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位于宝应县山阳集镇东部的龚陈村,村域面积6600亩,耕地3909亩。过去,因集体资源匮乏,村集体经济增收一直面临挑战。自2024年6月省委驻宝应乡村振兴工作队派驻冯登夷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他与村党支部书记龚超协同配合,带领村庄通过打造特色产业、建设网红打卡点、争
位于宝应县山阳集镇东部的龚陈村,村域面积6600亩,耕地3909亩。过去,因集体资源匮乏,村集体经济增收一直面临挑战。自2024年6月省委驻宝应乡村振兴工作队派驻冯登夷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他与村党支部书记龚超协同配合,带领村庄通过打造特色产业、建设网红打卡点、争取民生项目,逐步突破发展瓶颈,一幅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龚陈村草莓园项目坐落于城西现代农业产业园,紧邻老S331省道,棚体面积3000多平方米,总投资140万元,于2025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
山阳镇龚陈村党支部书记龚超告诉记者,我们的草莓园基础建设9月10号完工,9月20号就能进行草莓栽植。
草莓园是乡村振兴工作队联合多家单位共建的“一莓阳光”项目,总面积4.7亩,预计亩产可达3000斤。与普通草莓棚不同,这里配备了物联网系统和湿度监测设备,能够更精准地管理草莓生长,有效提升草莓品质。
省委驻宝应县乡村振兴工作队派驻龚陈村第一书记冯登夷说,我们找了很多方式方法去增加村集体收入,所以我们项目大部分都是异地建的,本村没有资源去建项目,所以我们站中间,运用“飞地经济”的形式拉赞助,我们大部分都钱都是拉赞助拉来的。
龚陈村采取“村企联建”模式,借助专业运营管理经验,实现村企共赢。草莓园年产量预计达1万斤,通过现场采摘、电商直播和工会活动等多种方式销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约20万元。
在龚陈村的田野中,一座新建的瞭望塔尤为醒目。
省委驻宝应县乡村振兴工作队派驻龚陈村第一书记冯登夷告诉记者:借此机会也和大家安利一波,这是我们村里面建的瞭望塔,前方是稻田,正前方看是稻田话“宝,应该来看看”。我们把这个点作为村里的一个网红打卡地,吸引周边自驾的、周末带小孩来玩的,一个驻足,能够看一下我们美好的田园风光,周边的道路河道我们还准备进一步清理,让旅客、老百姓闲暇之余来看看,感受一下宝应县的和美乡村。
作为全县首座乡村瞭望塔,它不仅是村里的标志性建筑,更开辟了农旅融合的新路径。目前,村里已计划进一步整治周边环境,让游客在欣赏稻田美景的同时,深度体验龚陈村的乡村风貌。
一年来,在冯登夷的积极协调下,龚陈村陆续落地多个民生与发展项目。例如蒋庄组的灌溉泵站,由于原有泵站使用二十多年,设备老旧,无法满足农田灌溉需求。
山阳镇龚陈村党支部书记龚超表示,除了经营性项目,冯书记还为我们村争取了组级道路,组级道路分布于我们龚陈村的董庄组、小闸组以及冯庄组,也是争取了水务局的资源,在我们蒋庄组新建了一个灌溉泵站,以及宜宸集团的大力支持龚陈村的发展,资助了55万余元投资了一个新能源充电桩项目,以及投资了15万元建设了龚陈村龚庄组的灌溉排涝泵站。
冯登夷来自安徽省金寨县,曾亲眼见证脱贫攻坚为家乡带来的巨变。这份感动让他下定决心,要为龚陈村的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驻村期间,他深入走访村民、了解需求,并通过研究典型案例和政策措施,为村庄发展寻找新路径。
省委驻宝应县乡村振兴工作队派驻龚陈村第一书记冯登夷说,想着办法去在网上搜各种各样的乡村案例,各种各样的政策措施,把这个村建好,我现在很感受的是老百姓看到这样路建好了以后露出的笑容,其实我心中感觉还是很自豪的,哪怕做一个小事,修一段路、刷一面墙,我能把这个村里增加一万、两万元收入,都是一件很值得干的事情。
记者感言:如今,“功成不必在我,龚陈必定有我”已成为冯登夷和龚陈村两委班子的共同信念。他们期待与后续乡村振兴工作者接力前行,持续为龚陈村谋发展、办实事,让这个曾经的资源匮乏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步履稳健、行稳致远。
来源:扬州老乡论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