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花二百多下馆子,结果端上来一顿“叮”出来的菜,谁不炸?罗永浩一句“西贝全是预制菜”,直接把贾国龙连夜整破防,后厨直播开了,结果越描越黑,连人民日报、新华社都下场,明明没点名,句句却像冲着老罗,这热闹比春晚小品还带劲。
花二百多下馆子,结果端上来一顿“叮”出来的菜,谁不炸?罗永浩一句“西贝全是预制菜”,直接把贾国龙连夜整破防,后厨直播开了,结果越描越黑,连人民日报、新华社都下场,明明没点名,句句却像冲着老罗,这热闹比春晚小品还带劲。
先说清楚,预制菜到底算啥。在法律人眼里,只要工业化预加工、预包装、得二次加热,就算预制菜;可在老百姓眼里,微波炉一转、汤包一兑,那就是糊弄。罗永浩晒的小票上,羊蝎子、莜面、黄馍馍,样样写着“复热即食”,顾客当场感觉智商税交了个大满贯。贾国龙之前还自夸“好菜都是预制的”,一转头改口“我们是预加工”,这翻脸速度比翻菜单还快,谁信?
西贝的公关堪称灾难级。贾老板先甩罗永浩黑嘴,再晒人家消费记录,连“恶心”俩字都贴脸输出,这下把围观群众全惹毛了。接着全国门店后厨直播,本意是秀肌肉,结果直接裸奔:浓缩汤包兑水冒充现熬,冷冻西兰花贴个“儿童”标签就敢卖,羊肉一年集中采购一次,日期新鲜全靠贴牌。厨师帽不戴、口罩不戴、手表手镯叮叮当当,漏勺掏完下水道直接回锅,看得人瞬间没胃口。网友齐刷屏:这不是预制不预制,这是把顾客当傻子。
更离谱的是,厨师长现场自曝“无证上岗”,20多人里持证不到四分之一,这操作等于把“食品安全”四个字撕下来扔地上踩。直播间弹幕全在刷“退钱”,西贝股价没跌,口碑先跪了。原本想洗白,结果把底裤都扒了,贾国龙估计肠子悔青:早知如此,还不如装死。
官媒下场也很有意思。人民日报、新华社会后连发三文,一句没提罗永浩,却句句敲打“网络言论需基于事实”,潜台词谁都懂:老罗你嘴快,可法律定义预制菜范围窄,你未必告得赢。但法律赢了,民心未必跟着走,消费者要的是知情权,不是名词解释。西贝想靠条文保命,群众只想知道自己到底吃了啥。
麻六记趁机捡漏,后厨直播真火真炒,铁锅滋啦冒油,烟火气冲屏,两天卖出250万,直接给西贝补刀。米村拌饭更干脆,大方承认预制,价格砍半,网友排队点赞:起码不骗人。可见问题不在预制,而在价格和诚意。西贝一边省人工、省时间,一边菜单纹丝不动,人均二百的逼格瞬间塌成路边摊。
最尴尬的是,西贝的同行还在端着架子教育消费者“时代变了”,结果被怼得更惨。网友一句话怼回去:时代变了,钱包没变,花现炒的钱吃复热的菜,谁愿意?官媒的意思也明确:企业可以预制,但不能把消费者当韭菜;老罗可以吐槽,但得先弄清定义。两边各打五十大板,却把选择权真正扔回顾客手里。
现在回看,罗永浩一句吐槽像拆盲盒,拆出后厨一地鸡毛。西贝想证明清白,结果证明了自己管理有多烂。预制菜本身不是原罪,原罪是拿预制菜卖现炒菜的价格,还死活不认账。贾国龙估计已经连夜改PPT,下一版宣传语我都替他想好了:西贝,真材实料,绝不糊弄——括号,解释权归法律所有。
热闹看完,留个问题:下次你进餐厅,菜单上要是直接写“本店使用预制菜,价格减半”,你点还是不点?
来源:嗨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