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言一称 “杨某媛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优秀学位论文”。这一说法乍一听,会让人不禁将杨某媛与学术成就联系起来,可事实并非如此。武汉大学经过仔细核查,明确表示 2024 年学校压根就未评选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这个简单的事实,就像一把利剑,直接斩断了这一不实传言的传播路
武大图书馆性骚扰事件沸沸扬扬、纷纷攘攘几个月终于可以消停了。
9月20上午,武汉中院二审驳回杨某媛的上诉,维持原判;紧接着,武大通报了图书馆事件的调查复核情况!
武大的通报很长,洋洋洒洒数千字,简而言之就是撤销了肖某瑫的处分,保留杨某媛硕士学位,追责处分了杨某媛导师和有关行政人员,辟谣了几个网络传言。
传言一称 “杨某媛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优秀学位论文”。这一说法乍一听,会让人不禁将杨某媛与学术成就联系起来,可事实并非如此。武汉大学经过仔细核查,明确表示 2024 年学校压根就未评选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这个简单的事实,就像一把利剑,直接斩断了这一不实传言的传播路径。原本可能因 “优秀论文” 标签而对杨某媛产生各种猜测的人们,在得知真相后,才惊觉自己被毫无根据的传言误导。这样的传言往往容易引发公众对学术评价公正性的无端质疑,而武大的澄清,让学术评价体系避免了一次无端的抹黑,也让公众看到学校对学术声誉维护的重视。
“肖某瑫遭遇网暴致使其学业中断”,这也是流传甚广的一则谣言。在事件发展过程中,肖某瑫遭受网暴是不争的事实,他的生活和心理承受了巨大压力。但令人欣慰的是,武汉大学的调查结果显示,肖某瑫依然坚守在学业之路上,正常参加着教育教学活动。想想看,如果这一传言持续发酵,不明真相的人会以为肖某瑫的学术生涯就此夭折,对他未来的发展充满悲观预期。而学校的澄清,无疑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人们看到肖某瑫在困境中的坚韧,也让那些恶意传播谣言、企图进一步伤害他的人无所遁形。
还有传言说 “杨某媛舅舅系武汉大学某中科院院士”,这种毫无根据的裙带关系猜测,在网络上却传得有模有样。公众在不明真相时,很容易因这样的传言对事件的公正性产生怀疑,认为杨某媛背后有强大的人脉在撑腰。但武汉大学与相关当事人核实后,果断辟谣,表明这完全是无稽之谈。这类传言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会将公众的注意力从事件本身转移到一些虚无的关系猜测上,干扰对事件真相的探寻。武大的澄清,让公众能够重新聚焦于事件的核心问题,而不是被这些虚假的关系传言牵着鼻子走。
另外,“面试时郭姓考官是杨某媛父亲的学生” 以及 “杨某媛与邓某某合作论文” 等传言,同样在网络上肆意传播,搅乱着舆论场。前一个传言试图暗示杨某媛在面试环节可能存在不正当优势,后一个则对她的学术成果产生质疑。然而,事实是,这些都是别有用心之人编造的谎言。学校的辟谣,让那些基于这些传言对杨某媛进行恶意攻击的言论失去了根基。它提醒着公众,在面对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时,要保持理性和审慎,不能仅凭毫无根据的传言就对他人妄加评判。
此外,武汉大学还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问责。包括党委学生工作部时任部长李某、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分管本科生教育管理的党委副书记刘某、经济与管理学院时任分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党委副书记谢某等,都被给予不同程度的处分。围绕杨某媛的论文问题,其导师郭某飞也因未履行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责任,未对论文严格把关,被约谈并暂停研究生招生资格 2 年。
不管如何,整件事拉扯了将近两年,终于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结论。
说实话,武大能在司法判决的基础上启动复核,这一点算是难得的进步。
希望后续不只是“亡羊补牢”,而是真正把各项管理制度、程序透明和学术把关落到实处,别再重蹈这一覆辙了。
来源:特别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