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季“开门红”看中国经济向好大势不改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7 11:16 1

摘要:一是增长稳中有升。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增速高于去年全国5%的增速,也高于去年一季度5.3%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延续了去年以来持续稳中向好、稳中回升的态势。

同比增长5.4%。

开门红!

今天,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25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

在国际环境变乱交织、国内结构调整阵痛仍在释放的背景之下,一季度良好开局彰显了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潜力……

积极应对风险挑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中国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外部挑战,实现既定发展目标。

经济总体走势延续上升向好

面对复杂的大环境,一季度我国经济大盘走势备受瞩目。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认为,从数据指标来看,中国经济表现出五方面突出亮点。

一是增长稳中有升。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增速高于去年全国5%的增速,也高于去年一季度5.3%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延续了去年以来持续稳中向好、稳中回升的态势。

二是就业收入总体稳定。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指标是5.3%,3月份是5.2%,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6%,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三是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一季度,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但我国进出口保持基本平稳的态势,一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1.3%,出口增长6.9%;3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四是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在实现量的合理增长的同时,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众多科技成果不断突破,带动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加快成长。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

五是市场活力信心增强。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是50.5%,连续两个月回升;一季度,货运量同比加快;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7.4%,社会融资规模存量8.4%,有力有效支撑经济增长回升向好。

重点领域指标不断改善

房地产市场延续止跌回稳走势。一季度,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比去年全年收窄9.9个百分点,比今年1至2月收窄2.1个百分点;销售额降幅比去年全年收窄15个百分点,比1至2月份收窄0.5个百分点。从40个重点城市监测情况看,一季度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增长1.2%和4.4%。一线城市整体表现较好,市场交易趋于活跃。

房地产企业经营状况也得到改善。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中,国内企业贷款降幅比1至2月份收窄3.8个百分点,个人按揭贷款降幅收窄4.7个百分点,这反映出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的政策效果在持续显现。

消费市场销售稳步回升,服务消费方兴未艾。一季度,消费品零售额总额达到12.5万亿元,同比增长4.6%,比去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而且是在逐月回升。3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9%,比1-2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一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比商品零售快了0.4个百分点。

物价关系经济运行,影响百姓生活。从3月份的价格情况来看,相关促进价格的合理回升的政策效果正在显现。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降幅相对于2月份收窄0.6个百分点,扣掉能源和食品的核心CPI上涨0.5%。显示出随着经济回升,总需求回暖。

化解抵御外部冲击有根基

针对美国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有记者提问是否会影响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对此,盛来运表示,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我们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去应对。

一是经济有基础,内需有支撑。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产业体系完整、配套能力强,经济发展底盘稳、基础牢。同时,中国有14亿多人口,市场规模巨大,现在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正处在消费升级的关键阶段,市场成长性好。

二是市场多元化,出口有韧性。依托于产业配套体系,我国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上口碑也非常好。目前,中国已与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贸易伙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货物进出口额占全部进出口额比重超过50%,多元化市场格局正在形成。

三是转型有成效,新动能增强。当前,依靠内需和创新驱动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正在形成。过去五年,三大需求中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80%。去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左右。

四是应对有经验,政策有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过了大风大浪的考验,积累了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从一季度来看,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对推动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是制度有优势,人民有信心。中国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面对外部重大挑战时可以高效调动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应对。此外,企业家敢闯敢拼,中国人民智慧勤劳,都是应对巨大风险挑战的基础和底气。

“基于以上这些判断,我们对中国经济后期的走势以及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盛来运说。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