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上美国法院,证明老婆是100%女性,将和美百万网红对簿公堂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0 18:10 1

摘要:这件荒唐事,最近就发生在法国总统马克龙身上,只因一个百万网红认定他的妻子是一个“变性人”,而且以“整个职业声誉”为赌注,在全网散播!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你敢相信么?一个国家元首,和一个百万网红对簿公堂,只为证明自己的妻子是女性!

这件荒唐事,最近就发生在法国总统马克龙身上,只因一个百万网红认定他的妻子是一个“变性人”,而且以“整个职业声誉”为赌注,在全网散播!

眼看怀疑布丽吉特性别的人越来越多,让两口子不堪其扰,马克龙终于决定不再坐视不理,向美国递交了一纸诉状,决定要向世界证明自己72岁的妻子是女性。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质疑布丽吉特的性别?这个百万网红又为何敢散播总统的谣言呢?

这场闹剧的始作俑者,是一位在美国拥有千万级粉丝的极右翼网红,名叫坎迪斯·欧文斯,从2024年3月开始,这位大姐就在自己的播客和社交媒体上,像念经一样反复叨叨一个“惊天大秘密”:

法国第一夫人布丽吉特·马克龙,在出生时其实是男儿身。

坎迪斯·欧文斯

为了让大家相信,她甚至以自己的职业声誉发誓,甚至还为此拍摄了一部长达八集的纪录片,名字就叫做《成为布丽吉特》,国家级别的“大瓜”瞬间吸引了全球网友高达百万次的观看。

其实欧文斯并不是这个谣言的第一任作者,早在五年前,就有人质疑过布丽吉特的真实性别。

2021年,两个女性在一个YouTube视频里首次抛出了这个离奇的指控 ,两人一个自称是独立记者,另一个自称是网络算命师,她们言之凿凿地声称布丽吉特·马克龙的真实身份,是她的哥哥米歇尔·特罗尼厄,还说她根本没生过孩子。

此外,这两人还煞有介事地分析起了照片,说她接受了变性手术,这个说法一出来,立刻就让欧美各路极右翼势力“如获至宝”,接力棒一样地疯狂传播,而在这场炒作大赛中,36岁的美国网红欧文斯无疑是用力最猛、声音最大的那一个。

细数欧文斯的生涯,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早年间,她还是个左派活动家,结果在2016年因为一个网站项目卷入了隐私争议,被舆论一顿猛锤,被逼的差点退网。

就在她人生低谷的时候,美国极右翼势力向她伸出了橄榄枝,让欧文斯一夜之间转变了政治立场,成了一名坚定的保守派斗士。

在加入了右翼媒体后,她如鱼得水,逐渐粉丝遍布各大社交平台,总数超过千万,而她最擅长的,就是抓住反疫苗、反女权、反全球化这类极具争议性的话题,疯狂收割流量和眼球。

至于布丽吉特的性别争议,更被她视为自己的“金字招牌”,逐渐三人成虎,很多网友跟着瞎起哄,也根本不在乎这件事是真是假了。

但这不禁让人疑惑,为什么布丽吉特会被她盯上呢?美国右翼又为何支持她炒作这个荒唐的话题?

美国右翼的动机

一直以来,美国左翼和美国右翼的政治矛盾就层出不穷,当特朗普第二任期上任,宣布“美国只承认男女两个性别后”,让不少拉拢“LGBT”多性别群体获取选票的右翼政客感到不满,对这个问题水火不容。

而“布丽吉特是男性”的谣言,也让美国右翼政客抓到了一个一举多赢的把柄,便开始疯狂炒作。

这是因为身为法国总统的马克龙,政治立场一直都是“中间派”,但推出的很多政策却违背了美国右翼保护主义政客的利益,比如说包容移民、支持欧盟一体化等观点,使美国右翼政客敢怒不敢言。

但针对个人感情,马克龙却不畏惧世俗的眼光,颇有一些“右翼”的味道。

1993年,年仅16岁的马克龙就对40岁的布丽吉特暗生情愫,两人相差整整24岁,还是师生关系,尽管父母再三阻挠,但两人最后还是走在了一起。

本身这段忘年恋就话题不断,如果大家再相信布丽吉特是男性,就正好能为美国右翼政客支持“LGBT”群体的行为背书,毕竟连一国总统都支持变性人,那么美国为何不能“开放自由”?

然而就是这个荒唐的谣言,让马克龙夫妇无比痛苦,以前想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行了,可能很快大家都会对这个说法不感兴趣,但谁知又冒出来一个欧文斯,不断往话题里添柴加火,忍无可忍的他们在决定走上美国法院,通过法律途径辟谣。

如今马克龙夫妇正在陪审团审判中寻求巨额惩罚性赔偿,相信马克龙在乎的不是多少赔偿金,就是想让欧文斯体验自己感受到过的痛苦。

但欧文斯在政坛和互联网摸爬滚打那么多年,显然也不会坐以待毙,目前看来尽管被总统起诉,她仍有办法可以自救。

首先欧文斯可以拿美国的“言论自由”当挡箭牌,在美国,法律对“观点表达”的保护力度远大于对“事实陈述”的保护,欧文斯可以辩称她说布丽吉特是男人,只是她个人的“观点”或“猜测”,并非在陈述一个板上钉钉的“事实”。

如果法院采纳这种说法,或者认为马克龙夫妇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欧文斯存在“真实恶意”(即明知是假的还故意传播),那么诽谤诉讼就很难打赢。

其次是打“管辖权”牌,欧文斯可以质疑美国法院凭什么管这件事,因为她的言论主要是在非美国的平台上发布的,目标受众也不是美国人,所以美国法院没有管辖权。

但不管怎样,无论是总统还是普通人,都应该拥有一个不被谎言和诽谤所困扰的生活环境,网络空间应该成为传递真相、凝聚共识的平台,而不是滋生仇恨和谎言的温床。

至于这场闹剧该朝什么方向发展,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信息来源:

鲁中晨报2025.09.19《马克龙夫人向法院提交证据证明自己是女性》

参考消息2025.09.19《马克龙夫人向法院提交证据证明自己是女性》

来源:柯静a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