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耕正当时,农事催人忙。在昂昂溪区稻田村的水稻育苗基地,20栋现代化温控大棚内,伴随着自动化播种机的规律声响,村民们正抢抓农时培育优质稻苗。与往年不同的是,这些承载着丰收希望的棚室,将在水稻插秧后开启"第二季"使命——培育反季蔬菜,实现"棚室不闲,四季生金"。
春耕正当时,农事催人忙。在昂昂溪区稻田村的水稻育苗基地,20栋现代化温控大棚内,伴随着自动化播种机的规律声响,村民们正抢抓农时培育优质稻苗。与往年不同的是,这些承载着丰收希望的棚室,将在水稻插秧后开启"第二季"使命——培育反季蔬菜,实现"棚室不闲,四季生金"。
"现在播下的是稻种,等五月中旬秧苗下田后,我们马上要种黄瓜、西红柿和豆角。"正在操作播种机的种植大户算起经济账:"单靠水稻每亩收益约1600元,利用闲置期种两茬蔬菜,每亩还能增收3000多块。现在全机械化种植解放了人力,增加了收入。
据了解,稻田村创新推行"水稻+蔬菜"周年轮作模式,依托智能化机械化的育苗大棚,水稻育苗期精准控制温湿度培育壮苗,蔬菜种植期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通过错季上市提升附加值。去年试点的50亩地块,实现水稻亩产600公斤、蔬菜亩产值突破8000元。
如今,昂昂溪区推广的稻菜轮作模式,不仅有效避免了农田闲置,还改良了土壤,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土地亩均产值可增加至少一倍,实现“一地多收”。(市农业农村局)
来源:北国媒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