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杨子锐,福建南平高二学生,醉心古诗文的00后写作者。擅长从课本中的唐诗宋词汲取灵感,以“柳下初见”“榕荫私语”等校园场景重构古典意象,尝试用李清照的细腻、李白的浪漫书写Z世代的青春心事。注重从日常细节捕捉情感微光,借“月满人不满”“风过巷,微凉”等意象,在古典
《柳畔初晴》(外一首)
杨子锐
冬日夜,月分明。
晴川下,小楼里。
满目清纱,寻芳百度无处是,
一叶霜下尽寒冬。
惊得群鸦出无声,
墨吞青天,月华难在,
已无云天。
晚冬凄寒声,
一夜不知风是雨,
晓得几分初晴在。
昨日不见,今日芳霏霏。
几丝香甜,一分霜寒气,
柳下初见,几枝垂条,晴日近相连。
半柳枝条欲留情,
初晴日华映香影,
不知新柳千万条,
柳影摇窗自成诗。
《小巷独行》
桂树森森,清风微凉
小鱼池旁,红鲤慌忙
月不见,夜漫长
行人慢过,花入池塘
灯下孤影,静赏晚春
云海下,光昏惶
无思俗事,步也轻慢
路人成对,我行我路
小巷中,风过巷,微凉
何为前路,立之踏之
虽无名曲,亦无绝文
行道中,吾不孤。
作者简介:
杨子锐,福建南平高二学生,醉心古诗文的00后写作者。擅长从课本中的唐诗宋词汲取灵感,以“柳下初见”“榕荫私语”等校园场景重构古典意象,尝试用李清照的细腻、李白的浪漫书写Z世代的青春心事。注重从日常细节捕捉情感微光,借“月满人不满”“风过巷,微凉”等意象,在古典韵律与现代语境间搭建桥梁,愿以诗为舟,渡古今青春之愁。
附言:
“注:《柳畔初晴》以校园柳树为引,将冬日回忆写成‘柳影摇窗’的春日诗篇;《小巷独行》记录晚自习后独步场景,‘风过巷,微凉’试图在古典意境中定格Z世代的独立姿态,与四月天的‘不负春光’遥相呼应。”
来源:文学艺术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