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老的霍邱西山物华天宝,在岁月的长河中,蕴育出古老的人类文明,曾留下了包括寺庙在内众多的历史遗迹。由于战乱等原因,现在绝大多数灰飞烟灭,现就三部《霍邱县志》特别是清代县志中记载的部分,进行简单介绍,以留存记忆。其中不免有误差,俟考证。
俗话说:“世上好言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古老的霍邱西山物华天宝,在岁月的长河中,蕴育出古老的人类文明,曾留下了包括寺庙在内众多的历史遗迹。由于战乱等原因,现在绝大多数灰飞烟灭,现就三部《霍邱县志》特别是清代县志中记载的部分,进行简单介绍,以留存记忆。其中不免有误差,俟考证。
普救寺,西(编者按:以县城为基点,下同)九十里,在大别山(安阳山)中,即大别山东峰南侧山坳里阔约百亩的平坦处,明代县志中称为普济寺。供有释伽牟尼和十大金刚、八大罗汉像等。
安阳山普济寺遗迹现状
以下鸟瞰图均为唐书俊先生拍摄
其他为本文作者拍摄
金鱼池,在大别山(安阳山)东顶上,天雨,则池中有金鱼出,干则不见。
乌风洞,在大别山(安阳山)后,人伏洞口谛听,则风声震耳。
舍身台,在大别山(安阳山)前、普救寺后,卓立大石,高十余丈,愚人往往舍身其上。乾隆初,暴雷击碎。
安阳山舍身台近照
另据山下群众传说,大别山(安阳山)中还有老平塘、莲花峰、凤凰台、陈家洞、南天门、九龙倒挂、白龙池、淋水石、朱洪武“龙床”、擂鼓石、腰福石、滴水石、玉池坟等自然人文遗存。
安阳山白龙池近照
位于中顶豫皖交界处霍邱境内
已被河南固始县安山景区
标注为“金鱼池”,实误
金华寺,西九十里,在芙蓉山隈。
皇姑坟,药山东麓,民间俗传为汉高祖之女,随父屯兵驻扎在马店病殁,葬于此。
东岳庙,西八十里,卢家山(仇山)南,俗名枣庄庙。建于明正德年间,嘉庆十九年被贼烧毁,节妇刘青云妻张氏(即霍邱刘家楼刘太孺人)率子刘泮(生员,后为翰林待诏),独修大殿三间,后殿三间,整理一新。
仇山寺,西八十里,卢家山(仇山)山洼处。明代县志中记:“仇山寺在福昌寺东,今改察院”,也就是说该寺在明万历前位于霍邱县城之内,并已不存,改为它用,同时,县志中也未有记载仇山有仇山寺。清代县志中县城内未有此寺记载,仇山上却有,可能是迁址重建或异寺同名吧。
韩公山(仇山)观音洞近照
杨广洞,西八十里,又名张家洞,马鞍山西峰南侧。明代县志记长山南,已毁,具体位置不详。
风洞,即仇山上。具体位置不详,疑为现在的观音洞。
杨公庙,西九十里,豫皖交界杨山上。
罗塔寺,位于马店李西圩村境内,遗址尚存,民间传说始建于唐代。
古罗塔遗址鸟眺近照
位于马店李西圩
泉水堰、煤山堰交汇处
跑马岗,即现在的马店禅枝山(现又名罗塔山)上,民间传说乃汉高祖驯练战马处。
跑马泉,又名龙井泉,位于跑马岗北麓,煤山堰与泉水堰交汇地东方,现西山林场苗圃内,民间传说此泉为汉高祖饮马处。
跑马泉近照
位于马店李西圩村
禅枝山跑马岗北麓
高祖庙,西八十里,高祖山上,下有高祖饮马池。
石猴老爷庙,猴子山南麓。山前有石,形如猴,下建此庙。
蜘蛛穴,西八十里,蜘蛛山上,与高祖山相连。民间传说,此乃风水宝地,老人下葬此处,后代可能会出一品级别的武官。此山古时为刘家楼所有,因地气太“硬”,终未启用。
朱洪武“龙床”,西八十里,南长山上。
奶奶庙,西九十里,庙山(火石山之南)上。
石船凹,西九十里,有巨石如船,此山以石为名。
西峰寺,西九十里,中长山上。因此寺的存在,中长山又被称作西峰寺山的说法。
中长山鸟瞰
古时上有西峰寺(今毁)
又称西峰寺山
七井寺,西九十里,北长山上。
北长山鸟瞰
古时上有七井寺(今毁)
东岳庙,西九十里,古笔山南麓。每届东岳圣诞,四方云集,临水八景内“万姓朝岳”即此。
朱洪武“龙床”,西九十里,临水山上。
圆觉寺,西九十里,临水山上。明初建,赐额“圆觉”,命内史梁丙进督修,明末焚毁。寺内有千年的银杏树。寺后有石鼓,击之,声音清越远闻。清同治年间,民间重建,有接引佛,铜身,高二丈四尺。到目前为止在霍邱境内,该寺是唯一座有确切记载由明太祖朱元璋敕建的寺庙。
临水山上圆觉寺遗迹
(上方红色彩钢瓦处)
民间传说,此寺始建于唐朝,由尉迟敬德(尉迟公)监修,时植白果树,现存一棵,树龄千年之久,粗有丈余,参天蔽日。深秋,树叶金黄如盖,果实累累。
又1992年县志记,圆觉寺,又名西大寺,建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系凤阳县大龙兴寺下院。原建寺宇97间,内有明太祖绘像和高2.4丈接引佛铜像,两傍佛像43尊。寺内有地鼓、地锣,用石击之,声音清悦远闻。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钦差内使梁丙进送钟1只,钹2副、鼓2面、磬1只、大铜香炉1个、铦2副、金鼓1对、云板1面。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重修。明末焚毁。
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共四次重修。该寺属灵吉岔派(灵吉支派以三元店觉林寺为中心)。抗战时期至民国37年(公元1948年),寺内有僧人主持。1985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尚有房屋11间。至2025年,仅存3间。
大山奶奶庙,西九十里,在大别山(安阳山)顶,即现在所称的三霄娘娘庙,在三个主峰之一的东峰。
安阳山东顶
大山奶奶(又称三霄娘娘)庙
遗迹近照
根据对当地情况较为熟悉的李连才老师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介绍,此庙始建于唐,扩建于明,清初至明国期间,均有人出资修葺。原庙中所立记事或功德碑共十九座,其中明代的就有六座。该庙鼎盛于清朝(道光十七年碑记可证)。民国四年最后一次大修,亦有碑记。惜毁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庙宇占地百亩,殿舍百间。一宅分中、东、西三院。中院供正神,即大山奶奶,东院供王母娘娘,西院供十殿阎罗。
中院规模最大,古迹最多,分上、下大殿各十二间,左、右配殿各十二间,共四十八间。
上殿建筑为重檐歇山顶,宽敞明亮,供大山奶奶,端坐莲花宝座之上,凤冠明珠,湘绮袄紫罗裙,足着红绣鞋,慈眉善目。紫檀香案上,放玉石蜡台一对,紫铜大香炉重约百余斤。两傍侍女或梳妆或清扫,动作敏捷,英美俊俏,维妙维肖。
下殿塑一座大型的娃娃山,呈锥形,从下往上排列众多的泥塑彩绘娃娃,你挤着我,我踩着你。顶端有一娃娃呈金鸡独立式站立,手舞足蹈,笑嘻嘻的眼神、光溜溜的脑门,十分顽皮淘气。这些可爱的娃娃们,似乎在等待着未来的妈妈,就看你有没有福气来领回家啦!
东配殿有供东王爷、火神爷、财神爷等。西配殿供有送生娘娘、偷生娘娘各一尊。
安阳山中顶河南固始
奶奶庙鸟瞰
送生娘娘怀中抱着的、肩上蹲着的、背上趴着的全是孩子,还有搂腿抱腰的,牵着衣角的,无不与真孩相似,神灵活现。只要真心修行,积善成德,送生娘娘就会派遣一位可爱的小娃娃做为报答,投胎到信众之家。故送生娘娘殿内门庭若市,香火最为旺盛。
偷生娘娘是一位让有些人生厌恐惧的女神,若有人心怀不轨,作恶多端,冒犯了神灵,即使你生了孩子,她也能施殿法力,将孩子偷走,送给他人,让你永不得子,妥妥地计生界“监察委员”。因此门庭冷落,香客很少。凡登此殿者,应该心有不安,需要莫大的勇气,来此忏悔赎罪,以求原谅。
东院供有王母娘娘、龙王爷等诸神,像貌温和,衣着华丽。
西院为五阎王殿。正殿五座阎王塑像,排列一齐,脸部颜色分别是蓝、白、花、黑、黑白相间,面目狰狞。有的手持钢鞭、有的手握宝剑、有的手举钢叉、有的手轮铁锤、有的怀报鬼头大刀,怒目而视。阎王旁边,为牛头马面黑白无常,一个个呲牙咧嘴,弄眉吐舌,最为阴森恐怖,令人毛骨悚然。
东配殿,一进门的大殿中央搭有木制“奈何桥”一座,桥下有水,水中有尖刀林立,刀尖向上,锋利无比。桥的两端,一端为毒蛇,由木刻而成,鳞甲花纹,与真的无异,盘踞昂头,瞪着宝石般的大眼,张着嘴,吐着信,作随时攻击姿态。另一端为一条恶犬,为石雕,前爪刨地,引颈弓腰,血盆大口,作正要扑咬架势。据说,如果有人在阳间做恶,到了阴间,必过奈何桥,不是被毒蛇咬,就是被恶犬撕,要么跌落桥下,乱刀穿心,永不得托生。如果在阳间积善,死后可以平安渡过此桥,奔向另一个轮回。
过了奈何桥,再有审罪殿,一个阎王端其上,脸色铁青,对凡来阴间者均过堂审查。对那些道德败坏做恶多端的恶人,决不饶过,令小鬼小判根据罪的轻重,施以不同刑罚,有的用锯子锯,有的用叉子叉,有的上刀山,有的下火海,有的下油锅,等等,凡此种种,让人痛苦不堪,以还前世的报应。
西配殿,为转生殿。通过一系列雕塑群,再现人间百态皆是因果。大致宣扬的内容为:凡是行善积德者,既使今生无福享,来世也有好报应;穷人勤劳能致富,富人坐吃山也空;平民苦读也能入仕途,官宦贪腐可成阶下囚;鱼肉百姓祸国秧民者,来世就会投胎变成牛马供人驱使等等。这组雕像人物造像神情自然生动,衣帽纹理流畅,生动形象,无愧为德政教化的好去处。
以上是大山奶奶庙建筑及布局整体概况,可以看出,此庙宇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远近闻名,是一座集道教、民俗、建筑、雕塑、绘画等文化为一体,具有较高文物价值的艺术宝库。
来源:霍邱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