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爆发!机器人概念股集体退潮,狂欢背后谁是真正受益者?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0 14:12 1

摘要:一场由宇树科技IPO引发的资本狂欢正在冷却,短短12个交易日创造11个涨停板的奇迹背后,哪些企业真正站在了机器人革命的风口?

> 一场由宇树科技IPO引发的资本狂欢正在冷却,短短12个交易日创造11个涨停板的奇迹背后,哪些企业真正站在了机器人革命的风口?

9月19日早盘,A股市场“宇树科技概念股”集体大跌。首开股份盘中一度跌超9.6%,金发科技跌停,荣晟环保跌幅达8.75%。

这场资本狂欢始于9月2日宇树科技宣布启动A股上市计划。短短12个交易日内,首开股份股价涨幅超200%,金发科技、荣晟环保等也因类似逻辑被资金追捧。

2025年,“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智能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典型终端产品,正从实验室快步迈向商业应用场景。

我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占全球约27%。从本体到大脑,具身智能机器人正在加速迭代。

多地正在政策和资源方面积极布局具身智能产业。北京亦庄已集聚机器人生态企业300余家,产业链规模超百亿。

上海计划到2027年推动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深圳针对AI与机器人产业新增45亿元专项投资

宇树科技9月2日宣布,预计在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向证券交易所提交备案文件。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对其产业链上下游的疯狂挖掘。

首开股份因控股子公司盈信公司间接持有宇树科技股权而被市场追捧。但在9月13日,首开股份澄清称,其间接持有宇树科技股权比例仅为0.3%,且对基金运作无影响力。

金发科技9月18日公告表示,公司对宇树科技穿透持股比例为0.32%。荣晟环保同样通过基金参股宇树科技,但其间接持股比例仅为0.022%。

与火爆股价相反的是,这些概念公司的基本面相当脆弱。首开股份2025年上半年营收180.39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仍亏损18.39亿元2022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超149亿元。

荣晟环保2025年上半年营收10.61亿元,同比下滑了5.53%,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下滑达34.57%。这种“概念热”与“业绩冷”形成鲜明对比。

非理性概念炒作已引发监管介入。中山证券9月15日公告称,因首开股份属于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情形。交易所对异常交易行为从严认定,并视情况从重采取列为重点监控账户、暂停投资者账户交易等管理措施。

创世纪9月19日发布公告表示,目前已与宇树科技等机器人领域客户及其零部件加工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公司表示将密切关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发展趋势,根据市场趋势以及客户需求,持续开展相关创新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工作。

蚂蚁集团旗下具身智能企业“灵波科技”近期展示了其首款人形机器人——Robbyant-R1。R1是一款多模态感知和交互机器人,基于灵波自研具身智能基础大模型。

这款机器人可以担任导游,在药店分拣药品,提供健康咨询或执行基本的厨房任务,已在部分实际场景试点。

人形机器人研发商Figure于9月16日宣布完成C轮融资,获超10亿美元承诺资金,投后估值390亿美元

本轮融资由Parkway Venture Capital领投,布鲁克菲尔德资产管理公司、英伟达、麦格理资本、英特尔资本等机构跟投。

Figure表示,本轮融资将推动公司AI平台Helix和BotQ制造体系的规模化扩张,推动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和商业运营。

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计划周六对AI5芯片设计进行技术评估,下周将召开关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系统、擎天柱(Optimus)机器人、车辆产量的会议。

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迈向产业应用的元年。人形机器人从2025年开始走入工厂、零售店等真实环境,协助人类完成各类任务。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9月18日表示,在人形机器人方面,整机技术实现突破,多模态感知、大脑-小脑模型等关键技术取得进展

正在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电力巡检等场景加速落地应用,为未来万亿级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脑机接口领域,已帮助截瘫患者开始站立行走,盲人恢复光感;国产脑起搏器已实现全面商用。

据信达证券指出,2026年人形机器人有望放量。2025年人形机器人还在做设计升级、数据积累和泛化训练。

预计2025年底部分工厂应用场景的人形机器人可以定型,行业有望进入销量上升期。随着产业链成熟度的提升,人形机器人的价格也将逐渐下降。

投资者应该区分概念炒作和真正技术突破。宇树科技概念股的集体大跌已经表明,单纯依靠参股概念难以支撑股价

真正值得关注的是那些已经与机器人企业建立实质合作关系的公司,以及那些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的企业。

随着具身智能产业的发展,整个产业链都将迎来机遇。从核心零部件到智能算力芯片,从本体制造到系统集成,多个环节都有投资机会。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供应链的重要集聚地,占据全球供应链约24%的份额。深圳针对AI与机器人产业新增45亿元专项投资,聚焦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智能算力芯片等关键领域。

投资者应该避免盲目追逐概念炒作,而是关注那些有实际业务支撑、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行业的长期发展离不开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市场应用。

Figure完成C轮融资,获超10亿美元承诺资金,投后估值达390亿美元。

马斯克表示下周将召开关于擎天柱机器人的会议,科技部正在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电力巡检等场景加速落地。

资本市场总是先知先觉。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已来,只是分布尚不均。

特别提示:文章基于市场公开信息整理编写,仅用于行业基本信息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对任何投资行为负责!

来源:建股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