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岛滨海学院甩出一张10天长假王炸,山东第二所高校加入春假混战。当互联网还在为清明调休骂骂咧咧时,这所民办高校直接把四月底到五月初的日历捅出个窟窿——不调休、不断档、不玩文字游戏的整块假期,像记响亮的耳光抽在996社畜脸上。
【学生放假十天,打工人调休三天:高校假期的明面狂欢与职场暗战】
青岛滨海学院甩出一张10天长假王炸,山东第二所高校加入春假混战。当互联网还在为清明调休骂骂咧咧时,这所民办高校直接把四月底到五月初的日历捅出个窟窿——不调休、不断档、不玩文字游戏的整块假期,像记响亮的耳光抽在996社畜脸上。
这所民办本科院校的假期安排藏着三层猫腻。首当其冲的是民办高校的生存法则:相比公办院校的财政饭票,民办学校更需用“学生满意度”这张底牌笼络生源。隔壁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抢先放春假,直接触发民办教育圈的军备竞赛。再看放假时间轴,4月27日开溜恰逢周末,实打实的假期仅有4天法定节假日,剩下6天都是学校自掏腰包的“福利补贴”。民办高校这手假期营销,比双十一满减套路还精。
职场人盯着日历开始掰手指头。按照标准五一调休方案,劳动者需要连续6天搬砖才
能换来5天假期,而学生们甩着书包提前三天就跑路。更诛心的是校方声明“鼓励走
进大自然”,这八个字在天天挤地铁的打工人眼里,活脱脱是“何不食肉糜”的现代
版。有网友扒出青岛滨海学院教职工同样享受10天带薪假,这把火烧得职场社畜集体炸锅——同样是劳动者,凭什么有人能躺着数钱,有人却要跪着加班?
高校假期狂欢背后,藏着套娃式政策博弈。2019年国家发改委提过“探索春假制
度”,2020年教育部鼓励高校实施弹性教学,可落到执行层面就成了“看人下菜
碟”。公办院校守着财政拨款不敢造次,民办高校却能把假期当招生广告。青岛滨海
学院这波操作,像极了黄鼠狼给鸡拜年——明面送温暖,暗里抢生源。毕竟隔壁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靠“放春假”上过七次热搜,这买卖稳赚不赔。
企业主们此刻怕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00后整顿职场刚消停,现在高校又搞
假期内卷。制造业工厂主最头疼:学生放假意味着短期工集体跑路,五一前的生产旺季直接开天窗。更狠的是00后实习生理直气壮甩假条:“学校都放假了,凭什么要
我上班?”这记回旋镖扎得资本家们直跳脚。
教育专家搬出二十年前的数据对比:2000年全国高校平均每年放假110天,2023年这
个数字涨到145天。表面看是教育人性化,里子却是学历贬值的副作用——当本科文
凭变成白菜价,高校只能靠“宠学生”维持竞争力。青岛滨海学院这10天长假,本质上和直播间“买一送十”的套路没区别。
看客们别急着叫好。羊毛出在羊身上,民办高校的假期福利早算进每年两万的学费
里。反倒是公办院校学生偷着乐:既享受财政补贴的低学费,又能蹭到民办带起来的放假潮。最惨的还是职场新人,刚逃离学校温室就栽进单休公司的火坑,前后落差比过山车还刺激。
文旅产业嗅到新商机。携程数据显示高校密集城市五一机票价格涨三成,民宿老板们连夜把“学生特惠房”海报挂上门头。但文旅局长们笑不出来——学生党人均预算五百块,比起一掷千金的商务客,这就是笔赔本买卖。难怪黄山景区宁可接待韩国大妈团,也不愿给学生票打折。
这场假期博弈暴露出最残酷的现实:当高校把假期当招生工具,企业把调休当省钱妙招,打工人的年假却还在人事部抽屉里吃灰。青岛滨海学院官微评论区挤满眼红的职场人,最高赞评论写着:“贵校还招40岁新生吗?”
高校放假大战不会停歇,毕竟有西南航空职业学院的成功案例摆着。但打工人的假期自由,怕是等到猴年马月也没戏。看着学生们晒出的春游九宫格,格子间里的键盘敲击声里,突然混进一声冷笑。
来源:天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