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政论文2026年国考申论班已经开班,线上直播授课,由我本人主讲。现在已讲授3节课,有想学习申论课程的同学,可以与我沟通。
政论文2026年国考申论班已经开班,线上直播授课,由我本人主讲。现在已讲授3节课,有想学习申论课程的同学,可以与我沟通。
今天,政论文与同学们共同探讨2025年深圳市考申论二卷第二题的作答思路,并拟定参考答案。
我们先看题干:
假如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组委会准备向参展的A协会发一封感谢信,请结合材料13,草拟感谢信。(30分)
要求:
(1)要素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感染力强;
(2)可不拘泥于材料;
(3)如出现人名,一律以“XXX”代替;
(4)总字数500字以内。
感谢信,这在申论考试中比较常见。但深圳市这道题,有几个独特之处。
独特一:给定资料13一共391字,而这封信的要求500字
在申论试题中,很少出现给定资料的字数,比答案的字数少的情况。这是因为申论主要考察考生对给定资料的概括、分析、提炼和加工的能力,给定资料字数少于答案,那就不便于考察出考生这些方面的能力。
同时申论命题人还要求答案“要素完整”。那么,标题占据一行、称谓占一行、落款单位占一行、落款时间占一行,一行25个格,一共是100字。
即使感谢信的结尾,再加上祝福用语,占据一行,也就是125字,答案要写的字数也在370左右。这与给定资料13的391字,基本相差无几。
独特二:作答要求“感染力强”
这是对答案语言的要求,就是让A协会看到信后,信心爆棚,倍感振奋。
“感染力强”这种作答要求,在申论考试中比较罕见。因为目前的申论给定资料,内容以叙述事例为主。比如,上述的给定资料13中,就没有“感染力强”的语言。这就需要考生自身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语言储备,但这又与“让考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比拼能力”的申论命题初衷,产生一定的背离。
因此,“感染力强”这种作答要求,目前只出现在在个别申论试卷中,一般是要求写致辞、感谢信、典型材料、领导发言,等等。
独特三:作答要求“可不拘泥于材料”
除了申论大作文,各个小题的作答要求,没有出现过“可不拘泥于材料”的要求,最起码我没有看到过。
原因很简单,因为申论主要考察考生对给定资料的概括、分析、提炼和加工的能力,如果“可不拘泥于材料”,便能自由发挥,申论考试就变回了原来的“智力型”和“记忆型”考试,不符合申论这一门学科的根本要求。
一些同学会说,为什么申论大作文的作答要求中,一般都有“不拘泥于材料”呢?
申论大作文的作答要求,一般表述为: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这里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写议论文,主要有三个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和分论点必须要基于给定资料,这个毋庸置疑。那么,只剩下论据和论证。
而申论主要考察考生对给定资料的概括、分析、提炼和加工能力,而从给定资料中提炼论据,恰恰能展现考生具备这些能力。从这个角度看,论据最好也从给定资料中提炼。
因此,不拘泥于给定资料,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论证方式可以由考生自由选择。
而这种申论小题,要求“可不拘泥于材料”,而又要求“感染力强”,只能说明,申论命题人在向考生传递一个信息:拟定这封信时,要有一些主观色彩比较浓的语言且要有文学和抒情的特质,但这些语言不适宜出现在给定资料中。
独特四:作答要求“如出现人名,一律以‘XXX’代替”
这种往往出现在中高考的作文要求中,在申论考试中,还真没有见到过。
因为申论在拟定给定资料时,就已经将涉及到的真实的省市名称和各类单位,进行了虚拟化处理,如A市、B协会;或者将这些名称,重新编制一个新名称。因此,考生在拟定答案时,由于名称具体信息虚拟化,基本上不会被精准定位,也就涉及不到“如出现人名,一律以‘XXX’代替”这种情况。
况且,申论命题人在拟定问题时,也会尽量避免答案中出现类似问题。
但这道题是直接“点名道姓”,即: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组委会,有的考生可能参加过本次会议,并知道某些人的姓名,而在写感谢信时,为了表示重视,有时也会特意提及某人的姓名,这才出现了如此反常的作答要求。
上述的“四个独特”,给我们答题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
第一,要精准选取和运用给定资料中内容,并根据感谢信的文种特点,适当加入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第二,要改变平常作答申论题时的稳重、平实的语言风格,善于运用具有鼓动性、文采性的语言。
第三,要根据给定资料的内容,确定好答案结构和文字详略的分配。
由于篇幅原因,我就不对给定资料和参考答案做具体解析了。
政论文原创的2025年深圳市申论二卷第二题的参考答案为(共409字):
感谢信
A协会:
近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成功举办(以下简称“文博会”),圆满落幕,令人振奋。
本届文博会共有6015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博览与交易的创办宗旨再次得到充分彰显。
文博会成果斐然,这离不开贵协会的积极响应、鼎力支持,特别是在展会上展示数字文化出海服务相关内容,对于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文化对外开放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此文博会组委会全体同仁谨向贵协会的各位领导、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希望贵协会继续整合资源,帮助中小文化企业破解“文化出海”过程中难题;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助力企业降低成本、拓展市场,让中国文化产业的“故事”传播得更快、更远。
期待互助共赢,共襄盛举,让“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持续迸发出璀璨的光芒!
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组委会
XXXX年XX月XX日
来源:伟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