的县城医院,医护300人”“临床和行政人数几乎对半开”等吐槽和批评比比皆是,不少发帖者都表示医院行政后勤人员比临床医生多,而且工作强度低、收入高、晋升快、占着编制不干活,让医生羡慕嫉妒,心生怨言。

在这些讨论中,让笔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名医生表示:“我们临床里专业技术厉害的全去行政玩了,全院1300多名职工,却只有500个医护人员。”还有医生表示:“我们全院450人,有证医师50人,全靠这50人拉磨,护士赶车,其他人坐车……”

所以,行政后勤人员的占比肯定是偏多的。

根据《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其中提出了医院各类人员的比例为:行政和工勤人员占总编制的28%~30%,其中行政管理人员占编制的8%~10%;卫生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70%~72%,在卫生技术人员中,医师、中医师占25%,护理人员占50%,药剂人员占8%,检验人员占4.6%,放射人员占4.4%,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占8%。

卫生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70%~72%,规定是这样,但现实中哪家医院能占到这个比例?

对于以上种种现象,国家也看到了,并且也在着力解决。

去年9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 04426 号(医疗卫生类 380 号)提案答复的函》,其中明确回应:优化医院内部人员结构比例,压缩行政、后勤、辅助等人员,把编制倾斜给医护人员。

另据上海一些医护透露,上海市卫健委去年9月已向医院下发文件,明确要求三甲医院必须给行政后勤岗“瘦身”。文件里那句“不直接服务患者的要重点压缩”,直接把行政后勤人员推上风口浪尖。

上海开了好头

各地医院会跟进吗?

科主任劝告不要再去行政岗了!

上海总是扮演着“第一个吃螃蟹”的角色,这次带头压缩行政后勤岗位冗余人员,勇气可嘉,对全国都有借鉴意义,相信各地医院会陆续跟进。

例如,河南安阳市近期学习三明医改并出台了公立医院薪酬分配指导意见,十分重磅。

安阳市要求,薪酬分配要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的价值,原则上医(含医技)、护(含药)、管理人员薪酬总额占比为5:4:1;统筹考虑编制内外人员薪酬待遇实行同岗同酬。岗位属性由公立医院与医疗集团(医共体)共同核定,岗位核定后向市卫生健康委报备,不得随意修改。2025年医生固定薪酬占比至少要达到60%,2026年占比至少达到65%,2027年占比至少达到70%。

安阳本地一名外科医生就表示:“落实三明医改,首先就要把管理人员的占比缩减到一个合理的水平,管理人员数量比医生还多的现象必须要彻底改变,我们这已经有所行动了。”

如今,医院下定决心要缩减行政后勤人员数量并降低薪资绩效,随之而来的就是行政岗位开始不吃香了。

2025年年初,陕西一名科主任就感慨道:“从春节前发放的年终奖就能感觉出来,现在的医院都在逐渐朝三明模式靠拢,三明医改不允许医院给行政后勤太多的绩效,因为不适配。以前行政部门可以拿到1.5-2的系数,今年普遍都是低于1的,以前行政后勤因为工作清闲、工资高,是临床医生争先恐后要跳过去的优质岗位,现在行政岗琐事也多了,钱也少了,还是不要再羡慕了,安心干临床吧。”

笔者认为,以前医生都想转岗去行政后勤,纯粹是滤镜太重了。医生转岗后确实不值夜班、没有特别多的突发紧急情况,但是作为底层人员,你又不是领导,就是纯粹干活的,基本工资低得可怜,就只是院平均水平,以后连平均水平都达不到,还不如当医生挣得多呢。

随着三明模式的逐渐普及,行政后勤岗位肯定是不如之前吃香了,至少普通职工是不吃香了。因为各种薪酬改革的措施都明文规定,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科室人员收入不低于所在医疗机构人员平均工资水平,医生的平均工资不能低于行政后勤人员的平均工资。

加之,现在卫健委又要求压缩行政、后勤、辅助等人员,两样都不占好,那些执意想去行政后勤躺平的医生,也该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职业前途了。

撰文 | 阿拉斯加宝

来源:胃肠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