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0日,仁怀市人民政府在贵阳主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传推介会,不仅发布了《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认证赋码管理办法》,还推出了首批38款价格在100-500元区间的“亲民酒·口粮酒”产品。
酱香白酒的“亲民”转身,一场产业觉醒的序幕。
文 | 卖酒狼团队
编 | 南风
9月10日,仁怀市人民政府在贵阳主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传推介会,不仅发布了《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认证赋码管理办法》,还推出了首批38款价格在100-500元区间的“亲民酒·口粮酒”产品。
这一系列动作看似平常,实则传递出中国酱香白酒产业发展的重大转向信号——从仰望星空到脚踏实地,从追逐高端到拥抱大众。
众所周知,仁怀作为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是“高端”、“昂贵”。按照业内人士的话说,原料的超高品质、工艺的苛刻标准共同构筑起稀缺性的护城河。茅台酒作为产区的代表,其价格和稀缺性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然而,这场发布会却展示了仁怀产区的另一面:关注大众消费市场,推出价格亲民的产品,这不仅是市场策略的调整,更是一种产业哲学的深刻转变,即:高端化与大众化并非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产区正在完成从奢侈品向生活必需品的价值迁移。
此次38款“亲民酒·口粮酒”的推出,反映了仁怀产区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近年来,随着经济环境和消费观念的变化,白酒消费逐渐回归理性,“喝少点、喝好点”成为新趋势。
在此背景下,高端酱酒价格令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中间价格带出现市场空档。仁怀产区此次推出的100-500元价格带产品,正好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白,既满足了消费者对品质的追求,又照顾了大众的价格承受能力。
认证赋码管理体系的建立尤为值得关注。通过构建“源头可溯、身份可查、责任可究”的全程质量监控体系,仁怀产区正在尝试解决白酒行业长期存在的真伪难辨、质量参差不齐的痛点。
这一举措不仅保护了消费者权益,更重要的是维护了产区品牌价值,为行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这种透明化的质量管控体系展现了一个负责任产区的担当。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仁怀产区的这一系列动作,反映了中国白酒产业正在经历的深度调整。过去依赖政务消费和高端消费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转向大众消费市场成为必然选择。这种转型不是简单的降价促销,而是从产品结构、渠道建设、品牌传播到品质管理的全面重构。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转型并非仁怀产区独创……
近年来,包括茅台在内的多家酒企都推出了价格相对亲民的产品线,试图覆盖更广泛的消费人群。但仁怀作为产区整体的统一行动,具有更强的规模效应和品牌合力,有望形成产区品牌与企业品牌互相赋能的新格局。
当然,转型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如何在大众化过程中保持品质标准?如何在价格下探的同时维护品牌价值?如何在扩大产能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这些都是仁怀产区需要持续解答的问题。
仁怀产区的这次“亲民”转身,是中国白酒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追逐高端到回归大众,从神秘化到透明化,从单一产品到系统建设,这些变化标志着中国白酒产业正在走向成熟。
这种成熟不仅体现在市场策略上,更体现在产业理念和治理模式上。
未来,随着认证赋码体系的落地和亲民产品的上市,消费者有望以更合理的价格享受到真正来自核心产区的优质酱香白酒。而对产业来说,这可能是一场深刻变革的开始——酱香白酒正在摘下神秘面纱,走向寻常百姓家,这或许正是中国白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方向。
来源:酒哥杨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