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到纪录片,我也好长时间没给大家推荐了,去年我和米粒断断续续看完了《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和《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意犹未尽。
文 | 米粒妈
自从米粒上了初中,各科作业、考试铺天盖地,我们家每周末看纪录片的传统都断了。
周末北京大风,平时小区里撒欢的孩子也都被大人按在家。
米粒爸说,既来之则安之,正好他做点好吃的,我们三口人可以窝在家,追追纪录片,也算难得的惬意。
说到纪录片,我也好长时间没给大家推荐了,去年我和米粒断断续续看完了《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和《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意犹未尽。
本来,春节的时候我就发现了央妈的又一神作《遇见最美宋词》,但当时刚播,没更新两集,后来就开学了,我想着等暑假再看吧。
结果这个意外的周末……我们一口气追完了。
这部纪录片小而美,只有7集,每集25分钟。那些书本上、试卷中的大语文高频考点,在纪录片中,都化作了宋词之美。
每集围绕不同主题讲述宋词背后的故事。
第一集《一瓯清露一炉云》,以“雅情”为主题,饮茶、焚香、妆容、节庆等场景一一展现,能看得出宋代文人“以雅相尚”,他们是真懂生活啊~
从第二集开始,就以情感线索为主了,友情、爱情、山水情、家国情,每一集都不止聚焦一个词人,而是巧妙地用情感线把他们串连起来。
第二集《千里共婵娟》,讲的就是“兄弟情”、“知己情”,苏轼与苏辙、秦观与黄庭坚等词人跨越时空的深厚情谊——千里同行、万里同悲。
开头是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密州的超然台上,苏轼与友人把酒言欢,他在这里就职,已经跟弟弟苏辙六七年没见了。这样的场景引出了家喻户晓的《水调歌头》,这是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超然台这个名字就是苏辙起的,“超然”正是苏轼的追求。
纪录片中,会有专家、学者适时出来做解读,不出戏不跳戏,每段解读只有短短几句,但切中要害,衔接自洽,也给孩子们做了很多宋词以外的背景拓展。
苏轼和苏辙的人生命题,是从“夜雨对床”开始的。其实古代诗人也好、词人也好,他们的作品背后都是心境、是抱负、是人生追求,当然每个阶段经历了不同的人生际遇,想法又会有改变。了解他们的来时路,就更能体会作品之中的情感内核。
苏轼耿直、锋芒毕露,而弟弟苏辙恰恰相反,内敛、沉稳。所以苏轼无论得意还是失意,都把苏辙视为人生中最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人。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苏辙穿过八百里风雨,跟苏轼在黄州相聚10天。
后来苏轼被贬海南儋州,苏辙又远赴藤州为哥哥送行。
那也是兄弟俩此生最后一面。苏轼病逝后,苏辙为哥哥料理后事,写墓志铭,悼文中有一句“手足之爱,平生一人”,道尽了兄弟俩一生的珍贵情谊。
即便千年之后,这些词句依然能直击我们的灵魂,时代不同又怎样?人非物也非,但所有人都感受得到他们弥足珍贵的手足之情。
第三集《两情若是久长时》围绕“爱情”主题,有李清照、柳永、秦观等人的作品,初见、别离、思念……爱情是多面的,有甜蜜也有遗憾。
第四集《我见青山多妩媚》就到了“山水田园情”了。主人公是柳永、辛弃疾、苏轼等词人,有柳永留恋西湖,有辛弃疾以青山为伴。
第五集《别有人间行路难》是词人面对风浪傲然前行的勇气和态度,让孩子们看看古人是如何化沧桑为力量的。
第六集《一蓑烟雨任平生》依然有苏轼。这一集讲“人生风雨中洒脱豁达的心境”。
写《定风波》的时候,苏轼正在黄州,有一天跟友人在沙湖道中遇雨,朋友觉得狼狈,他却觉得惬意、自在,雨过天晴之后就写下了这首词。
可能孩子会觉得这样的小事,不足以说明苏轼是个“乐天派”。
那不如看看这一集讲述的“乌台诗案”。在这之前,苏轼可是政坛上冉冉升起的明星,有着大好的前途和光明的未来,但是“乌台诗案”让他一夜间跌入谷底,被贬黄州。
刚到黄州的时候,苏轼写了一首《卜算子》,“有恨无人省”“寂寞沙洲冷”。
但根本郁闷不了多久,他就支棱起来了。
播种种地、修建学堂,在这里,他有了“东坡居士”的称号。
一个叫苏东坡的新生命,又在这里蓬勃生长起来了。
不能改变外界环境又如何,那就倔强地向内而生吧。
《定风波》最后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绝不可能是当年跟弟弟苏辙“雨夜对床”时的心境,这必定是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之后,悟到的人生哲学。
第七集《八千里路云和月》聚焦“家国情怀”,有范仲淹、辛弃疾、文天祥等孩子们熟悉的词人作品,壮志豪情,看得我也热血沸腾。
像纪录片里,人大文学院教授说的:人们在回望历史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当时的历史感受是那般的,它在历史写不到的地方生长,我们能够鲜明地感受到那种情感的力量。
我觉得这部纪录片真的是“小而美”的佳作,每集主题不同,但是一个词人可能存在于不同主题中,像苏轼,有跟苏辙的手足之情,有寄托山水的田园情,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
所以看完这7集,孩子就能把一个词人的一面、两面、三面都拼凑起来,因为人生不同阶段,会经历不同的故事,坦途也好逆境也罢,作品不说假话,不同心境、不同情感都寄托在诗词之中。
一个词人的人生拼图完整了,他的作品脉络也就清晰了。
这部纪录片给小学孩子做宋词启蒙,给初中孩子做大语文拓展非常合适,全刷完一共也没多长时间。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
来源:米粒妈频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