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刘刷短视频时,眼睛突然亮了——某企业家要建私人博物馆,每年砸1个亿收民间藏品,视频里专家正当场给瓷器估价,合适就直接掏钱。可老刘越看越摇头:“这些玩意儿太普通,跟我的藏品比,差着十万八千里!”
老刘刷短视频时,眼睛突然亮了——某企业家要建私人博物馆,每年砸1个亿收民间藏品,视频里专家正当场给瓷器估价,合适就直接掏钱。可老刘越看越摇头:“这些玩意儿太普通,跟我的藏品比,差着十万八千里!”
收藏多年,老刘满屋子宝贝却愁着变不了现,这消息简直是“及时雨”。他挑了几件压箱底的藏品,揣着“变身有钱人”的梦,坐火车直奔征集现场。
现场远得离谱,从车站打车1小时才到,偏得连个像样的商店都少见。可架不住人多,队伍排得拐了弯,时不时传来“这件几十万收了”的叫好声,藏友们眼里全是光。老刘暗自庆幸:“幸亏来早了,上午准能轮到我。”
没成想,前面的人跟专家为鉴定吵了半天,再加上不少人一次带十几件藏品,转眼就到了中午。专家要去吃饭,工作人员发了号码牌让下午接着排,老刘手里攥着“65号”,心里犯嘀咕:“前面就20多个人,能慢到哪去?”
旁边的藏友却泼了冷水:“有人一次带几十件,你这点号不够等!不赶紧订酒店,今晚就得在这儿过夜。”老刘将信将疑,可眼看附近饭馆挤得连落脚地都没有,只好咬咬牙订了附近唯一的酒店——价格贵得肉疼,却别无选择。
下午鉴定一开始,队伍里又传来好消息:有人的瓷器被几十万收了。老刘半点不羡慕,手摸向装着元青花的箱子,底气十足:“我的宝贝一拿出来,他们肯定抢着要。”
眼看快到自己,专家却突然宣布“今天到此结束”。老刘急得直喊:“大家等了一天了,就不能多鉴定一会儿?”专家瞥了他一眼,不情愿地坐下:“最多再加班1小时。”
终于轮到老刘,他先拿出一件“一眼真”的普品瓷盘,想试试水。可专家扫了一眼就摆手:“东西是真的,但太普通,我们收了太多了。”老刘不气,反而更期待了:“重头戏还在后面!”
他小心捧出“明代宣德青花龙纹盘”,专家反复看了两遍,突然转向直播间:“大家看看这东西怎么样?”弹幕瞬间炸了,满屏都是“不对”“国宝帮又来了”。专家念着弹幕,眼神里满是敷衍:“低仿,还有别的吗?”
老刘的火气一下涌到嗓子眼,又硬生生压了回去。他再拿出“清代康熙珐琅彩”,结果一模一样——专家对着直播间笑,念着“仿品”的评论,连正眼都没看他。
脸憋得通红的老刘,颤抖着捧出压箱底的元青花,声音带着血丝:“您好好看看。”可专家拿起来就往手机摄像头前晃,边晃边笑:“这是今天第一百件元青花了,都烂大街了,国宝帮没跑了。”说完,随手把元青花往前一推:“低仿。”
那一刻,老刘的眼泪差点掉下来。愤怒像被浇了盆冷水,只剩满心的委屈和无力——大老远跑来,没等到估价,反而遭了一顿羞辱。来时的发财梦碎得彻底,他像泄了气的皮球,拎着箱子回了酒店。
站在酒店窗口,看着楼下依旧排着长队的藏友,再望着远处孤零零的博物馆,老刘满脑子都是疑问:“这么偏的地方,为啥偏要在这建博物馆?”
第二天,老刘收拾东西准备回家,无意间听到两个当地人聊天,瞬间如遭雷击。
“那些鉴宝的人太蠢了!老板以前在这盖酒店,根本没人来。后来有人给出主意,说国宝帮舍得花钱,就假装建博物馆收藏品,其实是骗他们来住店、吃饭!”
“你还不知道?那些高价成交的,全是托儿!自己买自己的东西,就是为了吸引人流。还有直播间,打赏都赚翻了!”
老刘站在原地,半天说不出一句话,只发出一声长长的哀叹——他的收藏梦,竟成了别人赚钱的“工具”;他千里迢迢的奔赴,不过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重锤花之火原创故事)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