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夏的阳光透过窗纱洒进书房,林远方正聚精会神地备课。书桌上放着一杯龙井,茶香氤氲在空气中,不时有微风掀动书页,发出沙沙的声响。他抬头看了看墙上的照片,那是他和女儿林小茶在西湖边的合影,照片中的女儿笑靥如花,而他则一脸严肃,却掩不住眼角的笑意。
“爸,这盒龙井是今年明前茶,您尝尝。”林小茶双手捧着精致的瓷罐,笑意盈盈地看着父亲。
林远方接过茶罐,轻轻揭开盖子,深吸一口气,闭眼感受那股清新的茶香。“好茶啊,茶茶,你真有眼光。”
“您喜欢就好。”林小茶满足地看着父亲,眼中满是柔情,“别又舍不得喝,放到最后茶叶都不香了。”
林远方笑而不语,轻轻合上了茶罐。那一刻,他们都不知道,一盒茶叶,竟会在日后成为思念的载体和泪水的源泉。
01
初夏的阳光透过窗纱洒进书房,林远方正聚精会神地备课。书桌上放着一杯龙井,茶香氤氲在空气中,不时有微风掀动书页,发出沙沙的声响。他抬头看了看墙上的照片,那是他和女儿林小茶在西湖边的合影,照片中的女儿笑靥如花,而他则一脸严肃,却掩不住眼角的笑意。
林远方今年五十五岁,是本地大学中文系的教授,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已有二十余年。他性格内敛,为人古板,但在学生眼中却是位知识渊博、讲课生动的好老师。二十年前,他的妻子在一场车祸中离世,只留下他和年仅五岁的女儿相依为命。
“爸,您在家吗?”门外传来清脆的声音,打断了林远方的思绪。
“在书房。”林远方放下笔,推了推眼镜。
林小茶推门而入,手里提着一个小布袋。她今年二十五岁,是一名专业茶艺师,在城西开了一家名为“茶语”的小茶馆。她生得秀气,一双眼睛灵动有神,说话做事总是温柔细致,很有她母亲当年的风范。
“又忙着备课?我带了些新到的碧螺春,咱们一起尝尝。”林小茶熟门熟路地取出茶具,动作优雅地开始泡茶。
林远方靠在椅背上,安静地看着女儿的一举一动。二十年来,他把全部的爱都给了这个女儿,看着她从一个懵懂的小女孩成长为独立自信的女性,他心中满是欣慰。而女儿也没有让他失望,不仅学业优秀,毕业后还凭着对茶道的热爱开创了自己的事业。
“最近茶馆生意怎么样?”林远方接过女儿递来的茶杯,轻抿一口。
“挺好的,最近来了几位茶商,对我调配的几款茶挺感兴趣。”林小茶笑着说,“对了,下周有个茶艺展,我要去参展,您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你去忙你的,我就不凑热闹了。”林远方摇摇头,他不喜欢人多的场合。
林小茶也不勉强,只是叮嘱道:“那您这几天好好吃饭,别又为了看书忘了时间。我冰箱里给您做了几个菜,热一下就能吃。”
父女俩就这样,一边品茶,一边聊着各自的生活琐事。这是他们多年来的习惯,茶是他们之间最好的纽带,也是表达关爱的方式。
送走女儿后,林远方回到书房,目光落在书架上那排整齐的茶罐上。那是女儿这些年送给他的各种名茶,每一罐都被他精心保存。他打开其中一罐,取出一小撮茶叶放入锡制小罐中,然后又小心地盖好原罐。这是他的秘密习惯,每次女儿送来好茶,他都会留一部分不喝,就像是在保存某种珍贵的记忆。
林远方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要这样做,或许是因为独自抚养女儿的那些年,物质条件并不宽裕,舍不得享用好东西已经成了习惯;又或许是潜意识里,他害怕有一天女儿会离开他,而这些她送的茶叶,将成为他唯一的慰藉。
书桌上的手机震动起来,是女儿发来的消息:“爸,我忘了跟您说,陈志远明天想上门拜访您,您看方便吗?”
林远方眉头微皱。陈志远是女儿在半年前认识的一个男友,据说是在那次茶艺展上相遇的。虽然只见过两次,但林远方对这个年轻人的印象还算不错——为人稳重,言谈举止得体,是一家跨国公司的高管。只是他没想到,两人的关系已经发展到了男方要上门拜访的地步。
“方便,我明天下午没课。”他简短地回复。
放下手机,林远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又落在了那排茶罐上,心中突然涌起一丝莫名的不安。
第二天下午,陈志远准时敲响了林远方家的门。他西装革履,手里提着一个精致的礼盒。
“林教授,您好,冒昧打扰了。”陈志远彬彬有礼地打招呼,将礼盒递给林远方,“这是从云南带回来的普洱茶,听小茶说您喜欢。”
林远方接过礼盒,请陈志远坐下,林小茶则去厨房准备茶点。
“林教授,今天来是有件事想跟您商量。”陈志远正色道,“我和小茶交往一年多了,彼此都很了解也很相爱。前段时间公司决定让我去新加坡负责亚太区业务,我...我想请小茶和我一起去,成为我的妻子。”
虽然心里早有预感,但真正听到这话时,林远方还是感到一阵心悸。他沉默了片刻,问道:“小茶知道吗?她是怎么想的?”
“她说要尊重您的意见。”陈志远诚恳地说,“我知道小茶是您的掌上明珠,我向您保证会好好照顾她,让她幸福。”
林远方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仔细观察着面前的年轻人。陈志远三十二岁,比小茶大七岁,从谈吐举止看得出受过良好教育,工作稳定,家庭背景也不错。理智告诉他,这是个可以托付女儿终身的人。但情感上,他却难以接受女儿要远嫁他乡的事实。
“爸,茶泡好了。”林小茶端着茶盘走来,察觉到了房间里微妙的气氛,不安地看了看父亲和男友。
“志远已经和我说了。”林远方语气平静,看向女儿,“这是你的人生大事,你自己考虑清楚了吗?”
林小茶放下茶盘,坐到父亲身边,轻声说:“我想过了,我愿意和志远一起去新加坡。但是我担心您一个人在这里...”
“我一个大老爷们有什么好担心的。”林远方打断女儿的话,故作轻松地说,“你妈妈走后,我不也把你拉扯大了吗?”
“林教授...”陈志远欲言又止。
“你们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不必为我考虑太多。”林远方端起茶杯,“新加坡离这里也不远,常回来看看就行。”
看到父亲表面上的坦然,林小茶悬着的心稍稍放下。她不知道的是,在那平静的外表下,林远方的心正在一点一点地碎裂。从女儿五岁起,他们就没有分开过一天,现在她要嫁人了,还要去一个远离家乡的国度,这让他如何能不痛苦?
02
接下来的日子,林小茶忙着准备婚礼和办理各种手续,林远方则表现得异常冷静,仿佛女儿远嫁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他照常去学校上课,回家备课批改作业,唯一的变化是,他开始整理家中的物品,把女儿的照片一一装裱起来,挂在客厅和书房的墙上。
晚上,当林远方独自坐在书房时,他会不由自主地想象女儿远嫁后的生活:她会住在一个什么样的房子里?会不会适应新加坡的饮食和气候?会不会因为语言不通而感到孤独?每当这时,他的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疼痛难忍。
婚期定在三个月后,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已经到了婚礼前一周。这天,林小茶特意请了假,来到父亲家中。
“爸,我有样东西要送给您。”林小茶从包里取出一个精致的红木盒子,郑重地递给父亲。
林远方接过盒子,有些意外地问:“什么东西这么正式?”
“您打开看看。”林小茶期待地看着父亲。
林远方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包用锦缎包裹的茶叶,茶叶上方还放着一张精美的卡片,上面写着“思念”二字。
“这是我特意为您调制的茶叶,融合了龙井、碧螺春和铁观音三种茶的特点,既有龙井的清爽,又有碧螺春的甘甜,还有铁观音的醇厚。”林小茶解释道,“我给它起名'思念',希望您在想我的时候,可以泡一杯尝尝,就像我们还在一起品茶一样。”
林远方抚摸着锦缎包裹的茶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女儿的心意他懂,这盒茶是她留给他的一份念想,也是她对他的一份关怀。
“谢谢,我会好好珍藏的。”林远方轻声说,将茶盒郑重地放在书桌上最显眼的位置。
“不是让您珍藏,是让您喝的。”林小茶故作严肃地说,“别又像以前那样,舍不得喝,放到最后茶叶都不香了。”
林远方笑了笑,没有回答。心中却暗暗决定,这盒茶,他会像珍藏其他茶叶一样,留一部分永远不动。
“对了,爸,我想请您搬到我的茶馆住几天,好吗?”林小茶突然提议,“我想在结婚前,多陪陪您。”
林远方有些意外,但很快点头答应了。他知道,这可能是他们父女俩在一起生活的最后几天了。
接下来的几天,林小茶白天忙着交接茶馆的事务,晚上则和父亲一起品茶聊天。她告诉父亲,她已经联系好了在新加坡的华人茶商,打算在那边开一家小茶馆,继续自己的事业。
“开茶馆很辛苦,你一个人能行吗?”林远方关切地问。
“志远说会帮我,他在新加坡有很多朋友,会给我介绍客源。”林小茶自信地说,“您别担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林远方点点头,又叮嘱了一些生活上的小事,林小茶都一一记在心里。这些叮嘱看似平常,却饱含父亲深深的爱和不舍。
婚礼当天,阳光明媚。林远方身着正装,面带微笑地将女儿的手交给了陈志远,祝福两人百年好合。仪式简单而温馨,宾客不多,但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那份真挚的祝福。
送机时,林远方站在机场出发厅,目送女儿和女婿离去。林小茶一步三回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最后在安检口处,她终于忍不住冲回来,紧紧抱住父亲。
“爸,您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我很快就回来看您。”林小茶哽咽着说。
“去吧,别担心我。”林远方拍拍女儿的背,声音坚定,“好好照顾自己,有事就打电话。”
直到女儿的身影完全消失在视线中,林远方才转身离开。走出机场,他没有立即打车回家,而是独自一人沿着马路漫无目的地走着。天气很好,阳光温暖,但他却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寒冷和空虚。
回到家中,林远方站在门口,深吸一口气才推门而入。屋内一片寂静,没有女儿的说笑声,没有泡茶的清香,只有他一个人的脚步声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回响。他走进书房,目光落在那个红木茶盒上,伸手轻轻抚摸,却没有打开。
“茶茶,爸爸舍不得喝你的茶,就像舍不得你离开一样。”他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落寞。
03
时光如水,转眼间,林小茶远嫁新加坡已经半年。这半年里,林远方渐渐适应了独居的生活。每天早晨,他会准时起床,煮一壶开水,泡一杯龙井,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晚上回家后,他会打开电脑,等待女儿的视频通话。
“爸,您今天看起来气色不错。”屏幕上,林小茶的笑容依旧甜美。
“嗯,最近睡眠挺好的。”林远方应付着,没有告诉女儿,他其实经常失眠,有时半夜会突然惊醒,习惯性地想去女儿房间看看,才猛然想起女儿已经不在家了。
“我和志远准备开一家茶馆,已经找好了地方,就在乌节路附近,那里华人很多。”林小茶兴奋地说,“等开业了,您一定要来啊。”
“好,一定去。”林远方微笑着点头,心里却在想,新加坡那么远,他这把年纪,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去看看女儿的新茶馆。
结束通话后,林远方走进书房,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那个红木茶盒上。半年了,他一直没有打开过那盒“思念”茶。他总觉得,只要茶盒不开,女儿就像还在他身边一样。这盒茶成了他精神上的寄托,也是他与女儿之间的一种无声的连接。
随着时间流逝,林小茶的视频通话越来越少,从一开始的每天一次,变成了每周一次,再到现在的半月一次。她在新加坡的生活越来越忙碌,茶馆开业,客人不断,还要照顾丈夫的起居。林远方理解女儿的处境,从不抱怨,每次通话都是报喜不报忧,只说自己一切都好。
一天下午,林远方在讲课时突然感到一阵心悸,冷汗直冒。他勉强撑完了课,回到办公室后立即被同事送往医院。检查结果显示,他有轻微的心脏问题,医生建议他减轻工作压力,定期复查。
“林教授,您这情况不算太严重,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医生叮嘱道,“您一个人住吗?有没有家人在身边照顾?”
“我女儿在国外。”林远方简短地回答,“不用担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回家后,林远方坐在书桌前,犹豫着是否要把病情告诉女儿。拿起手机,翻到女儿的号码,最终还是放下了。“何必让她担心呢?”他自言自语道,“她现在有自己的生活,不该为我的事操心。”
为了分散注意力,林远方开始写一本关于中国茶文化的书。他查阅大量资料,整理自己多年来对茶道的理解和感悟。写作成了他生活的重心,也是寄托思念的方式。每当写到关于茶的情感价值时,他的思绪总会不由自主地飘向远在新加坡的女儿。
一年过去了,林小茶的茶馆在新加坡站稳了脚跟,还在当地华人圈子里小有名气。她给父亲寄来了茶馆的照片和一些新加坡的特产,信中提到她和丈夫感情很好,生活幸福美满。林远方看着照片上女儿灿烂的笑容,心中既欣慰又酸楚。他的女儿真的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天地,不再需要他的庇护。
林远方的心脏问题时好时坏,他按时服药,尽量减少工作量,却从不告诉女儿。每次视频通话,他都会特意穿上得体的衣服,精神饱满地出现在镜头前,生怕女儿看出什么端倪。
直到有一天,他在学校讲课时突然晕倒,被紧急送往医院。医生检查后严肃地告诉他,他的心脏问题加重了,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林教授,您的情况比较复杂,手术成功率大约在百分之七十。”医生直言不讳,“您需要尽快通知家人。”
躺在病床上,林远方第一次感到了死亡的临近。他想起了很多事:女儿小时候的笑脸,妻子离世时的无助,以及这些年来父女俩一起品茶的温馨时光。突然,他想起了那盒从未打开过的“思念”茶。
“如果我就这样走了,那盒茶岂不是永远都不会被打开?”这个念头让他感到一阵深深的遗憾。
04
出院后,林远方决定在手术前打开那盒茶。回到家中,他走进书房,轻轻取下那个尘封已久的红木盒子。盒子上已经积了一层薄灰,他小心地擦拭干净,然后深吸一口气,缓缓打开了盒盖。
茶叶上方还放着那张写有“思念”二字的卡片,他轻轻拿起卡片,发现下面还压着一封信和一个小巧的记忆棒。林远方有些诧异,他不记得当初看到过这些东西。
他打开信封,取出里面的信纸,上面是女儿熟悉的笔迹:
“亲爱的爸爸:
如果您正在读这封信,那么您终于决定打开这盒茶了。我知道您一直有个习惯,每次我送您茶叶,您都会悄悄留一部分不喝,像珍藏宝贝一样收起来。我曾经不理解,为什么好茶不趁新鲜时喝掉,非要等到它失去香气呢?
后来我明白了,对您来说,那些茶叶不仅仅是饮品,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您舍不得喝完那些茶,就像舍不得时光流逝,舍不得我长大离开一样。
爸爸,我知道您这一生都在付出,为了我,您放弃了太多自己的快乐。现在,是时候让您学会享受生活了。这盒'思念'茶,我特意多做了一些,够您慢慢品尝。记忆棒里有我示范冲泡这款茶的视频,希望能帮助您泡出最好的茶味。
茶,就像人生,需要及时品尝才能体会它的真味。爸爸,请您记住,无论我在哪里,我们的心永远连在一起。我爱您。
您的女儿:小茶
2023年5月10日”
读完信,林远方的手不住地颤抖,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下。女儿早就发现了他的“秘密”,还如此体贴地理解了他的心情。他连忙打开电脑,插入记忆棒,找到里面的视频文件。
画面中,林小茶穿着一身淡绿色的旗袍,坐在一张古色古香的茶几前,微笑着对着镜头说道:“爸爸,今天我要教您如何冲泡'思念'茶。这款茶融合了三种您最喜欢的茶叶,每一种都有特殊的冲泡方法...”
林小茶详细地介绍了每一种茶叶的来源和特点,然后示范了最佳的冲泡方式。她的动作优雅流畅,言语间充满了对父亲的关爱。视频的最后,她举起茶杯,对着镜头说:“爸爸,茶,需要趁热品尝;情,需要及时表达。我知道您舍不得喝这些茶,就像舍不得我离开。但请相信,不管我在哪里,我们的心永远连在一起。”
林远方看着屏幕上女儿灿烂的笑脸,泪流满面。他按照视频中的方法,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些茶叶,放入紫砂壶中,按照女儿教的方式冲泡。茶香四溢,他深吸一口气,仿佛女儿就在身边一般。
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茶香在口中弥漫开来,既有龙井的清新,又有碧螺春的甘甜,还有铁观音的醇厚,恰如女儿所说。这一刻,他既为女儿的用心和体贴感动,也为自己多年来对情感的压抑而自责。
“茶茶,爸爸错了。”他轻声自语,泪水滴落在茶杯中,“珍藏不如品尝,思念不如相聚。”
就在这时,手机响了起来,是女儿打来的视频通话。林远方擦干眼泪,接通了电话。
“爸,您怎么了?眼睛红红的。”林小茶立刻注意到了父亲的异常。
林远方犹豫了一下,决定不再隐瞒:“茶茶,爸爸有些事要告诉你...”
他把自己的病情和即将进行的手术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女儿。电话那头,林小茶的脸色变得苍白,眼泪瞬间涌出。
“爸,您怎么现在才告诉我?我马上订机票回来。”林小茶急切地说。
“不用,你在那边有工作,手术也不是什么大事...”林远方试图安慰女儿。
“不行,我必须回来。”林小茶坚决地说,“爸,您等着我,我很快就到。”
挂断电话后,林远方的心情复杂难言。他既担心女儿长途跋涉会太辛苦,又期待着能够见到朝思暮想的女儿。他看着手中的茶杯,茶香依旧浓郁,就像父女之间的感情,历久弥新。
“茶茶说得对,茶需要及时品尝,情需要及时表达。”林远方自言自语道,他决定,不管手术结果如何,他都要学会更直接地表达对女儿的爱。
05
三天后,林小茶和陈志远匆忙赶回国内。一见到父亲,林小茶就忍不住扑到他怀里大哭起来。她看上去比离开时消瘦了一些,但眼神中的坚定和成熟却让林远方感到欣慰。
“爸,您怎么可以瞒着我?您知不知道我有多担心?”林小茶哽咽着说。
“我不想打扰你的新生活。”林远方轻拍女儿的背,声音温柔。
“什么新生活不新生活的,您永远是我最重要的人。”林小茶擦干眼泪,认真地说,“从现在开始,我会一直陪在您身边,直到您完全康复。”
陈志远也表示会支持妻子的决定,他已经向公司申请了远程办公的安排,可以暂时留在国内陪伴岳父。
看着女儿和女婿,林远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终于明白,家不是一个固定的地方,而是人与人之间那份永不消逝的情感连接。无论相隔多远,只要心在一起,家就在那里。
“对了,爸,您打开那盒茶了吗?”林小茶突然问道。
林远方点点头,指了指书桌上的茶具:“刚刚按照你视频里教的方法泡了一杯,真的很香。”
林小茶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您终于舍得喝了!我还以为这盒茶也会被您收起来呢。”
“是啊,我终于明白了,茶如人生,需要及时品味。”林远方感慨道,“谢谢你,茶茶,是你教会了我这个道理。”
“那今晚我们一起喝一杯吧,就当是为爸爸手术顺利祈福。”林小茶提议道。
“好。”林远方笑着应允,心中的担忧和恐惧在女儿的陪伴下渐渐消散。
晚上,父女俩坐在客厅的茶几旁,陈志远体贴地留给他们独处的空间。林小茶亲手为父亲泡了一杯“思念”茶,动作熟练而优雅。
“爸,您知道吗?我怀孕了。”在茶香四溢的氛围中,林小茶轻声宣布了这个喜讯。
林远方惊讶地看着女儿,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已经三个月了,医生说一切正常。”林小茶抚摸着自己尚未显怀的腹部,眼中满是幸福的光芒,“我本来打算等再稳定一些再告诉您的。”
“我要当爷爷了?”林远方的声音有些颤抖,眼眶湿润了。这一刻,他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生命就是这样,有离别,也有重逢;有失去,也有获得。
“是啊,所以您必须好好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林小茶握住父亲的手,坚定地说,“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有一个健康的爷爷。”
林远方点点头,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他举起茶杯,与女儿轻轻碰杯:“为了新生命,也为了新的开始。”
茶香氤氲在房间里,父女俩的笑容在灯光下格外温暖。在这一刻,林远方明白,爱和生命一样,需要勇敢地去面对、去表达、去珍惜。而那盒名为“思念”的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联结父女情感的纽带,是跨越时空的爱的见证。
手术那天,阳光明媚。林小茶和陈志远一直守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着。幸运的是,手术非常成功,林远方的恢复情况也比医生预期的要好。
“看来您的求生欲很强啊,林教授。”主治医生笑着说,“有这么孝顺的女儿和女婿,您可得好好保重身体。”
在医院康复期间,林小茶每天都会陪在父亲身边,为他读书,和他聊天,有时还会带一些简单的茶具来,给父亲冲泡清淡的花茶。陈志远也经常来探望,和林远方讨论时事或者工作上的事情,两人的关系比以前更加亲近了。
“爸,我和志远商量了一下,决定暂时留在国内,直到孩子出生。”一天,林小茶坐在病床边,对父亲说道。
“那你的茶馆怎么办?”林远方关切地问。
“已经找了一个很可靠的朋友帮忙打理,而且志远的公司同意他远程办公。”林小茶解释道,“我们还在考虑,要不要把新加坡的茶馆缩小规模,主要精力放在国内发展。”
林远方有些意外:“你不是一直想在国外闯出一片天地吗?”
“是啊,但我现在明白了,家人才是最重要的。”林小茶温柔地微笑,“我想让我的孩子在爷爷的陪伴下长大,就像您陪伴我一样。”
听到这话,林远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曾经担心女儿远嫁后会忘记家乡,忘记他这个老父亲,现在看来,他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女儿不仅没有忘记,反而更加懂得珍惜这份亲情了。
“茶茶,谢谢你。”林远方握住女儿的手,声音有些哽咽。
“该说谢谢的是我才对,爸爸。”林小茶眼中含泪,“谢谢您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谢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和理解。”
父女俩相视而笑,无需多言,彼此心中都明白那份深沉的爱。
出院后,林远方在女儿的照顾下很快恢复了健康。林小茶决定重新经营她在国内的茶馆,但这次邀请父亲一起参与,将他对中国茶文化的研究融入其中。
“爸,我想把茶馆改名为'思念',您觉得怎么样?”一天,林小茶突然提议。
“思念?”林远方想起那盒特制的茶,不禁莞尔,“很好的名字,寓意深远。”
就这样,父女俩开始了新的合作。林远方的茶文化书籍也接近完成,许多出版社都表示了出版意向。他在书的扉页上写道:“献给我的女儿小茶,是你教会我茶如人生,需要适时品味,不可久藏。”
06
时光飞逝,转眼间一年过去了。林小茶顺利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婴,取名“甘露”,寓意甜美如茶。林远方完全康复,精神矍铄,满脸幸福地抱着小孙女,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思念”茶馆的生意越来越好,不仅吸引了本地茶客,还有不少外国游客专程前来品尝。林小茶和丈夫决定在中国和新加坡之间往返经营两家茶馆,让生活更加灵活。林远方也经常去新加坡小住,享受异国文化的滋养。
“爸,您看,这是为甘露特制的第一盒茶。”林小茶递给父亲一个小巧的木盒,里面装着一些特别调配的花茶,“等她长大一些,就可以开始接触茶文化了。”
林远方接过茶盒,脸上露出温暖的笑容。这一次,他没有把茶盒放在架子上珍藏,而是当即打开,取出一些茶叶,放入茶壶中。
“茶要趁新鲜品尝,情要及时表达。”他一边冲泡着茶,一边意味深长地说,“这是你教给我的道理,茶茶。”
林小茶笑着点头,抱起女儿走到父亲身边。陈志远也加入了他们,一家人围坐在茶几旁,茶香四溢,情意绵长。
在那盒名为“思念”的茶叶见证下,他们的爱跨越了时间和距离,变得更加深厚和坚固。正如茶叶需要沸水的激发才能释放香气,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需要经历离别和考验,才能更加珍贵和醇厚。
而那个曾经让林远方泪流满面的红木茶盒,如今放在“思念”茶馆最显眼的位置,向每一位客人诉说着这个感人的故事——出嫁前女儿送给父亲一盒茶,父亲一直没舍得喝,两年后打开却痛哭。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茶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爱、成长和理解的生命寓言。
来源:一遍真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