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7日,首个全国科普月越秀区主会场活动暨越秀科普嘉年华在广州市人民公园拉开序幕。此次活动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由越秀区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越秀区科学技术协会、越秀区总工会、越秀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北京街道党工委、广州市人民公
千年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共鸣
9月17日,首个全国科普月越秀区主会场活动暨越秀科普嘉年华在广州市人民公园拉开序幕。此次活动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由越秀区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越秀区科学技术协会、越秀区总工会、越秀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北京街道党工委、广州市人民公园管理中心、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州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越秀区少年宫等单位联合主办,汇聚全区近50家科普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科研院所、科普基地及科技企业的力量,推动千年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共鸣,为广大市民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惠及全民的科普盛宴。
科普惠民益民,越秀构建全域科普新格局
越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卫国在活动中致辞,指出越秀区作为广州的中心城区,文化底蕴深厚,科创资源丰富,始终将科普工作摆在区域发展的重要位置,致力于整合辖区内的科研院所、科普资源单位、教育机构、高新企业等多元力量,构建起全域科普的新格局。希望以此次全国科普月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激发全体市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进一步营造崇尚创新、尊重知识的浓厚氛围,携手并肩、共同努力,不断开创越秀科普事业新局面,为越秀早日建成广州“建设老城市新活力引领区”增添更多科创领域新动能。
穿越千年的科普研学之旅:“京文新语”
活动发布了“京文新语”Culture Walk北京街科普研学路线地图,串联广州中山纪念堂、广州人民公园、南越王博物院、北京路千年古道等文化地标,将科技与人文、历史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为探索千年商都的文化根脉与科学智慧打开了新视角。通过“沉浸式体验+科技互动”模式,以科技串联历史,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提供沉浸式历史文化科普体验。
活动现场还揭牌首批“京”彩文物志愿服务科普实践基地——广州中山纪念堂、广州市人民公园、南越王博物院、北京路千年古道,充分肯定这些文化地标在科学传播领域所做的努力,让沉淀的历史焕发出新的科学光彩。
科学少年显才干,启迪创新梦想
在启动仪式上,为“公园里的四季——湾区生物多样性之美”青少年自然科普笔记欢乐汇中的获奖者颁奖。此次活动通过自然教育与艺术创作的深度融合,引导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建立与自然的情感联结,讲好绿美广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同时,发挥越秀区科技人才与科研机构优势,结合公民科学理念,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生态观察能力与科学探究精神,积极构建“政府、学校、社区、公园、家庭”联动的自然教育生态圈,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的普及与实践。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优秀作品展示,吸引了大批的学生和家长驻足观赏。
活动现场共同见证10所越秀区中小学校与10家越秀区优质科普资源单位结对,正式携手合作。通过结对共建,将优质科普资源送进校园,把科学课堂延伸到科技前沿现场,推动科教融合、赋能科学教育,为青少年的梦想插上探索未来的翅膀。
越秀墨子讲堂:跨越代际的科学对话
在压轴环节,“越秀墨子讲堂”科普讲师团讲师代表、广东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科普讲师团成员、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余永权精彩开讲。余永权围绕“人工智能是什么——生活中的人工智能”的主题,结合深厚的专业优势和丰富的人生经验,以深邃的见解和生动的叙述,通过人工智能科普激发了公众对人工智能的关注和对人工智能新时代的憧憬。
科普嘉年华:零距离体验科技魅力
启动仪式后,一场盛大的与民同乐的科普嘉年华正式开启。
现场设置了40多个科普摊位,涵盖生物医疗、智能制造、算力算法、地理标志、航天航空、消防应急、非遗项目、健康科普等领域,多维度向市民展现越秀区的科普资源、科技成果和科研能力。
高端科技创新成果惊艳登场,带大家走进真菌王国,还能与萌宠爬行动物亲密接触……摊位设置充分结合科技前沿与民生需求,通过多元化、趣味性强的科普矩阵,实现“科普不枯燥,探索有乐趣”的目标,让市民在互动体验中感受科技的魅力。活动吸引了近千名科技工作者、中小学生和广大市民参加,现场高科技成果展示、沉浸式体验令大家目不暇接、流连忘返,频频惊叹科技的力量,极大激发了全民参与科学的热情。
据悉,此次越秀区科普月主会场活动将揭开全区科普月活动的序幕,辖区内各科普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街道、科普基地、学(协)会将结合实际,围绕“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的主题,汇聚多方科普资源,组织开展系列活动,为公众提供覆盖广泛、喜闻乐见的科普服务。
广东科技报记者 张文鑫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来源:广东科技报