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界的“常青树”!为何能屹立不动50年,保持千亿美元市值?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0 13:19 1

摘要:在半导体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很少有公司能够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半个世纪,然而,成立于1967年的应用材料(AMAT.O)不仅做到了这一点,还牢牢占据着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龙头的位置。

文I不可史意

编辑I不可史意

在半导体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很少有公司能够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半个世纪,然而,成立于1967年的应用材料(AMAT.O)不仅做到了这一点,还牢牢占据着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龙头的位置。

当众多科技巨头在产业周期中沉浮不定时,应用材料却能稳定维持千亿美元市值,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商业智慧?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家"常青不倒"的半导体设备巨头的成功秘密。

你是否好奇为什么许多科技公司频繁更换领导层,而应用材料却能保持如此稳定?答案就在于公司罕见的管理连贯性。

在过去50年中,应用材料仅有三位CEO执掌公司大权,每位任期均超过10年,James C. Morgan(1975-2003)在半导体行业"衰退危机"中大刀阔斧,砍掉晶圆制造业务,聚焦半导体设备领域。

Michael R. Splinter(2003-2013)在稳健过渡期收购了离子注入龙头Varian,而现任CEO Gary E. Dickerson(2013-至今)则推动公司进入先进制程技术领域,投资50亿美元建立EPIC研发中心,聚焦GAA晶体管、背面供电等前沿技术。

这种管理层的稳定性确保了公司发展战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避免了方向性的频繁调整,正是这种长期主义思维,让应用材料能够在技术路线上坚定不移,建立起深厚的技术积累,但仅有稳定的管理层就足够了吗?显然不是,技术实力才是真正的护城河。

在半导体设备的众多领域中,应用材料并非全面开花,而是精准布局几个关键环节,形成了难以撼动的技术壁垒。

薄膜沉积设备是应用材料的"起家之本",在物理气相沉积(PVD)领域,公司拥有超过80%的市场份额和1200多项专利,形成了近乎垄断的地位。

这些设备就像是半导体制造中的"精准画笔",能将金属材料以原子级精度沉积在晶圆表面,在化学气相沉积(CVD)领域,应用材料占据约30%的市场份额,领先于LAM和东京电子等竞争对手。

化学机械抛光(CMP)设备是应用材料的另一个王牌,公司在这一领域的市场份额超过60%,与日本荏原共同占据了90%的市场。

应用材料的Mirra和Reflexion两大技术平台能够满足从150mm到300mm各种尺寸晶圆的需求,并且适用于最先进的3nm制程工艺。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应用材料不进军光刻机市场?这恰恰体现了公司的战略智慧,光刻机领域已被阿斯麦(ASML)牢牢占据,应用材料选择避开这一竞争激烈的领域,转而在其他关键环节建立优势,形成了独特的市场定位。

但技术优势如何转化为持续的商业成功?这就需要看公司如何构建完整的产品矩阵。

应用材料最大的竞争优势之一,是其能够提供半导体制造几乎所有环节的设备解决方案。

作为全球唯一能够提供半导体制造整线解决方案的设备商,应用材料实施了"设备全家桶"策略。

公司设备覆盖了从材料创建、成型到改性、分析等全工艺步骤,能够通过一种设备打入客户,然后逐步增加设备种类和份额,最终占据晶圆厂1-2成的资本开支。

更重要的是产线兼容性优势,应用材料的不同设备之间参数、接口、工艺和操作系统高度一致,大大降低了客户的学习成本和操作难度。

公司推出的IMS系统能在一套系统中完成不同的生产工艺,提升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客户的相应开支。

这种全方位布局形成了对客户的深度绑定,一旦应用材料的设备进入晶圆厂的生产线,客户就很难轻易更换供应商,因为更换成本太高。

但在周期性明显的半导体行业,如何保持业绩的稳定增长?应用材料的答案是多元化的市场布局。

在应用材料的收入结构中,约70%来自逻辑市场,客户包括台积电、英特尔等晶圆代工厂。

这部分业务相对稳定,因为即使在行业下行周期,晶圆代工厂也需要持续投资以保持技术领先,剩余的20-30%收入来自存储市场,客户包括三星、海力士、美光等存储芯片制造商。

你是否想知道这种双市场布局的效果如何?数据显示,即使在半导体行业的下行周期中,应用材料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业绩表现。

这种抗周期能力是公司长期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但除了产品和市场布局外,全球化视野同样重要。

半导体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多次转移,应用材料的收入地区分布变化恰好映射了这一轨迹。

在1970-1980年代,日本是应用材料的主要收入来源,当时日本在全球前二十的半导体企业中占据了12家。

进入1990年代,随着三星、海力士以及台积电的崛起,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逐渐成为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

而近年来,中国大陆地区的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应用材料最大的收入来源,占比超过30%。

这种紧随产业转移的全球化布局,让应用材料能够始终贴近行业热点,抓住每一波区域性增长机会。

公司不仅适应了产业转移带来的变化,还从中获得了新的增长动力,但面对当前AI浪潮带来的行业变革,应用材料又将如何应对?

当前AI浪潮正在重塑半导体产业格局,这对应用材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与传统的半导体周期不同,AI驱动的需求增长有其独特性,晶圆厂可以复用原有产线生产AI芯片,这意味着新增资本开支可能有限。

而HBM高带宽存储和先进封装成为新的增长点,但应用材料在存储设备领域的优势并不明显,主要竞争对手LAM研究在这一领域更具优势。

在成熟的半导体市场中,应用材料更像一个周期股,业绩表现与行业周期紧密相关,但公司的长期成功证明,它有能力在每一轮技术变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应用材料能够在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中屹立不倒,靠的不是单一技术或产品的优势,而是一套完整的商业模式:稳定的管理层保证战略连贯性,精准的技术布局建立护城河,全方位的产品矩阵增强客户粘性,双市场驱动平滑周期波动,全球化布局紧跟产业转移。

来源:不可史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