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元朝、清朝,究竟怎么就被人忽略了?仿佛每次提到“盛世”,盘点中国历史,汉唐总是头名。事实在这儿,元朝疆域最大那会儿有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清朝也有一千三百五十万!这两个朝代面积吊打同场的汉唐,可为啥总拿不出“天下至尊”的光环?是不是元清都不算“正统”?到底什么
元朝、清朝,究竟怎么就被人忽略了?仿佛每次提到“盛世”,盘点中国历史,汉唐总是头名。事实在这儿,元朝疆域最大那会儿有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清朝也有一千三百五十万!这两个朝代面积吊打同场的汉唐,可为啥总拿不出“天下至尊”的光环?是不是元清都不算“正统”?到底什么是正统?外族建的王朝就不行?听起来也不太科学。从这点儿来说,舆论和史观多少有点儿先入为主的意思。想想看,史书总倾向于推崇汉唐,其实数据不会说谎。
追溯汉朝的疆域扩展,大家熟得快能背下来。秦朝留下三百万,汉武帝打出六百万,算上漠北灭匈奴获得的那段草原,也就是一千零四十万平方公里的最大边界。可那块地实际掌控多久?两代,三代?谁都模糊。汉朝确实从“三国分晋”这条线看,算给后人多留了三百万平方公里。现在翻史看地名,东到朝鲜,西去中亚,南到越南,北控外蒙古,说满也满,但也是经常“改朝换地”,要算都算上,那谁也能吹一波。
唐朝的疆域峰值比汉略胜一筹。武则天纵横捭阖,疆域面积一千二百四十万平方公里。其实唐高宗那时代已经接近了,只多武后那一年巅峰了一把。横跨亚洲大陆,东到朝鲜,西就到阿富汗、咸海,南到顺化,北到贝加尔湖。号称“帝国虹吸”,但三十年之后就有点儿玩不转。安史之乱之后,北边突厥、南边吐蕃,唐朝“缩水”到三百万平方公里——只剩一座中原,曾经的广袤疆土,没能守住。反而似乎给后世留下了一种“不进则退”的尴尬?
细看唐朝的疆域,一边扩张一边流失。后期还不如刚继承隋朝那会儿多,“文明盛世”实际边界却没有想象中持续那么久。看地图,数字能说明一切,短时最大值是一回事,长久控制又是另一回事。很少有人计较究竟是谁收回来,又是谁失去的嘛?回头梳理,唐朝鼎盛也许只是昙花一现,有些东西,摸得着叫疆域,管得住才算实力!是不是?
元朝,这话题每次一提都有人拧着眉,不爱多说。“外族入主”,成吉思汗,策马横跨欧亚大陆,蒙古铁骑东进西出,版图最大三千五百万平方公里,但元朝直接管控的领土一千三百七十万。南征北战,打碎了宋、金、夏几个家底,最终把原来只有二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地盘,一口气干到差不多一千一百七十万。元朝其实做了个“地理奇迹”,最短时间内扩大疆域,哪怕历史书上少人拍手叫好,纯粹看数据没得黑。这一笔,几乎是“最大增幅”。
查查当年的元朝地图,北起北冰洋,东到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抵多瑙河流域。现代中国全境都是他们的“底盘”,疆界线一画,就不太有谁能比。不过,元朝最后留下的遗产,却不像汉唐那样被逐渐继承。明朝实际上只拿了小头,元朝“过于庞大”的疆土也无法完全稳固。疆域越大,管控难度也直线上升,没人能一口气吃到最后。两百年里,那片土地换了主人,故事就这么轮回?
也有声音说,元朝之所以没“封神”,真不是他们做得不好,恰恰是太好了——把疆域扩到极限,最后谁都保不住。是不是有点讽刺?盛极而衰仿佛是“冥冥中自有安排”,疆界越大,管理起来不一定更强。权威数据倒不骗人,《中国历史地图集》也标注元朝疆域极广,和大蒙古汗国分治,有些地方只是名义控管。到底算谁家的?其实留下讨论空间。
清朝又是另一种格局。乾隆朝时期,疆域高峰一千三百五十万平方公里,这数据有多权威?德国默克尔亲自送来的世界地图上白纸黑字。北至唐努乌梁海、外东北库页岛、南包曾母暗沙与南沙群岛,西到帕米尔高原、缅北边境,东南含台湾、澎湖。那几年清朝真正把亚洲大陆最大范围握在了手。要翻数据,亚洲总面积也就四千万平方公里,清朝顶峰直接管了三分之一,这成就确实“无出其右”。
明末清初,明朝只剩三百五十万平方公里。清朝满人最爱奔袭,二百年时间,把国家地盘扩到三倍还多。鼎盛期数起来一千多万平方公里,金界线都在,数据不是糊弄人的。晚清重灾时期,割地丧权,仍有一千一百万以上,被西方列强肢解后还能顶住这么多,照搬数据不会错。不过,也有人说,清朝本就是“外族统治”,主流历史眼中地位一降再降。这个论调也不是没有道理,可数据就是数据,疆土这件事,不分哪个民族,谁掌控谁说了算。是不是还有点儿道理?
上述四个朝代,谁才算“最牛”?如果只看面积,清朝和元朝显然更强。汉唐其实短时间内也上了亿的规模,但不是那么持久,沦为后世的谈资。相反,元清被认为是“外族政权”,话题总有点儿避而不谈,不够气派。事实不止于数据,往往带着民族情绪与史学偏见。谁能说“版图最大”就是最厉害,谁又可以否认“传承最广”才是真正本事?又有谁会觉得“守得住才算本王”?两难之间,每拨人观点都不太相同。
其实一翻,元清除了面积,政治格局、民族融合、军事动员还有“技术革新”都各有特色。汉唐确实缔造了中华文明的大一统,但元清疆域扩展则刷新了地理认知。到底谁算“最牛”?逻辑上说得通,但情感上总有点儿舍不得推翻历史惯例。数据摆这儿,道理扯不完,开始觉得从“面积最大”到“能力最强”,说不好该按哪个标准。
部分史家主张,版图只是一方面,人口、经济、文化才是真本事。汉唐的人口密集,城市繁荣,元清地广人稀,治理难度增加。元清对少数民族的整合也不那么彻底,反而唐代一个长安,汇聚各路才俊。这样看起来汉唐也不是“纸面硬核”。疆界大有大困,地小有小好,谁说不是呢?
又一拨人认为,不管是哪朝,版图最大只能说明一时武力爆发。持久繁荣才是王朝的底气,盛世不是数字那样简单。汉唐确有点,元清也不缺猛将能臣。只不过,元清因外族身份,被主流史学压着,难有“正统”名分。这观点转来转去,前后矛盾,没人能说服所有人。是不是就不能有个最终标准?还是其他啥指标更合理?
要怎么比,其实大家各有算法。疆域一说,清朝和元朝遥遥领先;如果比文明传承,汉唐才是核心。网站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陆地面积保持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这是“继承了历史的清朝卫星版图”,官方机构确认为权威。细算清朝末年,流失最多的地方是北方、西方边界,东南还保存得不错。数据摆这儿,对比就很直观,有图有真相。
但奇怪的是,谁都不太接受“外族王朝”的身份。元朝、清朝各自的国号、制度、民族融合方式,不完全一脉相承。元朝治下多民族混合,地方自治明显;清朝“满汉融通”,设八旗、旗民分治,社会结构更复杂。和汉唐的大一统朝局不一样,结果搞得“面积最大却无法称最牛”。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想通了也不奇怪,历史本来就不完美,各自有各自的堵点。
撇开情绪,比数据,还是没有定论。面积最大不是万能,但武功值、国家影响力、长期稳定都得算。元清拿下超大版图,汉唐守住文化、经济底盘。这份王朝光环,到底谁配拥有?其实并不重要。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辉煌,也有自己的遗憾。谁最强?看你站在哪。
历史的厚重感,来自一代又一代的折腾、坚持、挣扎。面积顶峰就是真王者?还是说传承才算完美?各有逻辑,各有说法,到底哪个是你的答案,不妨自己琢磨。
来源:范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