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橘乡闻橘香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0 10:55 3

摘要:三江口畔,举目即是青黄果园;村野山间,扑面即闻清新橘香。一年一度秋风劲,橘乡三都,在人们的翘盼之中,绵延橘林,青黄相间,特早橘又已悄然成熟,如期上市。柑橘园里,果农们正忙碌地穿梭,采摘手法娴熟,新果盛满竹筐;路边摊前,特早橘有序堆叠,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挑选。剥开

三江口畔,举目即是青黄果园;村野山间,扑面即闻清新橘香。一年一度秋风劲,橘乡三都,在人们的翘盼之中,绵延橘林,青黄相间,特早橘又已悄然成熟,如期上市。柑橘园里,果农们正忙碌地穿梭,采摘手法娴熟,新果盛满竹筐;路边摊前,特早橘有序堆叠,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挑选。剥开两瓣橘肉,顿闻一脉清香,伴随微酸口感的鲜甜汁水,果然不负“秋天第一口鲜”的美名,让人“沉醉不知归路”。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半黄半绿的橘子缀满枝头,在苏轼看来,这是杭州一年当中最美丽的景致。

中国人对橘子的情结,早已刻进了文化基因。“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老话道尽了橘子与南方的不解之缘。从川渝的山间到洞庭的湖畔,从苏杭的田埂到两广的坡地,每到秋冬,金黄的橘子总会挂满枝头,成为独树一帜的季节浪漫。而中国作为橘子的原产地,早在公元前 2200 年便有了栽种橘子的痕迹,从最初的野生植株到如今林林总总的栽培品种,这颗小小的果子,陪着中国人走过了数千年的沧桑,如今更是以每年超千万吨的产量,稳居世界最大橘子生产国的宝座。

三都春江源柑橘基地 三都镇微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先贤先哲的笔下,橘子被赋予了别样的意境。战国末期,屈原在《离骚》中以“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赞美橘树,让“南国嘉木”的美誉流传千年;白居易在苏杭任职时,对橘子的喜爱更是溢于言表。他在《轻肥》中写下“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即便意在讽刺权贵奢靡,却也藏不住对洞庭橘的偏爱 —— 这里的 “洞庭”,并非湖南洞庭湖,而是苏州西山岛的洞庭山,此地橘子自唐代起便是皇室贡品,名动天下。后来白居易调任苏州刺史,夜宿太湖边,见“新橘挂霜,似万树黄金”,泛舟阳坞时,又叹“橘林掩映,点点火光闪烁”。在他的文字里,橘子不再只是水果,更成了触动心弦的精灵。

柑橘品类繁多,是橘、柑、橙、柚、枳等的总称。其中,柑是橘与橙的杂交后代,橙是柚和宽皮橘的天然杂交种,柚和橙又杂交出了葡萄柚。这般复杂的“亲缘关系”,也让浙江的柑橘品类格外丰富。常山胡柚的清爽、涌泉蜜橘的香甜、象山红美人的细腻,每一款都让人回味无穷,而同样深耕橘园的建德三都镇,却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柑橘产业振兴之路。

柑橘科技小院(睦州旺橘家庭农场) 三都镇微融媒体中心供图

作为杭州最大的柑橘主产区,三都镇的橘子故事,要从宋代说起。千年前,这里的村民便已开始种植橘子,如今柑橘面积2.8万亩,年产量4.6万吨,年产值2.7亿元,先后获评中国优质柑橘之乡、浙江省橘子特色农业强镇等荣誉称号,坐落于三江口村的睦州旺橘家庭农场成为全国首批柑橘科技小院。“家家都种橘、人人皆橘农,漫山遍野全是橘”,成了这里最鲜明的标志。

为何三都镇的橘子能如此出众、名闻遐迩?答案就藏在这片土地的馈赠里。三都地处新安江、兰江、富春江三江交汇处,常年云雾缭绕,小气候得天独厚,既能调节温度,又能滋润橘树;这里的土壤多呈酸性,尤其是黄泥土,种出的橘子甜度高、口感佳。当然,人的因素更为紧要,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了三都橘子的 “金字招牌”。

浩浩三江口 孙新尖摄

近年来,建德市以橘为笔,绘就了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崭新画卷。在这股浪潮中,三都镇凭借其深厚的柑橘产业底蕴,实现了从传统种植到多元经营的华丽转身。

返乡青年直播带货助农销橘 三都镇微融媒体中心供图

扩面筑基础。橘子特色强镇的愿景,早已被写进三都镇发展的远景蓝图。围绕产业提升、村落焕新、农民增收三大目标,十三项举措齐头并进,构筑起当地共同富裕的四梁八柱。5年来,新建连栋大棚560亩,示范带动设施栽培1280亩,新增绿色采摘园5600亩,为三都柑橘的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提质是关键。通过品种优化与技术创新,如今已引育出红美人、黄美人、春见、甘平等17个优良品种。从红美人的娇艳、黄美人的清雅,到春见的温柔、甘平的醇厚,再到葡萄柚的爽净,它们在三都的土地上争奇斗艳、各领风骚。借助延时栽培、留树保鲜等“黑科技”,三都人让橘子在枝头“住”得更久、甜得更深。从此,橘香不再限于秋日,而是从当年9月一直缱绻到次年7月,几乎实现了“四季有橘,时时可期”。同步建立的“醉三都”分级销售体系,让优质优价成为现实,红美人一斤售价可达25元,单只优质甘平竟然可以卖出100元的高价。好橘自有知己,优价迎来厚誉。

小青柑共富工坊 三都镇微融媒体中心供图

延链成亮点。争取省财政厅“三江荟”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支持,打造共富乡村试点项目,相继投入建设资金6850万元,共富工坊、柑橘集市、分拣中心等13个特色项目陆续建成,推动柑橘全产业链发展。从此,三都人不再只卖鲜果。橘皮成茶、橘肉制罐,亮相伴手礼赛场的小青柑,更是在全省伴手礼大赛上摘得金奖。一道道工序,一次次创新,每一分努力,都在把橘子的价值重新定义。

三都橘子,不仅是文人墨客聚焦吟诵的对象,更已成为村民重要的经济来源。通过打造别开生面的“橘园研学游”,开发“观光、采摘、娱乐、餐饮、民宿”等复合型乡村旅游项目,做到一年四季有看点、有游玩、有研学,形成了农业打底、文化引领、旅游带动、多业融合的全要素发展格局,让“农文旅”融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浩浩三江口,悠悠“橘子洲”。最美橘乡,醉闻橘香,何尝不是金风送爽时分外惬意的时光?

来源:阿惜旅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