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子哥落网了,戏约全毁还遭品牌抵制!剧组要求重拍损失300万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0 00:00 1

摘要:“嘎子哥”穿警服直播卖充电宝,一句“省厅都配合”把直播间气氛推上高潮,也把警察制服推上了风口浪尖。

“嘎子哥”穿警服直播卖充电宝,一句“省厅都配合”把直播间气氛推上高潮,也把警察制服推上了风口浪尖。

七天后,他从拘留所出来,手机一开机,剧组群已经把他踢了,二十多集重拍,三百多万白花,代言全停。

网友弹幕刷得飞快:这回真把自己演进去了。

有人替他喊冤,说拍戏间隙顺手带货,哪想到这么严重。

可法律条文写得明明白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穿警服直播就是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扰乱社会秩序。

七天拘留,已经是“从轻发落”,再严重点,直接刑责。

警察制服不是戏服,穿上就得承担身份重量,直播间也不例外。

剧组那边更惨。

原定杀青的片子,现在得返工二十多集,场景、演员档期、后期全乱套。

制片人发朋友圈:“以后合同加一条,演员直播出事自担损失。

”一句话,谢某某的饭碗被砸得稀碎。

业内群聊里,有人贴出去年某网红穿白大褂卖保健品被罚五十万的案例,感叹:“明星滤镜再厚,也盖不住法律的红章。

反诈老陈的举报视频被转疯了。

评论区最高赞:“不是老陈多事,是嘎子哥先越界。

”老陈本人倒低调,只说“举报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这话听着像教科书,但配上他之前卧底诈骗窝点的经历,莫名有种江湖气。

网友自发剪了对比视频:一边是谢某某在镜头前比划警衔,一边是老陈在派出所递举报材料,弹幕飘过“正义虽迟但到”。

品牌方动作更快。

谢某某代言的充电宝连夜下架,客服统一回复“合约到期”。

有粉丝不死心,跑去直播间问“还能买到嘎子同款吗”,主播苦笑:“同款没了,同款教训要不要?

”直播间秒变普法现场,弹幕刷起了“警服不是流量密码”。

最尴尬的是同组演员。

有人爆料,谢某某被带走那天,现场小演员吓得台词都忘了,导演暴跳如雷:“演警察的把自己演进派出所,这戏还怎么拍?

”剧组临时改剧本,把原本属于谢某某的戏份分给另一个配角,那演员连夜背词,凌晨三点发朋友圈:“机会来了,得接住。

谢某某的道歉视频里,胡子拉碴,背景是自家客厅。

他说“深刻反省”,但网友不买账,热评第一:“反省有用的话,要警察干嘛?

”不过也有老粉留言:“知错能改,给个机会。

”这条评论下,吵了三千多层楼,有人贴出他三年前直播卖假酒的旧账,有人反驳“谁还没犯过错”。

直播行业协会趁机发了份《明星直播合规指南》,第一条就是“禁止穿着或佩戴国家公职人员标志服饰”。

文件末尾附了举报电话,网友调侃:“建议印成海报,贴在每个直播间背景墙。

”平台也连夜更新算法,凡是检测到警服、军服、白大褂等敏感着装,直接弹窗警告“涉嫌违规”。

谢某某的经纪人朋友圈三天可见,最新一条是“从头再来”。

配图是法律书籍和一杯冰美式,被群嘲“现在知道看书了”。

有业内人士爆料,某MCN机构想签他转型做专业带货主播,但条件是“先交十万保证金,再签三年不得穿制服条款”。

这条件听着像羞辱,可谢某某团队居然在考虑。

最魔幻的是,拘留所出来第七天,谢某某开了场公益直播,主题“反诈宣传”。

直播间人数飙到十万,弹幕却齐刷刷刷“别穿警服就行”。

他全程穿灰色卫衣,讲到“冒充公检法诈骗”时,突然卡壳,低头喝了口水,再抬头眼眶发红:“我现在知道,警察这身衣服有多重了。

屏幕外,老陈在另一个直播间连线律师,科普“穿警服直播可能涉嫌哪些罪名”。

弹幕飘过一句:“嘎子哥以身试法,也算反面教材。

”律师点头:“每个热搜都是普法课,学费有人交,课就得有人听。

来源:梦城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